分享

阳强则寿 阳衰则夭

 中医王振请 2023-02-16 发布于北京

人从出生到衰老皆由阳气(能量)主之。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生。“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是预防保健和养生的关键。所以阳气是决定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养生其实就是在养“阳气”。黄帝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经络,即可变成有型囊性肿物等阴性病理产物,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卵巢囊肿”等。其正确治法是扶阳以化气,通阳以排浊。

李可老中医说:“阳气不到之处就是病”,因此养生治病首先要扶阳而后才是驱邪。

    很多患者不了解“阳”是什么东西。阳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充斥于全身各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处不在。部位不同对气的叫法也不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统称阳气。

     阳是推动人体运行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人就死亡。因此,人死后叫“归阴”。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外围阳气,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养生护固阳气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