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进名校, 不少家长一不小心上了骗子的圈套……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 江厦派出所破获一起系列诈骗案, 抓获嫌疑人缪某, 帮群众挽回18万元损失, 剩余100多万正在积极追缴中。 可以“走后门”进重点学校? 千万别信!已有家长中招 去年7月,娄先生(化名)听朋友介绍,有个“能人”缪某有人脉,可以帮孩子进入重点高中。 娄先生正好有这方面的需求,随即通过朋友获取到缪某的联系方式,双方开始洽谈具体事宜。 缪某称自己是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认识很多领导,有很“硬”的关系,能够轻松安排学生上名校,并给娄先生看了之前他经办的入学成功案例。 因为熟人的介绍,娄先生的怀疑很快打消,当天就将3万元定金打到了缪某的账户上。 没过几天,缪某将“录取信”拍了个照发给娄先生,要求娄先生支付剩余15万尾款,并承诺纸质版拿到后会立马顺丰快递寄件给娄先生。 看到缪某果真解决了“入学难题”,娄先生爽快地付完尾款。然而,当他询问缪某录取通知书进度收到的却是“领导们”在忙,进度缓慢等答复。 眼见事情快纸包不住火,缪某遂发了一个快递空件,娄先生要求对方全额退款,没想到缪某已经失联。娄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向江厦派出所报案。 在侦查过程中,办案民警陈朝隆发现,缪某的公职身份等都是他编造的谎言,受害者也不止娄先生一人,还有多名受害者因办证、办小孩入学等“托关系”,被骗达100余万元。 近日,江厦派出所根据深入摸排获取的线索精准研判,将涉嫌诈骗的缪某成功抓获。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嫌疑人缪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 骗子往往抓住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谎称可以帮助“走后门”,以此为由收取巨额“手续费”、“活动费”。在事情败露之际,再以资金已用于疏通关系为由拒绝退回或人间蒸发,从而骗取家长钱财。 家长们一定要通过教育部门和校方等正规渠道咨询和办理入学手续,警惕“学托”“关系户”,不要轻信他人谎言,以免造成经济损失,耽误孩子上学的时机。 这些诈骗手段也要警惕 眼下正值开学季 学生们又开始了新学期的忙碌 殊不知骗子们也蠢蠢欲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精准施策” “因人施骗” 令人防不胜防 这些诈骗手段也要提高警惕 谨防微信群收费诈骗 开学了,班级群又开始活跃起来,这时便有诈骗分子将头像和昵称更换成在校老师来加入班级群,仿冒老师发布收取学费、班费等费用的通知,诱使家长扫码付款或向指定账户转账。 防骗提醒 针对家长群诈骗,作为老师要履行责任,严格审核申请人的身份,避免诈骗分子浑水摸鱼加入到班级群;作为家长和学生要相互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学校联系。 谨防刷单兼职诈骗 通过侦办的案件,警方发现,有不少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兼职的方式赚取一些零用钱。 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们急于找兼职的心理,通过微信群、QQ群、兼职网站等渠道发布“兼职刷单”的广告,以“高额收入,操作简单”为诱饵,诱使受害人缴纳一定数额的刷单保证金。 防骗提醒 所有网络兼职刷单都是诈骗,学生在假期选择兼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也要和家人多沟通。 谨防机票退改签诈骗 开学季,许多外省学生纷纷返校,机票的需求量上升。诈骗分子借此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航班延误、航班取消等为由实施机票退改签诈骗。 防骗提醒 在接到类似航空公司电话、短信时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途径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更不要通过任何方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防骗提醒 针对校园贷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同时,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保管好个人信息,如遇诈骗要留存有关凭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 本文来源 | 江厦派出所
|
|
来自: skysun000001 > 《民主法治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