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李丹阳:57岁未婚,送走父母后才想做个妈妈 李丹阳是著名的高音歌唱家, 57岁仍然孤身一人。 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身边的朋友都替她着急,纷纷劝说她尽快找个人过日子,这样一个人也不会孤单。 面对着朋友们的好心,李丹阳却说道:“找个人陪伴还不容易,生个孩子就好了。” 朋友们一听,大喜过望, 赶紧趁热打铁:“既然你想生孩子,那就赶紧找人结婚啊。” 没想到她又说:“我不想结婚,只想生个孩子。” 这下可把大家难住了, 不结婚怎么会有孩子呢? 这么多年过去,李丹阳的愿望究竟实现了没有? 11965年,李丹阳出生在四川成都。 她是家里的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因为年龄小,所以她在家里也是最受宠的。 李丹阳从小就性格安静,不太爱说话, 逢年过节, 大家都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只有她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 但是,只有一件事,能让她开口。 那就是唱歌。 也许是受父亲影响, 李丹阳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 父亲是个文艺爱好者, 每天下班回到家, 总要拿起二胡先演奏几首曲子,才肯坐下来吃饭。 之前他总是一个人自娱自乐, 突然有一天,他拉二胡的时候,从身后传来了歌声。 他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小女儿。 父亲大喜过望, 拉二胡更加起劲了, 而李丹阳仿佛跟父亲有心灵感应似的,也唱的越来越高兴了。 之后,父女俩也没有刻意商量和排练,但他们每天又都非常默契地一个拉二胡,一个唱歌。 冥冥之中,仿佛已经看见了李丹阳的未来。 周围的邻居有时候被他们的表演吸引,也会跑过来看,听到李丹阳的歌声,总是劝她的父母:“老三可是个好苗子,为什么不送去专门学音乐呢?” 每当这时,父亲总是摇摇头说:“我们演奏是为了自娱自乐, 真要当歌唱家那还离的远呢。” 没想到,李丹阳最后还真就成了歌唱家。 中学毕业,李丹阳进入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专门学习声乐。 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李丹阳的歌唱水平突飞猛进。 正好那时候,即将举办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老师鼓励李丹阳报名参加。 到了比赛现场, 她才发现,这是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 来参赛的选手都是各个单位的佼佼者, 看着一个个身怀绝技的竞争者, 不知怎地,李丹阳突然有些紧张。 以前在家里,无论她唱的好与坏,家里人总是夸奖她,觉得她是全天下唱的最好的。 可现在,她才发现,那只是因为家里人爱她,所以才会觉得她天下无敌。 跟全国各地的高手比起来,自己并不占优势。 抱着这种心理,李丹阳在正式比赛时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当然也就没有拿到好的名次。 不过,她有一个优点,就是擅长反思和总结。 回到学校,李丹阳反思这场比赛,觉得自己的成绩之所以不如人意,就是因为太紧张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通过这次比赛,她知道了歌唱比赛的流程和规则,也看到了自己和其他选手之间的差距,因此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了。 为了更好地学习声乐, 她还报考了中央音乐学院,成了金铁霖老师的学生。 毕业后,26岁的李丹阳成了二炮文工团的一名独唱演员。 经常跟着团队去全国各地演出,积累了不少舞台经验。 之后,她又报名参加了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这次,她获得了民族唱法的第三名。 所以说,只要方向对了,再加上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 1990年,李丹阳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之后,她更是14次在春晚舞台上献唱,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不过,跟她丰富多彩的歌唱生涯比起来,李丹阳的感情生活则是一片空白。 2早些年的时候,她一心扑在事业上, 没有时间考虑终身大事,也可以理解。 可后来,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 李丹阳仍然是孤身一人。 身边的朋友比她还着急,纷纷给她介绍对象,可每次都被她拒绝了。 有一次,姐姐看上了一个男孩,觉得特别适合妹妹。 但又害怕李丹阳不愿意去相亲,因此,姐姐想了个办法, 那就是让自己的母亲亲自去说。 李丹阳刚刚结束演出回家,就接到母亲的电话:“你姐姐给你介绍了个对象, 你明天去相亲吧。” 李丹阳一脸无奈:“妈,我不想相亲......” 她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的母亲就“哎呦哎呦”地叫起来,吓得李丹阳连忙问她怎么了? 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到现在还不成家, 我都快急出病来了。” 听到这话, 李丹阳也不忍心再反驳,只好答应下来。 她刚答应,母亲一下子变得生龙活虎,一点事都没有了。 知道被骗了的李丹阳只能哑巴吃黄连。 不过,母亲有母亲的办法, 她有她的对策, 既然必须去相亲,但是自己又不想结婚,那把这次相亲搅黄不就成了吗? 第二天,李丹阳来到约定好的地点,她到的比较早,而对方却是踩着点来的。 其实也不算迟到,但李丹阳却没好气地说道:“相亲都能迟到,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咱俩不合适!” 说完就离开了, 留下对方在风中凌乱,怎么自己还没坐稳呢, 相亲就结束了。 之后,无论谁给她介绍对象, 她总能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相亲失败。 一来二去,年龄也就慢慢大了。 朋友们都受不了了, 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 李丹阳认真答道:“我想找个有责任心的,顾家的,对我好的。” 说起来,她的这些要求都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找对象时候的基础条件,可为什么就是没有碰到一个合适的呢? ![]() 可能对于李丹阳来说,还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吧, 如果遇到合适的,那么一切的条件就都不作数了。 也有很多人说,是不是因为她条件太好了, 所以把对方吓跑了? 作为一个著名的歌唱家, 李丹阳的条件的确很好,不仅事业有成, 人也非常漂亮,追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好朋友朱时茂就经常调侃说:“一看到李丹阳, 我就后悔,干嘛这么早结婚。” ![]()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丹阳条件非常好。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仅仅因为她条件好,让对方觉得有压力,所以没办法跟她在一起的话, 那说明对方根本就不适合她。 还有人说,是不是因为李丹阳本身就是一个不愿意结婚的人? 否则,以她的条件,如果想结婚,那岂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还真不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 李丹阳曾经亲口说过,自己最向往的生活,就是父母都健在,有一个知心爱人陪伴,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 所以说,不是她不想结婚,而是不愿意将就。 除了感情生活一片空白外,李丹阳的亲情也是泪水涟涟。 3由于长期在外工作,她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很多时候,她只能在电话里听听父母的声音,来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有一段时间,她无论做什么都不顺心,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 下台阶的时候,本来走的好好的, 但就是会摔跤。 刚开始她也没当回事,可是,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让她有些心慌。 ![]() 她给家里打电话,平时接电话的总是父亲,可那段时间,父亲却死活不肯接她的电话, 只有妈妈和姐姐接电话。 李丹阳觉得不对劲,赶紧买了机票回家。 回到家她才发现,原来是父亲生病住院了, 而且病毒细胞已经全身扩散,情况非常严重。 看见最思念的小女儿回家, 父亲还撑着最后一口气,开玩笑说:“你回来的真是时候,现在回来,是给我买花, 要是再晚一步,你就只能给我买花圈了。” ![]() 一句话听的李丹阳忍不住流泪,没过多久,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后来,她才知道,父亲害怕耽误她工作,不让家里人告诉她自己的情况。 虽然父亲是好心,可这却成了李丹阳心中永远的遗憾。 而且父亲的离开,也让她明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她将妈妈接到北京,和自己同住。 ![]() 除了演出之外,她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和约会,每天都回家陪母亲吃饭。 不仅如此,她还常常带着母亲到处去旅游,带她看遍大好河山。 有一次,两人一起逛街时,母亲看上了一个镯子,爱不释手。 可一打听价格, 摊主居然要两千块钱,母亲觉得太贵了, 放下东西就走,无论李丹阳怎么劝,她都不愿意买。 第二天,母亲刚回到家,就发现桌子上放着那个手镯。 母亲拿着镯子说道:“这是假货,你花那冤枉钱干啥?” 李丹阳却笑着说:“您不是喜欢吗, 多少钱都买不来你高兴啊。” ![]() 被女儿这么一哄,母亲才愿意收下这个礼物。 其实李丹阳也知道,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好的东西,但是,只要母亲开心,那就不算花了冤枉钱。 不过,有一件事,却是真真正正让她感到了冤枉。 4有一次,李丹阳开车带着母亲出门。 到了地方, 她下车办事,留下母亲一个人在车里等待。 ![]() 回来时却发现,母亲在车旁边正和一个交警说话。 李丹阳连忙跑上前,用身体隔开母亲和交警,并让母亲先上车等她。 安顿完母亲之后,她才转过身来对交警说道:“这车是我的,有什么事你跟我说吧。” 经过交流,李丹阳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车停的太靠前了, 交警想让她们把车挪一挪,但是刚才自己不在,母亲又不会开车,这才耽误了。 听完事情经过,李丹阳连连道歉,赶紧把车开走了。 ![]() 本以为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会立刻过去,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出现在了新闻里。 原来,李丹阳和交警交流的过程,被认出她的路人拍了下来。 可是当时技术并不发达, 路人也只是拍了照片,而没有录下全部的过程。 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仅凭几张照片,就编造出一个“李丹阳不遵守交通规则, 和交警起冲突”的新闻。 ![]() 一时间,李丹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人都跑过来指责她。 李丹阳不堪重负,只能公开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是,谣言永远比真相更能煽动人心,相信她的人,始终都会相信她,不相信的人,任你说破嘴皮也没用。 她澄清之后,虽然指责的声音有所收敛,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相信。 对此,李丹阳也懒得再争辩了, 反正清者自清,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 这件事过去后没多久,又有一件事,让李丹阳心力憔瘁。 母亲居然也患了跟父亲同样的病症, 而且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没有办法彻底根治了。 李丹阳强忍着悲痛,每天都在医院,演出现场和家之间奔波。 为了更多地陪伴母亲,她还推掉了许多外地的演出,就为了能在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 可作为一名军旅歌唱家,有些演出,她却是无法拒绝的。 有一次,母亲突然重病,医生甚至还让他们做好准备,有可能回天无力。 李丹阳内心一片悲凉,这种时刻, 她应该一寸不离地守在母亲身边,可是,今天她恰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出。 正巧这时,导演打电话过来,安慰她先处理家里的事,演出的事情自己再想想办法。 但李丹阳知道,这种演出,都是提前彩排好的,临阵换人,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万一出现失误,还会让所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为了大局着想,她强忍着悲痛,按时参加了演出。 ![]() 等她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了。 没有在最后时刻陪着母亲,成了她内心永远的遗憾。 父母都离开后,李丹阳真真正正成了一个人。 以前年轻,工作又忙, 一个人生活她倒不觉得有什么。 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 双亲的离世,她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 每次想起父母的晚年生活,虽然被病痛折磨,好在女儿们都在身边,她就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个孩子在身边陪伴。 ![]() 可是,她已经57岁了, 还没有找到那个真正可以和她共度一生的人,更不要说生孩子了。 只希望李丹阳能尽快完成自己的心愿。 如果不能, 也希望她能幸福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