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呆爸第739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打盹的下午茶  39年前,一位美国母亲为了孩子能活下去,不顾漫天非议,冒险将一颗猩猩的心脏,移植到爱女胸中。有人动情赞许:这样的母爱让人泪目,母亲在尽一切可能,来延续孩子的生命,无可厚非!也有人猛烈抨击:这是拿孩子当试验品,也是残害动物之举,泯灭人性!她的孩子,为何需要移植狒狒的心脏?手术可行吗?后来怎么样了?弹指一挥间,39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会有着怎样的人生?01. 出生:被死神预定的新生儿 “很抱歉,女士,我得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是关于孩子的。”1984年10月14日,一个清朗的秋日。28岁的特蕾莎经历了磨人的疼痛与煎熬后,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医院里,迎来了自己的宝宝,一个粉嫩的女婴。孩子的名字,她早就想好了——史蒂芬妮,寓意是“皇冠”,希望孩子一生沐浴着美好,像公主一样美丽、高贵。正当她躺在病床上歇息,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之中时,医生和护士进来了,全都一脸凝重。她的孩子出生后情况不妙,已被紧急送往了附近的洛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经确诊患有“左心室发育不全综合症”。这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好比是心脏只长好了一半,另一半,还没发育好,无法支持血液循环。其患儿可为正常足月儿,但出生数小时后,会出现进行性发绀、气促或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等情况。这意味着,史蒂芬妮有可能会在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就会离开人世。孩子尚在襁褓,生命却急速进入了倒计时,实乃人间至痛啊!特蕾莎崩溃痛哭、浑身颤抖,恳求医生救救自己的孩子。特蕾莎心里有一亿个不甘心,她拖着产后虚弱的身子,和家人一起四处奔走,渴求能为孩子争取一线生机。然而,所有医生都告诉特蕾莎,鉴于当时的医疗水平,这个病基本药石无灵,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案例,可以将婴儿的生命延长到一个月以上。她万念俱灰,只好抱着女儿返回家中,希望陪孩子度过最后的时光。她总是久久凝视着孩子,仿佛她一眨眼,女儿就会消失不见了。特蕾莎接到了一个电话。本来被绝望浸透了的她,突然激动得连话都说不清。洛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她推荐了儿科博士伦纳德. L .贝利(Leonard L Bailey)医生。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医生,在儿科心脏移植手术这个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或许能通过心脏置换术,让芬妮延续生命!贝利医生很理解特蕾莎的痛苦,在了解到芬妮的病情后,跟她讲述了当前的概况,和自己的治疗方案:眼下,美国有多家医院可施行婴儿心脏移植手术,但由于供体不足、难见配型,患儿往往需要等待数周或更久,才能迎来手术的机会。因此,贝利医生提出吗,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可以用“跨物种心脏移植”的方式来拯救芬妮:将会用动物的心脏,狒狒的心脏,来置换芬妮的心脏,试图让她重获新生。因为,狒狒的心脏,与人类的心脏非常相似。动物的心脏,如何能代替人的心脏而“工作”?会不会手术做到一半,就当场惨死?他不断跟特蕾莎强调:这个手术具有非常高的实验性、风险性,并不能保证完全是安全、有效的,但我们可以去尝试。他行医多年,曾目睹无数患儿都因为该病而不幸离世,心中十分悲痛,对此已进行了多年的相关研究,在动物幼崽身上实施过200多次的移植实验,评估到其中的可行性。若孩子能参与手术、若手术成功了,那就有可能会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哪个父母愿意拿自己孩子做试验品?何况,这还是一个史无前例、生死难料的超高风险的大手术。02. 抉择:惊世骇俗的徐明手术 可是,看到孩子弱小的身躯、水亮的眼眸,特蕾莎的心,又一阵阵揪痛。难道,她真的不去尝试一下,就这样一天天捱下去,无助地看着孩子走向死亡?时间紧迫,在痛苦的挣扎中,特蕾莎咬咬牙,做出最终的决定:让孩子接受这个手术。不做手术,孩子100%必死无疑。做手术,孩子可能会死,但也许有一丝希望会活着,即使是1%。刻不容缓!特蕾莎甫一确认,贝利医生便立马跟她阐明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随即便迅速部署手术前的准备。贝利医生选择了6只狒狒作为心脏的供体,对它们进行一系列的检测,选出其中一只用于手术。基于当时的舆论氛围,这个手术在医学界、科学家都独具先驱性,也涉及了伦理方面的问题。为保护隐私,大家给史蒂芬妮取了一个化名,对外称呼她是“菲宝”(Baby Fae,婴儿菲伊,简称“菲宝”),并绝不透露菲宝父母的任何资料。1984年10月26日,是菲宝出生后的第13天。这一天上午,小小的她被送到洛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手术床上,接受这场世界首例的、跨物种的心脏移植手术。特蕾莎和家人看着菲宝被推进手术室,心跳加速、忐忑不安。这是一场倔强而悲怆的豪赌,要从死神手里夺回孩子,无疑难如登天!贝利医生和他的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始操作:切除菲宝有缺陷的心脏,并取出一只7个月大的、健康的雌性狒狒的心脏,放置到有冰冻盐水的器皿中,随后小心翼翼地移植到菲宝体内……手术完毕,贝利和助手们敛声屏气,细细观察着菲宝的反应。上午11点35分,菲宝的“新心脏”,开始缓缓地自行跳动!上帝保佑,手术成功了!医护人员都激动难抑,有几个人还眼泛泪花。特蕾莎闻知,也激动得差点晕了过去。这场首例狒狒心脏移植于人体的手术,堪称惊世骇俗,轰动了全世界,引爆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很多人都衷心祝福菲宝,为她送来鲜花、卡片、礼物等等,感激贝利医生的创举。但很多人也激烈谴责贝利医生,认为这是侵害了动物的生命,是无良的“残忍修补”,更是伦理学领域的一场浩劫。而菲宝的父母也备受批评,说他们是拿宝宝当“小白鼠”做实验,只是折磨孩子,延长了死亡的过程。多个动物权利保护组织到达医院,在门外高声抗议这台手术。贝利医生的邮箱里,被各种恐吓性的邮件塞爆。即使身陷非议的漩涡,贝利医生和菲宝的父母都无暇顾及。在他们眼里,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孩子还活着,还要尽一切努力,让孩子继续活着。为了专心护理孩子,贝利医生婉拒了一切采访,和医护人员一起日夜轮岗、密切监测,记录着孩子每分每秒的情况。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第三天过去……菲宝熬过了好几天,没有发生感染,伤口也恢复良好!这让大家都忍不住雀跃欢呼。贝利医生预测,这颗狒狒的心脏,将会在菲宝体内慢慢成长,陪伴着菲宝长成一个可爱的小姑娘、青春少女、年轻女孩……每过去一天,特蕾莎都虔诚祈祷、感恩不已:宝贝,你太了不起了!一定要继续挺住!03. 余波:孤注一掷的悲壮母爱 然而,手术后的第7天,情况便稍显不妙:菲宝有了轻度呼吸急促的表现。接下来,菲宝的心脏开始出现了损伤,也产生了排斥反应。她呼吸困难,哀求着上帝,哪怕要她付出任何代价,都要他救救自己的孩子!她孱弱幼小却无比坚韧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84年11月15日的晚上9点。手术后,她仅仅多活了21天,便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这场手术以失败而告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深思,也让公众都聚焦于“异种移植”的有关研究。贝利医生饱受争议,在其后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41岁的他眼含热泪地做完了报告。他说,无论如何,这是一次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希望能为以后的医学发展带来启发,能让患有心脏疾患的婴儿带来生机和希望。然而,设想我们是特蕾莎,面对着被死神狠狠勒住的孩子,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是忍痛放弃,让孩子不再遭罪、早日解脱,还是孤注一掷,但凡有一线生机,都要拼命抓住,跟命运死搏?这是一道极其艰难又残忍的选择题,无论选择哪一项,都需要毕生的勇气。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会忍心看着孩子受罪而无动于衷,眼睁睁地任由孩子被病魔夺走。作为父母,特蕾莎已经做出了她最好的、最适当的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会无悔于自己的这个决定。因为,她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争取了最后的、唯一的一次机会。正如她在采访中所坦言:“我知道她(菲宝)会死,以我不得不尝试。如果我没有尝试过,我就会常常想:我们本来是不是可以救她的?”39年过去了,菲宝恬然的微笑,被命运永远封存在1984年的光景里。而世界早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当年给她做手术的洛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成了久负盛名的医院。当年给她主刀的贝利医生,医术深有造诣,给无数心脏病儿童带来新生,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恐怕还是菲宝。2019年,贝利医生因为癌症而去世,享年76岁。而菲宝的妈妈,特蕾莎女士,多年来,都无法忘怀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菲宝可爱的小脸,是她人生里不可磨灭的伤感烙印。2009年,菲宝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史蒂芬妮的心:婴儿菲伊的故事》。在片中,已经50多岁的特蕾莎回忆起当年种种,仍然会潸然泪下,那一份孤注一掷的、悲壮无比的殷殷母爱,令人动容。而“异种移植”手术,即使是过了39年,在科技极其昌明、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由于涉及到巨大的风险、关联到多个伦理学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商榷的治疗手段,可能还要走更加漫长的一段路。对此,更多的医生、科学家,都一直在孜孜钻研、探索,力求为人类的健康需求带来福音。病痛无情人有情,不管是选择为菲宝做手术的医生,还是妈妈特蕾莎,他们当时的初衷,只是想试图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不是吗?点亮【赞】+【在看】,愿天下无疾,人间无痛,每一个孩子,都能迎着明媚的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