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症状性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支撑钢板技术!

 骨科笔记 2023-02-16 发布于甘肃


大多数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是无症状的,不需要治疗。但对于有症状的病例,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症状性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可分为茎突切除和茎突固定两种方式。在茎突切除的病例中,如果存在远侧桡尺关节(DRUJ)不稳定,则在手术中增加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中心凹修复在进行尺骨茎突固定的病例中,常用的方法是张力带钢丝。无头加压螺钉也可用于固定。最近,也有人提出使用尺骨远端钩钢板。


01

背景

Hauck等根据骨块大小将尺骨茎突骨不连分为大骨块和小骨块两组。目前,症状性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病例是茎突较小的病例。如果目的是提供骨愈合,茎突的小尺寸使固定和压缩非常困难。茎突失去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刚性也是一个问题。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介绍使用支撑钢板技术治疗的尺骨茎突基底部症状性骨不连患者的手术细节和结果。

我们回顾性评估了11例在2016年至2019年间因症状性尺骨茎柱基底部骨不连而使用支撑板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和CT检查(图1A)。评估患者术前状态和术后末次随访状态。使用测量仪评估前臂旋转和腕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Jamar握力计测量握力。

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估功能状态。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0 ~ 0为无疼痛,10为最高疼痛。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 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Image

图1一名56岁女性患者因症状性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而手术(病例5)。(A)术前x线片显示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B)术中照片中可见骨不连线。(C)术后早期x线检查。(D)术后6个月x线平片。(E-F)术后6个月的2张CT图像,一个层面愈合,另一个层面未切除不愈合线。


02

手术技术

所有手术均采用手臂止血带,患者仰卧位。将手臂置于外科手术台上,前臂中立位,肘关节屈曲。采用内侧纵切口,从尺骨茎突远端开始,向近端延伸。保护尺神经背侧皮支。在尺侧腕伸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继续分离。

暴露出尺骨茎突不愈合线(图1B、2A)。保留远端骨不连线的部分硬化区域,同时使用细磨钻和咬骨钳切除近端和远端骨不连线的硬化区域(图2B)。在切除骨不连线的同时,注意保护TFCC附着区域。直视下降茎突复位并维持复位,将克氏针(1.2-1.6 mm)从茎突尖端轻轻地置入对侧尺骨皮质(图2 c)。根据尺骨远端解剖,预弯塑性2.4 mm直型动力加压钢板。随后,克氏针穿过钢板的最远端孔,将钢板放置在尺骨远端(图2D)。将蚊式钳尖端插入钢板最近端孔,向近端牵拉钢板。同时,从钢板动态加压孔的最近端用钻孔(图2E)。随后,使用皮质螺钉固定钢板,使其在克氏针的近端滑动,并在骨不连线处获得加压(图2f)。随后,在钢板内再置入1枚或2枚螺钉,完成固定(图1C)。评估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Image

图2支撑钢板技术治疗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的手术步骤。(A)骨不连线暴露。(B)切除近端和远端骨不连线。(C)使用克氏针固定尺骨茎突。(D)钢板塑形后将钢板置入尺骨远端。(E)在近端牵拉钢板时钻孔拧入压螺钉。(F)加压螺钉插入后视图。此步骤完成后,再置入一或两颗螺钉。术后按时换药检查创面。使用短臂夹板治疗4周。所有患者在术后第4周后进入物理治疗方案。通过x线和CT评估骨愈合情况(图1D, E)。

在治疗症状性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时,茎突切除仍是一种手术选择。切除患者的主要缺点是是否会引起DRUJ不稳定。如果DRUJ不稳定,TFCC修复是必需的。我们的经验表明,对于术前没有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尺骨茎突切除后桡尺远侧关节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所有有症状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的愈合。采用支撑板技术,基本所有患者均实现了愈合。

实现茎突愈合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两根克氏针的张力带钢丝。Chen等发表了伤后至少3个月手术并使用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患者的结果。他们报道13%的患者发生骨不连,20%发生骨吸收。Zenke等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但15%的患者未愈合。

作者认为,这种技术应进一步发展,或采用新的内固定物来实现固定。Hauck等将尺骨茎突骨不连伴DRUJ不稳定分为大骨折块和小骨折块。报道小碎片者因不适合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采用茎突切除和TFCC修复。我们认为尺骨茎突固定成功的关键是尽量减少骨量的损失。支撑钢板技术最重要的优点是仅通过一根克氏针穿过茎突进行固定和加压。因此,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都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固定和加压(图3)。

然而,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患者提供稳定性仍存在争议,因为这类患者茎突骨折块受到的很大作用力。因此,我们不会在DRUJ不稳定的患者中使用这种方法。

Image

图3支撑钢板技术治疗一名39岁男性尺骨茎突基底部小碎片骨不连患者。(a, B)术前x线和CT图像。(C)术后早期x线检查。(D)术后第9个月x线片。


03

讨论

近年来,尺骨远端钩钢板也被用于治疗症状性尺骨茎突基底部骨不连。使用这种钢板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无需取出内固定物。然而,这些接骨板很难适应每个患者的不同结构中遇到的茎突解剖形态。

当应用支撑钢板技术时,保护远端骨不连线的部分硬化区域对于保留茎突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图1F, 2C)。否则,失去压力的茎突可能在固定或加压过程中失去完整性。这可能是一种需要通过茎突切除修复中心TFCC的并发症。

支撑钢板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克氏针刺激需要取出。然而,这种情况在接受张力带布线的患者中也经常需要。克氏针必须在充分愈合后取出,否则将无法维持茎突固定。在一些患者中,在拔除克氏针之前可能需要CT成像来评估愈合情况。

21% ~ 61%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其中26% ~ 63%的尺骨茎突骨折导致骨不连。这些发生率表明尺骨茎突骨不连并不少见。然而,单纯的尺骨茎突骨折的发生率要低得多。我们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只有1例有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史,这表明孤立的尺骨茎突基底部长期不愈合比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症状更常见。这一评价得到了其他文章中也曾报告。与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单纯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可能需要早期手术干预。


04

结论

对于症状性尺骨茎突基底部大、小碎裂骨不连和无DRUJ不稳定的患者,使用支撑钢板技术可以获得成功的结果。

文献来源:Treatment with Buttress Plate Technique for Symptomatic Ulnar Styloid Base Nonunion DOI https:///10.1055/s-0041-1732415.ISSN 2163-39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