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普通女生的十年,从迷茫贫困到自由独立

 陈子页 2023-02-16 发布于广东
戳蓝字,一键星标


非常感谢每一位热心又温暖的朋友,在多如繁星的公众号里看到我并且点了关注。
每一位的关注和点赞,我都充满了感恩,发自内心觉得,是难得的馈赠。
每每按下“群发”,我都诚惶诚恐的在想,那些数字背后的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点开文章,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可曾因为我写的文字有过一丝的收获或力量?
不管别人怎么吸粉,怎么用手段运营,在我心里,谁都不是韭菜,而是与我同频的朋友。
自媒体平台的价值由每一位创造,我们都是伟大的本体。
最近新增了一些好友,所以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的真诚,也欢迎你和我做盆友。
(你可以点亮播放按钮,和音乐走进我的经历)


我是出生在湖南10086线小农村的南方姑娘,现在定居在广东东莞,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缘于喜欢读书,一直在码字,业余健身,热衷学习和搞钱。
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骨子里是个爱折腾,不安分的人。关于原生家庭,我曾写过:
写给和我一样,起点低又不被爱的女生
小镇女生如何自我救赎,我顿悟了...
对我来说,家是一个伤心的地方。没有爱和包容,只有刺骨的贫穷、贫乏、恶语。
因为我自己淋过雨,所以同理心强,更能体谅生而为人的不容易。
我的微信签名是:健身看书码文,律己助人尽欢,努力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除开可以维持的爱好,我确实没有可依靠的港湾。这些年却也因为这些爱好,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一位要靠助学金贷款的穷学生,到现在成为自由职业者。
这其中的历程,不知经过多少个放弃休闲娱乐的下班后,每年都不愿意懈怠的分分秒秒,以及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

谢谢你来到这里,听我说说这些年的经历。

①2013年前:十几岁的我,每个学期的寒暑假都在赚钱。

②2013-2017年:大学四年,运营公众号/做设计/当校报编辑。
③2017年:大学毕业,入职新媒体公司从事文案编辑,成为最年轻主编。
④2018年:重拾计算机专业,深漂成为IT女。
⑤2019年:业余更新自己的公众号,毕业两年靠主业和副业买房。
⑥2020年:入职深圳某一线互联网大厂,薪资翻倍。
⑦2021年:放弃公司加薪诱惑,裸辞做自由职业者。
⑧2022年:宅家工作的一年,看书、健身、学习、搞钱。
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可以用贫穷、迷茫、动荡、求变、内耗、破局、自由来形容。
我想,我这10年还是值得的。
我跳脱出原生家庭,持续坚持着自己的爱好,拥有热爱的主业和副业。

▼2013年前(未满18岁)
十几岁的我,每个学期的寒暑假都在赚钱。
大概是从初中开始,我就刻骨铭心地感受到物质上的匮乏。
正如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说: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的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
没有足够的储蓄,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变得渺小、卑微和贪婪。
数不尽有多少次,因为家贫困顿,内心一再积攒窘迫和无奈。我在心里一次次告诉自己,一定要靠自己赚钱。
一心想要改善自己的窘迫,我从初中毕业的暑假就开始在趁着假期赚钱。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仅仅初中毕业,在一个条件有限的小镇,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是万幸。
我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却觉得充实自在。工作1个月后,中考7个A的我得知,暑假就要到重点高中报道,我带着一个月赚的560元离开工厂。看到钱累积的数字那一刻,内心踏实且充盈。
尽管赚得很少,我深知钱是我最大的救赎。
在这里我也想以过来人身份,告诉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就想赚钱的小朋友:如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窘境,不要去做一些廉价且无法提升技能的兼职。

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和技能,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和收入上撬动更多可能。

(工作攒下的小金库)
▼2013-2017年(18-21岁)
大学四年,运营公众号/做设计/当校报编辑。
说到大学之前,会再次回想高考以前的记忆。
我读书期间都是和外婆住在一起,只有周末才和爸妈一起住。即使只有短暂的周末相处,和爸妈住一起也让我抑郁低落。
陪伴我到高二的外婆因病痛折磨,自己“悄悄”离开人世,我第一次真正感受死亡,是我最亲最爱的外婆。
那个总能维持体面精致,温和对我笑的外婆突然再也见不到。我上课下课都想念她,我坚信外婆的病可以好起来,我还没来得及回报,让她享福。
我想不通外婆为什么那么执拗,为什么要提前离开我。
后来我懂了,一辈子为家庭任劳任怨的外婆,不希望成为家人的负担。
高二以后的日子只能用混沌来形容,父母吵架,我无心学习。老师隔三差五请“喝茶”,喜欢我的老师们,都不能理解成绩优异的我为何反常。
如果当初努力,可以让自己有更明亮的未来。我却在高二之后一蹶不振,每天都在想念外婆,放纵自己的情绪,课上都在QQ空间写小作文,不在乎学习。
(QQ空间写的小作文)

我高考选的理科,真正撑起总分数的是语文和英语。

最后只考了一个普通本科,成为我遗憾的事之一。
2013年,我离开家乡到长沙念大学。
上大学之后发现,周边的同学都比较容易快乐,宅在宿舍靠电视剧就能获得一整天的欢乐,我尝试着融入这样的集体生活,过后却让我异常空虚。
我连念大学的机会都差点被爸爸剥夺,他说读大学没用,女生读大学没用(迟早要嫁人),学你这个专业没用......我靠着助学贷款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的门。
我躺在宿舍的硬板床上想,大学只有4年,4年之后不可能再让我读研。4年之后,我又该何去何从?
我再次思索如何赚钱,课余抓住一切可以赚钱的机会。
英语助教,房地产销售,代课老师,我都做过。
大学毕业前,我起码做过7份工作。这些工作,能够让我赚到钱的同时,也减少时间去焦虑迷茫。
(16年发的朋友圈,早上六点多起来工作)

毕业前这7份工作里,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运营公众号,设计,老师以及成为校报编辑。

2015年的时候,我代运营了一个公众号,6个月的时间,公众号涨粉几万。
当时我并不知道公众号的商业价值,仅仅凭着一股脑的热爱,下课后就在图书馆沉浸于码文。
公众号一天只需要发送一次,我空闲时间便向校报投稿,频频上稿领稿费,成为学校固定的校报编辑。
大学同学拿着报纸对我说:这是你写的耶,你真棒。
发放稿费和小礼物的老师对我说:你写得很好,一定要继续写下去。
我在心里开心又疑惑:原来写文章能被这么多人认可,可是码文真的能维持我的生活和理想吗?
(带在身边的一部分红本本)

▼2017年(22岁)

大学毕业,入职新媒体公司从事文案编辑。

我不知道文字能不能支撑我的生活,那就去试试好了。
大学毕业之后,我没有直接从事本专业工作,进入一家公司成为文案编辑,公众号文章、海报软文、商品文案、活动策划、部门汇报,我都写。

我甚至还在做编辑工作之余,凭自己仅有的设计储备,承担了公司的设计工作。经常主动加班到很晚,丝毫不觉得累。

(大学毕业第1年发的朋友圈)

可惜这份工作没有能支撑我的生活。初创公司,动荡不定。公司上上下下,半年没有正常领到工资。
月亮是诗和远方的憧憬,六便士是现实斑驳的生活。
公司需要节省开支存活,我也需要生存。
大学四年里,我对长沙这座城市的印象是温饱享乐但不富足。无论我怎么努力,以我的圈层和环境,我短时间甚至长期都无法实现跨越式成长。
我只能失望又痛惜的辞去这份靠热爱支撑的文字工作,捡起计算机专业,成为了一名深漂IT女,追求快速实现高薪。
▼2018年(23岁)
重拾计算机专业,深漂成为IT女。

从没出过省会的我,在毕业一年后,单枪匹马来到深圳。因为听过《春天的故事》里的歌词: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

伟大的邓小平领袖在中国南海部,画了一个圈,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大都市。
我想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于是在18年只身带着行李来到深圳。
深漂的日子里,我和大多数深漂打工人一样,来了就是深圳人,白天在CBD工作,晚上城中村生活,交不完的房租,吃不尽的猪脚饭,逃不掉的996。
我所期待的,不过是凭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扎根下来,有些存款,有些资本。
唯一幸运的,我是踩中时代红利行业的人,从事IT行业,有幸进入大厂,收入还可以。
(入职互联网大厂,左右大屏标配)

▼2019年(24岁)
业余更新自己的公众号,靠主业和副业存够买房首付。
深漂工作很忙碌,工资也尚可。
17年为快速追求高薪而放弃文案编辑的工作,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文字。
深漂1年,工作和生活稳稳步入正轨,便开始从0开始更新自己的公众号,每周输出文章。
一开始仅仅是想要为爱发电,没想到半年时间就让我赚到6位数,并且收获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靠着主业和副业收入,毕业两年后,我就在广东首付了一套房子。
一个圈”让珠三角翻天覆地,我也实现了自己蜕变,我没有理由不爱这里。
(工作以后,送给自己的红本本)

▼2020年(25岁)
入职深圳某一线互联网大厂,薪资翻倍。
2020年,疫情持续席卷,我的主业副业上都持续向好。
我跳槽进入另一家一线互联网大厂,福利待遇可观,领导和同事也都看重我。
业余一直看书,持续付费学习。
这一年,互联网大环境不乐观,我在业余帮助了一些找不到好工作的朋友,成功转行互联网,帮助他们收获理想的工作。
我指导一个毕业后失业半年的女生,2个月后在上海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
我还帮助一个中专毕业的女生成功转行,进入理想的互联网公司。
我为很多择业困难,工作有卡点的朋友答疑解惑。
所有的这些帮助,我都是免费帮忙,经常抱着手机到凌晨,从未领取投送过来的微信红包。
我理解这些朋友和我一样,出生普通,一切机遇都要靠自己抓。
(互联网加班常态,走出工位一片漆黑)

▼2021年(26岁)
放弃公司加薪诱惑,裸辞做自由职业者。
经历这些的积累之后,身体和心灵其实双重疲惫。
一方面需要应对互联网公司每月不断调整的各种OKR和KPI,996、出差和通宵上线都是常有的事。
加班多,工作强度大。我无法按时吃饭,睡眠不好,身体被渐渐透支。
我常常陷入身不由己的焦虑中,内卷、35岁定律,是一种无声的悲哀,不断消耗锐气和心力。
家人未曾有只言片语的关心,反而一次次伸手要我拿钱。
长期的高压、内耗和不按时作息,身体给出了抗议信号,我总是干呕,胃难受。
直到扛不住才抽空去检查胃镜,管子伸到胃里时,躺在台子上的我眼泪直淌:十级酷刑也不过如此。
庆幸的是,检查结果并没有什么问题,是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另一方面,我无法接受自己为适应公司而无休止加班,甚至没法挤出时间去打理自己从0开始运营好的账号,况且收入还不错。
后来,我在公司愿意为我每月加薪5000-10000的条件下,选择了裸辞。
我相信,过去积累的这些技能和经历远比每月加薪5000更值钱。

我在2021年10月30日办完离职交接,给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

(国庆后提出离职,月底正式离职)

▼2022年(27岁)
宅家工作的一年,看书、健身、学习、搞钱,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裸辞后的大半年里,我依旧在深圳,一方面是等待新房装修透风,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被封控。
22年,我让自己停了下来。没有再码文,做了份远程的外企工作,空闲时间就专注的看书、健身和学习。
静心停下来的日子,我觉察到原生家庭常年积累的创伤,有意识的自我疗愈。
在我开启自由工作之后,不想和社会脱节,我一直给自己输送新能量。
这也让我逐渐意识到,如果把打工的以外的时间,拿来学任何一个技能,都是有回报的投资。
接下来的几年,我会自由地探索更多人生可能。践行人生成长最重要的6件事:码文、健身、修心、学习、搞钱、复盘,重要的事情会长期坚持。
我不相信所谓的速成主义,人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也没有一劳永逸登天的捷径。
坚持长期主义的人,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最终像滚雪球一样,源源不断的产生复利效应。

(离职后,在家工作日常)


▼最后:未完待续

感谢你看到这里,感谢给我支持和鼓励的朋友,我也感谢持续努力的自己。

不管未来怎么样,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会把经历写得更完整。到我的30岁、40岁……100岁。

无论身在何方的你我,在时间的增值下,都能有积硅步至千里的成长。

我们无法期待人生一直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

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不要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能吸引一批骏马来供你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