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中医,大家会马上想到的就是“中药',其实中草药只是中医治疗的其中一种方法,而中医还有针灸、艾灸、按摩等方式,相信大家也听说过。 今天就分享一个与按摩有关的康复病例。 患例:患者从几岁就已脚底心发热,且已三十多年。以前每年发热发作时间为夏天,秋风起后便渐好转。而去年入冬后才开始缓解,但过年后,天气稍暖,便又随暖渐热。这说明病情开始加重。 按中医来讲,五心烦热属阴虚症状,鉴于其患者已患病三十年左右,且体质消瘦,正所谓久病必虚,我建议用“十全大补'方剂加减,此方为气血双补之剂,有大部分医生认为此方,属阴虚之人当慎用、忌用。但我考虑此病已是慢性,且几十年,必耗血而致阴阳两虚,所以,用本方先补其气血,后观其变,也合符慢性病用药之理。但在本方中,我是用生地易熟地,且加重其量为君药。用药一剂后,症状明显得减,共三剂后,加滋阴之肉品,改为食疗。十天后,骨髓里发热的感觉,基本消失,但下午傍晚至九点(戍时),脚面的皮肤依然有灼热感。于是,又建议其根据经络之路线,采用按摩之法: ①热患(病患)在哪里,先找出其属经路之线,再按经行之方向而按。 ②什么时间发热发作,再找出这时段所属之经络路线,按其经络运行之方向而按(这其②很重要,很多人不懂,只知其①)。 按这方法按摩了两天,痊愈了。最近这些天见到患者,不但病愈了,而且面色红润光泽。我让其继续坚持每天按络,因此法为“有病可治病,无病可防病”之法。 本病例启发:但凡患病,应先行经络按摩(络通→气血行→病愈),特别适合痛证;又或再以药为辅助。 本次分享到此,感谢大家! 中医学者:邹明亨 (分享为得到更多指点)
|
|
来自: 昵称6582038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