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

 新用户8287dExv 2023-02-16 发布于上海

地址:静冈县富士宫市宫町 1-1

神社的起源:据说是为了让害怕富士山爆发的居民感到安心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是日本国内约1300座浅间神社之总本宫,富士山信仰的中心地,位于富士山2合目。主祭神是木花之佐久夜比卖命(浅间大神)。从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起就受到众人信奉,又得益于德川家康的特别庇护而修建了现在的神殿。此外,以德川家康的捐献为契机,富士山八合目以上被作为神佛所栖身的“御神体”而进行管理。

      富士山从山脚到山顶,共划分为10个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合目”,由山脚下出发到半山腰称为五合目,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便是六合目、七合目,直至山顶的十合目。每合目都设有供游人休息的地方,巴士最高可上到2305米的“五合目”。从“五合目”这里开始登山,一般需要几小时才能登上顶峰。

      木花之佐久夜比卖命是日本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樱花般华美的她也是樱花之神,传说她能护佑富士山不喷发。

图片

​山宫遗址


       传说垂仁3年(前27年),垂仁天皇为镇祭富士山灵,在山宫(现在地北方约6千米)祭祀浅间大神。
       大同元年(806年),坂上田村麿受平城天皇之命,在现在的大宫之地修建社殿。
       康保4年(967年),在《延喜式神名帐》中位列名神大社。

      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信玄武田胜赖多次奉纳神宝、修建社殿。

       1480年,神社为富士山建造了鸟居。

       庆长9年(1604年),德川家康为庆祝关原合战胜利,修建了本殿、拜殿、楼门等建筑30余所,其中本殿、币殿、拜殿和楼门保存至今。

       江户时代中期,富士登山激增,各地涌现浅间神社分社、富士冢等浅间信仰。

       明治4年(1871年),在近代社格制度中位列国币中社。

       明治29年(1896年),在近代社格制度中改列官币大社。
​       昭和20年(1945年),二战结束后,随着国家神道的废除,浅间大社成为独立宗教法人,改名为“富士山本宫浅间神社”。
      昭和57年(1982年),改名为现在的“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
      平成25年(2013年),作为富士山构成的一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拜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拜殿旁边最大的樱花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楼门
      楼门是一个大小为间口4间(约7.2米),深2间半(约4.5米),高6间半(约11.7m)的两层主屋式建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身像是市的指定有形文化财产

图片
镜池
图片
      镜池是位于楼门前的池塘,又名“眼镜池”。大正4年(1915年),为纪念大正天皇即位,中央的轮桥改为石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涌玉池

池水来自富士山积雪融化,古代有登富士山前先在此祈祷的风俗

图片
图片
图片

涌玉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鉾立石

(鉾,读máo,是汉字,古同“矛”。)

      鉾立石是位于楼门前石阶上的天然石,是“山宫御神幸”(明治初年以前一直举办的祭典)供奉神鉾的地方。
樱花马场
      樱花马场植有樱花树,每年5月5日在此举行神事流镝马祭。

图片
      包括樱花马场在内,神社境内共植有樱花树500余棵,是春季樱花名所。据说武田信玄和武田胜赖曾在此植樱花树,拜殿前现存垂樱号为“信玄樱”。
图片

      神社的位置正是攀登富士山之吉田口登山道的出发点,右后方的本殿和旁边西宫的牌坊被称作登山门,里面有祖灵社,保佑着登山者们的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