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印建生(2022)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2-17 发布于浙江


 我与小楼
我是江苏农村的一个退休教师,到城里帮着照顾读书的孙女。孩子考上大学离家了,空闲下来无可事事,到市老年大学报了个诗词班学写诗。202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有《小楼听雨》这样一个诗词平台,经人介绍,冒昧加了章雪芳老师的微信,向《小楼听雨》投稿,陆陆续续有一些小作在《小楼周刊》发表,自此以后,小楼就成了我每天晨醒后的第一个必读课。

《小楼周刊》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有许多我早已心仪的老师,读他们的诗,让我慢慢知道现代人的好诗该有怎样的面目;揣摩诗人们创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悲悯情怀、家国之志,使本人的诗词创作敞开了一条新的学习道路。小楼总是在凌晨发刊,而这个时间,正好填补了我早醒后不能入睡的无聊,让每个清晨过得十分的充实。

我最爱的栏目有《每周试玉》《一诗一得》等诗评,见人见已,好在哪儿,缺在何处,滴水穿石,慢慢得悟。特别感谢小楼的诸位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个诗作者,无论新老,不问亲疏,如清溪之水,细流漫润。本人也有幸有几篇习作得到了多位老师的指点和肯定,孜孜之情,暖在心头。特集此辑,以表谢意。

——印建生,江苏盐城人。 



腰痛遵医嘱睡硬板床而瘉

直着生疼弯着撑,百般治疗也难行。

原来医在不医里,有种灵丹叫躺平。

归樵点评:从“医在不医”到“躺平”自能品出味外之味。

楼立剑点评:有人说,躺平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险象。但在“百般治疗”也行不得的时候,险中求生,躺平真不失为一剂灵药。诗从腰疼起兴,心生奇想,别有一番味道。

何其三点评:“原来医在不医里”句,富含哲理,有警醒之意,用了时语“躺平”,意趣十足。

南歌子·白发

伊走西风里,风吹白发翻。犹如老苇在冬滩。应叹秋霜似染、换青颜。

红烛初迎日,乌云正出川。风前爱看理青烟。别问何时如许、转头间。

江合友点评:上阕以冬滩老苇形容风中白发,生动。下阕末句,以“别问”领起,“何时如许”,“转头间”,问答皆在其中,自然写出,绝去雕饰,句法绝妙。惟上阕“风”字两用,下阕再用“风前”,不免重复,可酌。

高阳台·忆华年

每忆华年,正逢浩劫,谁怜草芥青春。旷野平畴,消磨多少晨昏。春风秋雨年年是,望苍茫,难辨关津。叹蹉跎,心在云空,人在烟村。

年轮飞逝韶华谢,伴莘莘学子,插柳西宾。烛影流光,铭成额上深痕。桃花开过关河老,转瞬间,白发浮尘。赋高阳,将远方心,吟与秋晨。

肖三羊点评:词中长调,各拍的行进转圜至为要领,更何况是回想平生之作。本词铺叙有致,首言读书下乡,津关不通,草芥青春,身在烟村。下片则言为学子之师,烛影流光,桃花开过关河老。叙中兼情,婉转道来,境与情互为催生。远方心尚在,吟与秋晨,可喜。好词。

陈引奭点评:综合本期诗词,总体感觉是:秋来常有清凉句,老去自多感念词。

往江阳

闻得巴山老窖香,吴风楚雨往江阳。

行来蜀道多平坦,一路飞车入酒乡。

孤山梅雨点评:“酒鬼”诗人果然诗思别有!千里之外一闻泸州老窖之酒香,便一路顺风顺雨地不屑一顾惊吓过李太白的蜀道之难了。看来李白当年吟“行路难”时缺了酒乡诗会邀请…

诗者/印建生  编辑/章雪芳

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编后絮语:
如您的大作有被小楼的嘉宾选评刊发过,有五首以上的,请汇集给我们。同时也恳请您,写下自己跟小楼的故事,指出小楼的不足,提出您的建议,以利我们把《小楼听雨诗词》这个平台更好的成长。
再次拜谢各位师友对小楼的支持!

小楼听雨诗刊
2023年01月02日


往事回顾: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赵建德(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丁永海(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池健(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戴炳南(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孔梅(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范东学(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左哲夫(2022)
我有小楼|众诗家集评:王十二(2022)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投稿视为授权本平台刊发,出版等权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