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中有丘壑 眉目做山河

 嘉嘉妈妈 2023-02-17 发布于上海
刚刚接触抖音的那段日子里,也许是系统对于新人的特别关照:我时常收到平台推送各路大神教你 “如何做抖音” 的视频,里面的每一个人都信心满满地给你介绍他们的心得,总结的规律,当然其中也有很多销售相关课的老师,后来又有人指出这类人是在割韭菜......总之乱象横飞。
偶尔被在一边听到的饭包会说:什么叫做抖音?这个用词太奇怪了。
我理解孩子当时的疑惑,作为创作者的他,很难把自己的作品和 “做” 这个有点经营意味词汇联系在一起——做抖音,做生意,那个阶段的抖音,的确是要将这个属性传递给用户,特别是在2020年初疫情刚爆发的那段时间,成为了替线下商家的解决不能开门做生意的一个出口。
“做”视频三年多的饭包,有一天跟我说了说他自己的感受:曾经学到的那些数据分析,认为一定要在第几秒设计出抓人的内容,又要在第几秒递上第二个吸引人的情节,其实根本用不上,甚至也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不同的平台受众不同,在A平台的爆款,到了B平台就表现平平。他说如今的自己不再去考虑这些,考虑也没用,不如把这个精力用在把脚本写好,掌握好视频的节奏,多花心思在内容的呈现表达上,热不热播,是否受欢迎,交给观众去评判,相信好的作品一定会被看到。
我自己呢,也在 “做” 抖音直播的第六个月开始,摒弃了经验人分享的要在开播前半段的留人技巧,做各种倒流的数据等等。
每天开始写字的那段时间,不再会抬头跟进来的人互动了:

一来,是我想专心写字,
二来呢,我觉得进来的人,如果待不住这二三十分钟,后面我的分享估计对他也无用。
——《能不能慢下来?》


我昨天说,抖音对我来说越来越有趣了。

刷到一位其貌不扬的UP主,他说话慢慢悠悠地,前面用很大段时间让你感觉到他在“东拉西扯”,视频过半或者至少三分之一处,准备进入主题时,他笑眯眯地说:我这样讲话呢,一方面自己觉得比较有意思,也可以顺便过滤掉一些耐心不足的人那些人不是我要找的有缘人。言下之意,没有缘的人,就不必听了,即使听了也听不懂。

在这样一个流量与财富划等号,博眼球的时代,能具有这样淡定从容状态的人,一定是活出自己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做什么,不怕等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