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汉、诗人、小说家,波拉尼奥的多重身份

 置身于宁静 2023-02-17 发布于浙江
波拉尼奥画像

“死亡的沉默是最糟糕的沉默,他切断了本可以成为和永不会成为的界限。”

对于波拉尼奥的诸多忠实读者而言,恐怕谁也不能接受他在2003年的突然离世,毕竟那时候的波拉尼奥才刚刚50岁。作为一名寄情于诗歌,却成名于小说的作家而言,那本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候。然而,虽然他厌恶着一切形式的沉默,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倒计时的结束,随之将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永久地停留在了2003年的那个寒冷夏天,我们也只能尽可能地通过他有意或无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线索去剖析包围在他四处的重重迷雾。

回顾波拉尼奥短暂的一生,其实他和其他众多成名已久的拉美作家一样,都曾生活在一个纷乱的年代,也都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流浪汉波拉尼奥

五环旗下的罪恶,墨西哥政府对抗议举办奥运会的学生进行武装镇压,造成数百人的死亡

1953年,波拉尼奥出生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一个小镇,并在那里度过了短暂的童年之后,于1968年跟随父母搬迁到了已陷入骚乱年代的墨西哥。那个时候,墨西哥刚刚举办了奥运会,同时也发生了特拉特洛尔大屠杀。在象征着团结的奥运五环与鲜血的相互碰撞之下,波拉尼奥领略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同时也隐约感受到了散落在阴暗角落里的罪恶。

地图前的波拉尼奥

在墨西哥经过短暂的停留,他又几度远渡重洋,辗转于智利,西班牙和欧洲等大大小小的国家与城市之间。二战之后的拉美和欧洲,正处于一个充满动乱和未知的年代。这期间,他经历了父母离婚,挚友惨死于车祸的阴影,也为了生活而当过服务员,做过守夜人。一路上,波拉尼奥像是一个苦行僧,亦或是一名虔诚的布道者,在荒漠与沼泽地里艰难跋涉……

这一切的一切也都成为了他笔下的呓语。

波拉尼奥诗集《未知大学》

诗人波拉尼奥

“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

波拉尼奥虽然因小说而成名于世,但一直以来,他对“写诗”一事都抱有着坚定的执着,并给予了极度崇高的赞美。

事实上,在他40岁之前的20多年间,波拉尼奥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着诗歌的创作,为拉丁美洲那些有名或者无名的文学青年送上了一首首关于英雄的赞歌。哪怕那时的他寂寂无名,甚至都食不果腹。

即使如此,波拉尼奥依然如同诗人一样浪漫且高傲地活着:他沉迷于阅读,沉迷于乌托邦世界的建立,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发起“现实以下主义”诗歌运动。他赞扬尼卡诺尔·帕拉,也蔑视聂鲁达的过度抒情。他说:

“聂鲁达正是我二十岁时假装出来的样子,不写作但像诗人一样活着。”

波拉尼奥手绘插图

小说家波拉尼奥

都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1985年,在结束了长久以来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以后,最终与妻子定居于西班牙的波拉尼奥虽然从未减少过对写诗的热忱,但他也不得不考虑现实的掣肘。

或许只是为了养家,也或许为了梦想的延续,波拉尼奥开始专注于小说的创作。他用冷静残酷且充满诗意的句子,记录着那些在黑暗中死去的人的痕迹,审视着文学与专制政权等罪恶之间的关系。

波拉尼奥作品

虽然他说“我读自己的诗时比较不会脸红”,但这掩盖不了波拉尼奥在小说创作上的天赋和才华。

从他开始写小说的十年时间内,波拉尼奥留下了十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获得了西班牙语文学最重要的大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而那部并没有最终完成的鸿篇巨制《2666》也在出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之余,更被诸多读者誉为比《百年孤独》更为伟大的小说。

波拉尼奥画像

荒野侦探波拉尼奥

“我本想成为一名凶杀案侦探,而不是作家。”

波拉尼奥在访谈中对此给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这与他想“像诗人一样活着”的梦想也并不冲突。严格说来,波拉尼奥虽然并没有做成字面意思上的侦探,但他却通过充满诗意的笔触,完成了一名侦探应尽的职责与使命。

在这里,荒野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概念,它代表的不只是荒凉野蛮的象征,同时也是主体为人的命运背景。而侦探,其职责和使命则是对产生恶的动机和机制进行调查。

《2666》与《荒野侦探》

波拉尼奥作为一名小说家,他有着诗人的浪漫,有着骑士的勇敢,也有着侦探在追求真相时的执着。

在《遥远的星辰》里,他通过对一个变成连环杀手的诗人的描写,力图追寻所有关于死亡的真相;在《附身符》里,他以女性的视角,通过一个残忍的故事重现了特拉特洛尔大屠杀带来的恐慌;而他的最后一部著作《2666》,其创作源泉则更是直接来源于曾轰动世界的墨西哥残杀妇女案。从某种方面来讲,这与其说是一部部文学作品,倒不如说是为那些已经死去或被遗忘的人而写的传记。

(从1993年开始,墨西哥的华雷斯城每年都有数十名妇女在惨遭虐待和折磨后被杀,11年间被谋杀和失踪的受害人多达上千人。)

虽然,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去还原波拉尼奥的创作过程,可依然无法想象他在为了让其作品达到高度写实而做出的各种努力。

《最后的访谈系列——波拉尼奥》

天才波拉尼奥

“我觉得自己像个幸存者,就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我没死掉。”

到现在,波拉尼奥对于他的众多读者而言,似乎依然充满了重重迷雾。然而就像他在《未知大学》里所说,天才就是一个另辟蹊径来抵达真实的人。无可置疑,波拉尼奥是一个天才,但同时也是一个真实且活得真实的人。

他会因为生活的拮据而四处奔波,也会因为初恋的失败而感到痛苦;他会在乎读者们对他作品的看法,也会在病重弥留之际考虑儿女们的将来。当然,这里的真实或许还有着更为深邃的意义,但对于波拉尼奥来讲,每一个神话中的偶像最终也都逃不过材米油盐与七情六欲,也许正因为这样,他那笔触下的狂乱谜团才显得更加的立体与迷人。

而那所谓的捷径,不过都是在坚定目标后孤独地翻山越岭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