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观音堂明代琉璃三龙壁的艺术特色

 我心飞翔gvqwh5 2023-02-17 发布于安徽

大同观音堂明代琉璃三龙壁的艺术特色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张敏(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摘要:山西省大同市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龙壁数量众多,其中观音堂明代琉璃三龙壁不仅是古代建筑中的艺术奇葩,更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古代艺术珍品。分析大同明代琉璃三龙壁的艺术风格、壁面琉璃艺术的表现形式、龙纹图案的艺术样式等,以期较为完整细致地呈现出凝固在琉璃龙壁上的中国传统艺术精华,重新认识明代琉璃龙壁的艺术内涵及其应有的艺术地位和艺术价值,是美术工作者和地方文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章图片1

山西省大同市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我国现存三龙以上的巨型龙壁有12座,大同就有4座,

目前保存完好的明代琉璃龙壁有3座,它们分别是代王府单面琉璃九龙壁、观音堂双面琉璃三龙壁和兴国寺单面琉璃五龙壁,其中的观音堂琉璃三龙壁是这些龙壁中唯一一座双面琉璃龙壁。观音堂三龙壁位于大同城西7.5km的十里河北侧的一座小山岗上,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辽重熙六年(1037年),明代重修,山门前增建了琉璃三龙壁。清顺治六年(1649年),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三龙壁幸免于难。现存的观音堂建筑群系顺治八年(1652年)在旧址重建。1979年,由国家拨款进行了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修缮,山门外的双面琉璃三龙壁也重新得到修整。大同三龙壁所包涵的建筑艺术、琉璃艺术、色彩艺术、龙纹图案艺术和雕刻造型艺术,无不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一、三龙壁的建筑艺术

大同观音堂明代三龙壁壁长12m、高6m、宽1.2m,是大同明代琉璃龙壁中唯一的一座双面琉璃龙壁。整个龙壁分为琉璃须弥座、琉璃壁面和琉璃壁顶三部分。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中,在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大多要建造一堵墙壁,它面对大门,起到一种屏障的作用。这种墙壁不论是在门内或者门外,都适合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所以又称影壁或照壁。

影壁的产生深受中国古代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其建造规制,在中国古代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中国现存的琉璃龙壁,均建于明清两代,多为皇家宫殿、王府或寺庙建筑前的大型照壁。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中大量使用琉璃装饰照壁,极尽瑰丽豪华,如大同明代代王府前的单面琉璃九龙壁、北京北海的单面琉璃九龙壁和故宫的双面琉璃九龙壁。这些琉璃龙壁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建筑实用价值外,更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设在大门外的古代照壁,对整体建筑群起着序幕和先导的作用。把照壁修得精美些,可起到与建筑群互为呼应衬托的装饰效果,极具艺术观赏性,也使整个建筑群显得更加的雄伟瑰丽。因此许多照壁都不惜工本去精雕细刻,其装饰成分也就超过了实用成分,俨然是一座“五脏俱全”的中国古建筑模型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独立艺术品。

三龙壁琉璃壁座下是玄武岩材质的石刻莲花基座底,在琉璃须弥座四角也分别镶有四块雕有纹饰的玄武岩。根据笔者的研究与观察,发现其壁顶琉璃斗拱和中间的拱眼壁琉璃降龙、瓦当升龙和滴水行龙,与大同代王府九龙壁的琉璃斗拱中间的琉璃降龙、瓦当升龙和滴水行龙的龙纹图案,是用同一形制的模具翻制的。从龙壁整体风格、形制及建造工艺来看,都与代王府前的九龙壁十分相似。由此笔者认为,三龙壁与九龙壁的建造时间相近,并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三龙壁的琉璃艺术

琉璃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类,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传统工艺品和建筑装饰材料。琉璃在建筑上的最初使用是在魏晋,那时,北魏都城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城区)的宫殿,已经开始应用琉璃构件。琉璃经隋代发展兴盛起来,唐代的“唐三彩”就是琉璃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宋元以后,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琉璃的广泛应用上。到了明代,琉璃除仍大量用于宫廷和官府的建筑修饰外,随着寺庙建筑的兴盛,琉璃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大和发展,技术也越来越精湛,琉璃艺术达到了空前繁盛的时期。

山西是我国古代琉璃制作最早的地区,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传统,历代都留下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其琉璃建筑和琉璃物件的分布之广,琉璃匠师数量之多,传承历史之久,在全国居于首位。山西大同是我国古代琉璃艺术运用最广,遗存最多的历史古城之一。2010年,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寺庙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瓦。我国带釉的琉璃瓦最早用于汉代,却一直没有实物证实,而云冈石窟这次出土的北魏琉璃瓦,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瓦实物。明代琉璃制品在色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除黄、绿、蓝、白、紫、赭、褐等色外,又增加了黑色、酱色和棕色,其中孔雀蓝(又称翠蓝)和孔雀绿(又称翠绿)较前更加艳雅纯正。大同龙壁中的琉璃技艺,发展和继承了自汉代以来的琉璃艺术,可以说这些琉璃龙壁是继唐三彩以后又一个琉璃艺术发展的高峰。大同现存的琉璃龙壁,釉色均运用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璀璨豪华,造型风格既出同源,又不雷同。观音堂明代双面三龙壁气势宏伟,色彩斑斓,造型生动,将古代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琉璃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琉璃龙壁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三龙壁的龙纹图案艺术

龙壁是一种装饰有龙图案的影壁。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龙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装饰形象之一,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中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也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被视为中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化身。龙纹作为一种绵延近万年的图案,在中国古代经历了肇创期、演变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几个阶段。龙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起源于新旧石器时代交替的远古时代,是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的自然经济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经济进化,由原始文化向图腾文化过渡时期的产物。从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是龙纹的演变时期。此时龙纹已成为原始氏族或联盟集团的帜徽。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是龙纹的发展期。秦汉时期,出于巩固封建制度的目的,龙纹被赋予“君权神授”、“真龙天子”等宗法观念,代表“帝德”和“天威”的龙纹,便不准普通百姓随意使用,而宗教也将龙奉为辟邪降福的吉祥物。此时龙纹的形态已由先秦时期的无足的蛇形变为肢爪俱全、奔走迅速的兽形。至隋唐时,则又改为升腾在云雾中的蛇身而有飞动之美。从宋代至明清是龙纹的成熟期,龙纹的应用更加广泛,并有宫廷龙纹和民间龙纹两个发展方向。宫廷龙纹突出威严震慑之感,强调统治权威,民间龙纹寓意吉祥,素雅秀美。大同观音堂明代三龙壁龙纹更多表现出吉祥之意。龙纹造型演变的发展历程无不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艺术内涵。每一个时期的龙纹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不同时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大同观音堂明代三龙壁壁面上有大量的龙纹图案,样式较多,包括有壁面主体的龙纹、瓦当龙纹、滴水龙纹、拱眼壁龙纹和须弥座束腰龙纹等。龙纹图案随具体造型部位的不同而发展出许多独特样式,具有明代龙纹的典型特征。这些明代龙纹图案是中华传统图案纹饰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我国龙文化的发展及龙纹演变过程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大同观音堂明代三龙壁龙纹造型具有明代龙纹的典型特征,双面龙壁上六条彩色浮雕琉璃巨龙的造型均为四爪龙,牛头、鹿角、鹰爪,龙身似蛇,形象雄壮健硕,威而不怒,彩色浮雕琉璃巨龙四周,围绕着蓝色祥云山石和翠绿色的海浪。正对着观音堂的北面龙壁为正面,壁身中间的巨龙为升龙,头部在上偏向右方。左右各一条巨龙为降龙,头部在下,相互呼应,张嘴吐舌各戏着一颗火焰宝珠,体量略比中间的龙略微大些。南面龙壁中间的龙与北面的正好相反,中间的巨龙为降龙,身形明显娇小很多,像是只年幼的小龙,模样憨态可掬,一幅撒娇嬉闹的样子。左右两边的两条巨龙为升龙,共同望向中间幼小可爱的小龙。南面龙壁上的三条浮雕琉璃龙都为升龙,且没有火焰宝珠。龙的造型雄健,姿态奔放有力,巨大的身形舒展自如,整体动态十足。从这些巨龙的布局来看,对称中略有变化,前后壁彼此关照呼应。壁面上的这六条巨龙嘴角上翘,面露喜色,每条巨龙都有不同的神态和身姿,整个龙壁营造的气氛十分祥和。

大同观音堂明代琉璃三龙壁上所包含的龙纹图案造型风格独特,不同与清代和明代晚期的龙纹特征。清代龙纹尽管刻画细腻入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显得苍老无力,没有了明代龙纹的蓬勃朝气。而三龙壁上的龙纹,显示出的是与宋代龙纹较为接近的特征,注重肌肉体魄的塑造,四肢和躯体搭配更为得体。明代匠师在设计龙形图案时,十分注重整体气韵的把握,显示出极高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四、三龙壁的色彩艺术和浮雕艺术

大同观音堂双面琉璃三龙壁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琉璃壁面釉色润泽,整体色调统一而富有冷暖互补变化。壁面琉璃巨龙都为黄褐色,四周背景如浮雕祥云远山等为蓝色,而绿色的波浪起到了过渡色的作用。龙壁背景大面积的蓝色山石祥云衬托出暖黄色的巨龙,使得每面龙壁上的巨龙都呼之欲出,鲜艳夺目。壁面琉璃釉彩基本上以蓝色为主调,琉璃巨龙都为暖黄色。整座琉璃壁釉面温润如玉,釉彩色泽浓郁,色彩间相互浸润,显得斑驳淋漓。龙壁的浮雕塑造手法粗犷洒脱,在浓郁的釉色下清晰可见技法纯熟犀利的雕刻痕迹。整个琉璃壁面的边缘近景处,略有几座蓝色的山崖,祥云朵朵,布满了天空,其中的浮雕云纹较繁复,最多的有十几瓣。龙壁上的浮雕琉璃海浪像是从山石洞口中自上而下喷涌出,激流般的动势让整个龙壁显得动感十足,十分精彩。

三龙壁壁座以镌饰花纹的玄武岩为础,础上筑琉璃须弥座,须弥座琉璃束腰共有三层琉璃兽。第一层是浮雕二龙戏珠,两条回首呼应的琉璃行龙,中间镶嵌有一颗琉璃火珠。中间一层是浮雕琉璃动物,有麒麟、马、老虎、狮子、狗、狻猊等,可惜损毁较为严重,很难辨清全部种类。最下面一层是两只小狮子滚绣球,其体型虽比上层动物小很多,但造型生动活泼,釉彩搭配绝妙,十分精致。每层的琉璃浮雕动物色彩都为暖色调,或淡黄色,或褐黄色和赭黄色,四周为蓝色琉璃背景,动物之间均以天蓝色琉璃浮雕竹柱相间隔。动物造型与大同琉璃九龙壁束腰上的动物相似,釉色斑斓,温润通透。壁顶为仿木建筑形式的蓝色琉璃单檐五脊顶,顶上的脊兽、龙吻造型抽象夸张,线条简约概括,形象敦实可爱。

五、结语

梁思成曾说,琉璃瓦显然代表中国艺术的特征。大同观音堂明代三龙壁不仅壁顶全部镶嵌琉璃瓦,整个龙壁全部用琉璃包装,而且把传统实用影壁和中国传统琉璃艺术、建筑艺术、龙纹图案艺术、浮雕艺术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勤劳智慧的古代匠师将无比璀璨的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凝聚在这斑斓的琉璃龙壁上,龙壁所承载的历史沧桑与其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在时空与光阴的交错中,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和艺术魅力,也承载着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