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观金门

 名言诗句 2023-02-17 发布于辽宁

海上观金门

一方孤岛落天涯,

战事几番离老家。

本是同根难见面,

何时归至我中华?

民族英雄郑成功

胸怀梦想练奇兵,

收复台湾正义赢。

报国一生功显赫,

至今两岸念英名。

去厦门,最为难忘的旅行是海上看金门。2014年春天的海上看金门,虽然9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那天结束了鼓浪屿的旅游,已是下午两点多。我们在厦门的一个码头乘上了有金色廊柱和镶嵌了金花的淡蓝色三层豪华客轮,向波浪翻滚的大海中行进。

我们的行程并不孤独,大海中一艘红色线条装饰、雕梁画栋的“成功游八号”客轮,几乎与我们齐头并进。

天气雾气蒙蒙,大海烟波浩渺。海上观鼓浪屿,又是一种风景。听导游介绍,蓦然回首,只见悬崖上有一尊郑成功的雕像。

郑成功雕像,于1985827郑成功诞辰361周年时落成,屹立在鼓浪屿东南端的覆鼎岩。覆鼎岩,三面临海,一面与鼓浪屿接壤。郑成功雕像高15.7,宽9.2,重1400多吨,由625块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郑成功雕像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历史人物雕像。分25层,地基深入岩层3,并配备防雷设施,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郑成功雕像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宝剑,气势挺拔,威风凛凛。

郑成功雕像位于鼓浪屿的著名景点皓月园内,皓月园是一座郑成功纪念园,郑成功雕像是园内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此外,园内还有青铜大型群像浮雕,再现了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的历史场面。

另外在鼓浪屿日光岩景区内有1962128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创设的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16241662),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侵占38年的台湾,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纪念馆建是海内外最大的郑成功文物文献收藏中心和研究基地,馆址即为郑成功屯兵扎营和指挥水师操练的地方,现犹存寨门、水操台等遗址。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和模型300余件,馆藏有关郑成功的历史文物400多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生动、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以及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程。关于郑成功事迹之前我已在《美丽神奇的小岛—鼓浪屿》作以简介,此不详述。

(此片来自网络)

郑成功雕像对于密切闽台之间地理相接、血缘相近、习俗相同、感情相融的传统关系,意义重大。雕像屹立在鼓浪屿海滨,使过往厦门港的船只和踏上厦门鼓浪屿的人们都能看到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在纪念民族英雄的同时期盼两岸同胞早日相聚。雕像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时宜女士创作。

据导游介绍,郑成功雕像面向厦门岛而不是台湾,因为鼓浪屿是郑成功训练水军的地方,郑成功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只是作为抗清基地,光复中原才是他的梦想。厦门岛被郑成功取名思明洲,即含思念明朝之意。

郑成功雕像所在的覆鼎岩海拔29.5,向海中延伸30,地形险峻,气势磅礴,它与海中的剑石、印斗石鼎足而立。

大海中一个孤立小岛上有红色灯塔的就是剑石,从另一个角度看,像一把利剑。

大海的另一侧的孤岛,则是印斗石。

海上看厦门,更是别有一番景致。高低错落的大楼伸向半空,一座忽高忽低的海上浮桥,如巨龙般环绕着这座美丽的厦门岛,这是我见到的最为壮观的一座海上浮桥。

茫茫大海上一座红色的风向标坐落其中,为雾气蒙蒙的大海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艘长长的货轮更成为海上的一道风景。

海上突然出现了影影绰绰的岛屿。

隔着客轮的玻璃窗拍下了金门岛附近的大担岛。

一座长长的岛屿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标语十分醒目,这便是金门岛。因为客轮离岛很远便转回了,又遇大雾,所以拍下的照片比较模糊。海上看金门,这里便是本次旅行的目的地了。

金门岛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湾的岛屿,孤悬于厦门岛东海外,扼厦港咽喉,为闽南屏障,东望中国台湾,西对中国厦门,明代曾筑城墙于岛上。面积151.65平方公里,人口约10.54万人,金门岛与厦门市距离约10公里,曾是一座前沿军事岛屿。

面向金门岛,人的思绪被拉回到久远的年代……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月煌日,郑成功率战船数百艘,官兵25000人,就是从眼前的金门岛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在台湾民众的支援下,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 )长期围困。此后击败荷兰援军,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21)签字投降,撤离台湾。至此,郑成功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

郑成功废除荷兰在台湾的殖民体制,建立行政机构,为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持续统治台湾21年。并在陈永华的规划之下,引进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

       (此片来自网络)

面向金门岛,我是万千感慨。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金门,原属福建省泉州管辖,因历史问题,如今由台湾省实际管理。包括金门本岛,小金门(烈屿),大担列岛,虎仔屿(猛虎屿),槟榔屿,鼠屿(狮屿),复鼎屿(复兴屿),东碇岛,北碇岛,乌丘屿等12个岛屿。

金门岛,旧名“浯洲”、“仙洲”、“浯岛”,亦称“沧浯”、“浯江”等。金门岛本为荒岛,晋时中原兵乱,始有人渡海避居于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岛上筑城,名“金门城”,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沿用至今。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在燕南山设燕南书院,金门乡里之间一时争相向学。于是金门文风鼎盛,而雅称为“海滨邹鲁”。“海滨邹鲁”,出自北宋诗人陈尧佐的诗句,其延伸意义是沿海文化昌盛之地。

金门岛,明、清两朝均隶同安县,民国成立后,金门岛于1915年设县。1949年,国民党当局迁台,在该岛屯兵驻守。在中国大陆,金门的行政被划为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但金门岛为中国台湾控制,台湾也在岛上设立金门县,并把其设为台当局所谓的福建省政府,故形成了一岛两县的现象。

金门离大陆最近的岛,低潮时只有1.8公里。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金门岛一直扮演着“反共桥头兵”的角色,几十年来国民党在金门布有重兵,两岸关系紧张时,金门驻军最多时达10万多人,80年代末减少到4万多人。有人称金门是台湾的一座兵岛。

          (此片来自网络)

金门在未开禁之前戒备森严。老百姓晚上10点以后不准点灯,岛上一片漆黑。为了防止驻军官兵与老百姓偷听大陆广播,岛上不准使用收音机。居民不准聚众,不准养鸽子,渔民出海捕鱼,必须去乡公所开具证明,渔船必须统一编号,在指定的时间、海域作业。直到1992117日后,随着两岸关系趋向缓和,台湾当局宣布金门县解除戒严,正式结束长达43年之久的戒严与实施36年的战略政务实验。

金门岛形似一只展翅的蝴蝶,中部狭窄,东西两端宽广,东翼面积大于西翼。全岛东西向约20公里。南北向最长处在东端,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主峰太武海拔253,岛上只有小溪流,源短量小。

              (此片来自网络)

金门的民俗风情,既保持闽南特征,又独特迷人。民间传统节日与大陆的习俗特别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样。岛上乡民视石狮为保护神,各村落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盔甲或外围披风的立姿石狮,狮前常见香火,为金门独有的景观。

      (此片来自网络,为金门岛上的莒光楼)

金门历史悠久,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金门岛上古有珠江夜月、丰莲积翠、啸卧云楼和仙阴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汉影云根和金汤剑气、榕园绿阴、龙山瑞霭等24景。而登临太武山巅或伫立于马山之顶。又可远眺祖国河山,令人神往。

(此片来自网络)

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渐和缓,金门岛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洁白的海滩、清甜的水源、醉人的海风和古朴的民俗,令来岛观光的游客流连忘返。不过,至今在距大陆海防最近的古宁头上,还有48个直径1多的巨型喇叭在滩头一字排开,那是当年国民党军向大陆喊话用的工具,似乎还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过去了的历史。

       (此片来自网络)

返程时,客轮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有男、女生独唱。

有背着人的赤脚踩刀等表演,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气氛。

说句心里话,面对这样欢乐的气氛,我却无丝毫兴奋之意,脑海里一直回放着刚刚看到金门岛的情景。心里总在想着一件事,那是祖国的宝岛,我们却不能靠近它,更不能去欣赏它。当然,如今厦门已与金门岛实现了“三通”,游客也可上岛游览,但像我们的海上观金门之旅,客轮是不可靠近的,多么希望宝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到那时,我们就会随意登上金门岛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了。

金门岛上著名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对岸厦门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望。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代表了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我相信,祖国统一指日可待。

     (此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