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中国印染布行业分析,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绿色化转型为行业发展关键「图」

 华经情报网 2023-02-17 发布于湖南

HUAON

PART  ONE

印染布行业概述

1、定义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工序的总称。而印染布是将已织造好的坯布通过部分或全部印染工艺加工而成的布。
2、分类
根据染色方式和材料的不同,印染产品主要可分为纯棉染色布、纯棉印花布、棉混纺染色布、棉混纺印花布、合成长丝织物、涤纶短纤织物、T/C印染布、人纤短纤织物八大类。
印染产品的主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HUAON

PART  TEO

印染布行业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
印染布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环节,主要坯布、染料、印染助剂等;中游为印染布生产加工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服装、家具装饰、汽车内饰等领域。
印染布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下游端分析
服装是印染布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服装产量也有所下降。随着行业转型的不断落实、推进,服装产量有所反弹。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服装产量为235.41亿件,同比增长5.2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HUAON

PART  THREE

印染布行业发展现状

1、印染行业规模
随着近年来我国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印染行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为2949.87亿元,同比增长16.1%;2022年上半年营收为1500.66亿元,同比增长11.1%。
资料来源: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量
随着我国印染行业及下游需求市场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印染布产量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到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为605.81亿米,同比增长15.39%。截至2022年8月,产量为360.98亿米,同比下降8.34%。
资料来源: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出口贸易
随着我国印染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印染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张。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8月,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量为200.85亿米,同比增长10.06%;出口金额为2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1%;出口平均单价为1.06美元/米,同比增长7.5%。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分布来看,尼日利亚、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为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前五大出口市场,出口数量均在10亿米以上,同比增长率除越南外均超过20%,其中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对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需求增长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6.71%和49.40%,对我国印染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35%。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印染布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HUAON

PART  FOUR

印染布行业重点企业

1、营收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公司以印染加工为主业,形成包含纺纱、服装、家纺成品、纺织贸易、品牌开发、“B2B”平台、金融投资及热电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是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据资料显示,2021年公司印染布业务营收为24.5亿元,同比增长3.42%,毛利率为9.26%。
资料来源:公司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销量
近年来,公司印染布产销规模基本趋于稳定。据资料显示,2021年公司印染布生产量为3.06亿米,同比增长5.31%;销售量为3.03亿米,同比增长2.32%。
资料来源:公司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HUAON

PART  FIVE

印染布行业发展趋势

印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工艺比较复杂,参数很多,生产、管理控制要素多,实现智能化的意义更为重要。智能化生产可以在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互联网的融合,智能制造将对行业的转型升级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此外,随着环保趋严,排放标准提高,印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等政策加强印染行业环保监管,印染行业开始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剧印染行业洗牌。未来,清洁生产技术、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推广与深化将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

www.huaon.com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