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卫星很落后?吉林一号卫星对土耳其港口成像,人能勉强看见

 有趣探索 2023-02-17 发布于安徽

2月6日,土耳其不幸出现了7.8级大地震,我国巢湖1号SAR卫星第一时间掠过土耳其地震灾区上空,使用条带模式对土耳其萨克恰格聚地区进行成像,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第一手地震现场图像。

不过有网友看到巢湖1号卫星图像后感到很失望,什么都看不清,到底拍的是啥呀?还有网友感到很丢面子,越看越没自信,感觉我们卫星落后了,还在用原始的黑白图像,跟几十年前的黑白照片有的一比。

以普通人的审美角度看,巢湖1号图像无法激发视觉欲望,估计很多人看了第一眼后就不会想再看第二眼了,黑白图像,分辨率低得让人抓狂,只显示出连绵起伏的山体,山脚下的房屋完全看不清楚。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卫星在2月7日拍的彩色图像,分辨率非常高,视觉效果也极佳,深绿色的树林,浅绿色的田地,白色的积雪,长长的马路,红色的房顶,多栋房屋垮塌,有几栋房屋升起烟雾。

跟美国卫星图像相比,巢湖1号图像相形见绌,我们卫星真的很落后吗?这肯定不是真的,中国吉林一号卫星也对土耳其地震灾区多次成像,尤其土耳其南部港口图像,人都能勉强看得见。

一般来说,人造地球卫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光学成像卫星,另一类是雷达成像卫星,这两类卫星区别非常大,不过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两类卫星一起使用,可以取长补短。

光学卫星就是根据可见光来对地面物体进行成像,即光学成像技术,这是世界上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成像技术,我们平时见到的相机和摄像机都属于是光学成像,光学成像局限性很大,光线不足或被遮挡时无法拍照。

漆黑的夜晚,云层太多太密,阴雨天气,光学卫星都无法对地面成像,雷达成像卫星刚好就能补足光学成像卫星的短板。

光学成像卫星使用雷达成像技术(SAR)卫星向地面发射雷达波,根据反射回来的雷达波来生成图像,其原理类似蝙蝠,雷达波穿透力强,能穿透云层,受光线影响较小,夜晚反而效果更好,可全天候成像。

雷达成像技术的缺陷是原图不可能是彩色的,只能是黑白的,如果需要彩色图片,只能使用专门图片上色工具进行上色,当然分辨率也要比光学图像低。要问哪种技术更先进?当然是雷达成像技术,黑白图像并不代表着落后。

巢湖1号SAR卫星就是一颗雷达成像卫星,最高分辨率达1米,问题来了,1米的分辨率应该很清晰,为什么土耳其萨克恰格聚地区图像却看不见房屋呢?原因可能是天气不太好,对雷达波有影响。

为了满足大家的视觉需求,我国出动中国吉林一号卫星,多次对土耳其灾区成像,高分辨率的中国卫星图像出炉了,看到这些高分辨率图像,你还会认为中国卫星很落后吗?

尤其是吉林一号拍土耳其东南部伊斯肯德伦港口图像,分辨率达到了分米级别,人都能勉强看得清,要知道吉林一号极限分辨率可达0.6米,尤其是在天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蓝绿色的装货塔吊,深蓝色的海水,撒在深蓝色海水上的塔吊影子,整齐摆放的货柜车,还有车辆的影子,如果你观察足够仔细,勉强还能看得到地面上如同针尖般人影,是不是足够清晰了?

所以我国卫星不但不落后,反而还是比较先进的,环顾全球,分辨率达到了分米级别的卫星并不多,也只有欧美国家才拥有。不过我们不能太过骄傲,跟美国卫星技术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这是事实。

美国商业卫星最高分辨率达0.3米,美国军事卫星最高分辨率达0.1米,美国MAXAR公司的商业卫星也对土耳其东南部伊斯肯德伦港口拍照,生成的图像更清晰,能明显看到地面上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