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已经三个月 我咋又不对劲了? ![]() 这熟悉的配方… 糟糕,难道是二次感染了? 不一定! 最近,还有一个病毒非常嚣张 它的威力 让打工人听了沉默 家长听了流泪 ![]() ![]() 它就是 诺 如 病 毒 ![]() ▲那就来专门讲讲诺如病毒吧! ![]() ▲图源:腾讯医典 一人中招,就能“团灭” 酒精都对它无效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它所引发的疾病叫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俗称“冬季呕吐病”。更准确地说,它的症状应该是“上吐又下泻”。 ![]() 01 儿童:呕吐为主 成人:腹泻居多 在门诊,常常会有家长焦急地和医生说: “我家孩子今天无缘无故突然呕吐,吐了十几次,吃什么吐什么,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有的或许只有呕吐或者腹泻,有的或许先吐后泻,严重的可能脱水! ![]()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就会发病。 它的吓人之处在于传染性强、耐受性强、容易变异、传染迅速。 02 传染力极强 ✎ 一丁点就能让人中招 只要极少的病毒量,通常少到 18 个病毒粒子,就可以传染! 钉子头那么点大地方的病毒量,就可以感染很多人。 而一个人感染后,一次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 ![]() ✎ 不挑人 不放过任何年龄段的人,尤其爱攻击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幼童。 ✎ 能快速推倒一片 总喜欢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一窝端”。 ✎ 感染途径多 ① 吃了或喝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② 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不洗净双手就吃东西 ③ 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 ④ 和患者同处一个不通风的室内,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 ![]() 03 抵抗力强 诺如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耐低温、耐酸,不容易杀灭,连75%的酒精都对它没辙。 ![]() 04 易被误会为“食物中毒” 诺如病毒常被误以为是“食物中毒” 或“胃肠型感冒”。 事实上,任何食物未经过煮熟或处理都有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 ![]() 呕吐物用消毒液包好 静置30分钟再扔 · 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最有效的是含氯消毒剂。 · 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 ![]() ▲图源:广东疾控 · 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至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处理。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 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 消毒处理时,尤其要注意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 ▲图源:广东疾控 对于被诺如病毒污染的衣服、桌椅等,可用这些有效方法消毒——
感染诺如后 一定要居家隔离 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并且,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只有2‐3 天,所以不用太过焦虑。 01 吃什么药好?抗生素有用吗? 对诺如感染目前并没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只能杀死细菌,对诺如病毒无效! 我们能做的主要是对呕吐、腹泻等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改善不适。 ![]() ![]() 02 3天内就能好转 意思是不用看医生吗? 不一定! 比如说,婴幼儿、老人、孕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重症,生病期间需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如果出现脱水症状(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儿童表现为啼哭无泪、异常瞌睡或烦躁),应立即送医。 ![]() ![]() 划重点:若是频繁呕吐或腹泻,有极少患者会因脱水而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 03 感染后,在家要怎么做? · 确诊后,从患病到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内须居家隔离,避免传播给他人; · 患者住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患者居家期间尽量不要和家人近距离接触; · 应使用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而且要远离厨房,不要加工处理食物; · 最好能安排独立的厕所。 ![]() 这 4 招 帮你把诺如拒在门外 目前,诺如病毒是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的,所以没办法做到免疫。 而且这种病毒很容易变异,哪怕你已经感染过诺如病毒,下一次它变了个身再次来袭时,你还是得乖乖就范! 不过,没有疫苗不代表不能预防。下面这4招,都能帮你把诺如拒在门外! 01 洗净双手 尤其是吃饭前和做饭前,还有上厕所后,都一定记得要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 02 洗净果蔬 水果和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瓜果也最好削皮后才吃。 03 煮熟煮透 食物要煮熟煮透。 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更是要保证!必须!一定!彻底煮熟! 04 加强通风 要常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End- 信息来源:深圳市疾控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