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里的瘀血堵的慌,这个方子搜刮干净

 昵称65820384 2023-02-18 发布于河南







图片

说到瘀血这个概念,中医的发展史上,不能绕过的两人,一个是王清任,一个是唐宗海。而说到王清任,就必须得提到他的著作《医林改错》。提到《医林改错》,就必须说到“血府逐瘀汤”。这个逻辑就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要创制出血府逐瘀汤这个名方,其实是经过了很多尸骸的解剖来完成的。有了解中医发展的人就知道,解剖这玩意,虽然在国外没什么,但在中国以前是不被允许的,违反伦理的,是亵渎神灵的。

那么王清任是怎么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前对尸体的处理并不系统,很多地方有“乱葬岗”,病死的饿死的还有刑场上的死囚犯,王清任就是从尸体堆里找到瘀血的灵感。

在那个年代,由于有了这么一个看似疯狂的操作,所以王清任的理论体系是剑走偏锋的,也显得跟大部分的中医思路格格不入,甚至有人戏称“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唐宗海也说到:“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论多粗舛,唯治瘀血最长。”

虽然王清任在认识人体生理层面上有其片面的地方,但是就其对瘀血的认识来说,还是有划时代的意义。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的组成为: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柴胡、甘草、桔梗、牛膝。现在还制成了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血府逐瘀胶囊、血府逐瘀丸。

本方原著中所治病证多达19种。无不跟血瘀有关。总结起来大体症状特点如下:疼痛位置固定;情志的改变,如瞀闷、烦躁;胸口有异常的感觉;失眠;最典型的应该属舌头紫黯,有瘀点,舌下血络怒张。

组方药味虽然有点多,实际上是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的合方再加上两味引经药形成。

既然名为逐瘀,瘀血肯定是首要解决的目标。桃仁、红花是活血祛瘀的经典药对。桃仁活血之余,还能导死血入肠道,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小分队里还有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干将。

用生地黄的原因是,瘀血久了容易化热,所以会出现热扰心神后烦躁、失眠等症状。用生地是为了清热凉血,且《本经》中明确说生地有“逐血痹”的功效,配合当归,养血润燥,去瘀血的同时加快新血的生成,身体里的死血就能盘活。

治血还需要理气,因为血的运行有赖气的推动,无论是肺气的敷布还是肝气的疏泄,柴胡疏肝解郁、桔梗开宣肺气、枳壳宽胸理气,一升一降,解开血瘀气滞僵局。

行气活血的大部队需要引路人,才能无孔不入,把瘀血搜刮干净。桔梗负责往上带,牛膝负责往下引。这样气机就周旋起来了。因为死血属于浊阴,所以最终的归宿还是通过肠道排泄。

瘀血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能进行有效的新陈代谢还占着位置不作为,对身体毫无贡献,务必尽去。

方中以活血祛瘀攻邪之药为多,气虚的人慎服,也可泡煮黄芪水送服,每次15g。

图片

END


图片
中医李知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