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秋门头沟访古---玉河古道

 北京的骑士 2023-02-18 发布于泰国

京西的古道非常有名,从古时一直到近代,一直是京西煤炭输送京城,冀、晋货源输送京城的交通要道。进入现代以后,近几十年交通事业发展较快,高速、普通公路连网,这条古道才渐渐闲了下来,如今成为京西古迹,只有游人才会光顾。

虽然是深秋了,但今天(2022114日)天气不错,虽然有点儿风,但阳光明媚,和老伴儿一起进山走走、踏踏深秋的门头沟古道。

从门头沟城区的河滩站乘370路公交车,到圈门站下车,就到达了此行的第一站,著名的门头沟之源-—-圈门。

图片

门头沟之源

       京西旧时的这条繁忙山路,用骆驼、骡马拉煤运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古道,京城到西部山区直通河北、山西的这条山石道,就是著名的京西古道。

图片

    圈门附近的古道运输雕塑

      门头沟的西山古道有好几条,我们今天走的是由圈门进入的玉河古道。玉河古道又称西山大道中道,有文字记载其修建始于唐五代年间,因门头沟的城子、大峪等历史上长期属于玉河县,故称玉河古道。

       后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均有所修建,是旧时门头沟区运煤送货物流的重要道路。

      据说,玉河古道现在是北京唯一一条以“道路”为申报单位的文保项目。

图片

  圈门(门头沟的水从这里流出,从圈门往里就算是京西古道了)

       圈门过街楼位于龙泉镇门头口村村东,横跨在一条宽阔的泄水沟(门头沟)上。

       据当地的老人说,此处原来就是一条沟,来往行人皆由圈洞出入,进入圈洞往东行,就是算进入了通往京城的大路,开始进城了。所以人们也就把这称作为门头沟之门,门头沟区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现在的圈门已经修饰一新,形成了一个秀美的沟渠风景区,照片中的门头沟之源的石碑,便是圈门徒步线路的起点,圈门过街楼应该算是门头沟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

       门头沟的圈门有三宝:大戏楼,过街楼,窑神庙,这都算是古迹了,尤其是神庙现被开发为窑神庙公园,公园里伫立着一组反映旧时采煤、运煤过程的雕塑。

图片

门头沟沟口圈门大戏台

图片

位于公园里的窑神庙(旧时下井的人在这里祭祀窑神,祈求平安)

图片

窑神庙公园大门(里面有窑神庙和一组旧时下井采煤过程的雕塑)

图片

窑神庙公园里的采煤过程雕塑(开采)

图片

窑神庙公园的采煤雕塑(煤炭升井)

图片

窑神庙公园的采煤雕塑(过称)

图片

窑神庙公园的采煤雕塑(煤炭外运)

图片

    圈门过街楼(这就是门头沟的沟口,从这儿往西就是旧时的古道了)

      驼铃声声绵延的这条山路,记录着古道、西风、瘦马、驼帮数不清的神奇往事。以圈门为头儿,向西到峰口庵是一条十几华里长的沟谷。

图片

      沿着石碑右侧的道路前行几百米,左右两条道路,左侧通往定都阁,潭柘寺方向;右侧便是通往天梯、马蹄窝方向,我们此行选择了右侧道路。

      沿着河边走一段,再走一小段公路,道路的左侧有一条小路,沿着道路直行,地面上可以看到徒步爱好者们所做的标志。

      河岸的部分房屋还有人家在居住,隔着河道,远远望去,倒是有几分水墨风景。

图片

     上世纪为了采矿,修了一条简易的公路,水泥路面已经有所损坏,但还可以单向行驶汽车。汽车可以顺这条简易公路开到建在拉拉湖村的“国砚山庄”(旅游饭店)。车可以停在国砚山庄的停车场,也可以停在距离其一公里处的大平台。不过前往国砚山庄的路很窄,运气不好需要会车。

图片

      玉河古道的指示牌,此条线路标志不是特别清晰,尽量把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与指示牌记录在此,远处青山连绵,很有意境。

图片

       道旁有一座小院,院内的阿姨(姓吕)热情的打招呼,邀请我们进去参观。此处原是废弃的煤矿通风的矿洞,老两口租下来,种菜,养鸡,养蜜蜂。

图片

图片

    这是废弃的矿道通风口(至今仍与地下500米深处的煤矿主巷道相连通)

     两位老人家特别健谈,男主人姓余,退休前做过一家修理厂的厂长,他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种的大葫芦和蜂蜜产品,一条小狗子亲昵的冲着我们摇头摆尾。

       两位老人在门头沟城区的西山天璟小区居住,只是每天白天到这里“上班”(自己养蜂),一般下午两三点钟就开车回门头沟城区了。

  告别了老人家,继续沿山路走,不久便到达了天桥浮,边上的景点大门紧锁,标识着已经停业。沿着公路继续前行,偶尔有车辆匆匆而过。

图片

图片

      山庄内的景色、设施还不错,只是过了旅游旺季,游客廖廖,好像山庄也停止了营业。

图片

图片

    过了国砚山庄,就到了拉拉湖村玉河天梯。

图片

图片

   所谓天梯,就是古人在山石上凿出来的沿山势而上的一段石台阶。天梯也算不上很陡,通过天梯,沿着山路一直前行,虽仍是山路,但并不算难行。偶尔有个小岔路,也不必担心,道旁有很多户外团队,留有的标志,如果无法判断时,跟着他们留的标志,肯定不会错。

图片

 玉河古道天梯

    继续沿拉拉湖村路前行,走到村尽头,是处私宅,左边的路开始登山,就是只能步行的古山道了。

图片

图片

      玉河古道的道路不太宽,最宽处约有六米左右,是京西古道中保存相对完整的,著名的古道峰口庵马蹄窝便在此道上。

      从天梯沿着古道再走约20多分钟,便可看到一堆石头墙,这是古道爱好者们自发搬来保护蹄窝遗址的。

图片

      出了这段古道,来到盘山路官厅村,可以继续前往马蹄窝。

      处的马蹄窝较非常的密集,千百年来的踩踏与岁月侵蚀,坚硬的石头变得光滑圆润,或深或浅的马蹄窝像是精美的艺术品,而每一个蹄窝,都似乎在为现在的人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图片

玉河古道上的马蹄窝

  游览完完马蹄窝,选择了右侧沿着山脊下山。下到底,便是一条宽阔的消防通道,沿着消防通道又走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又回到了玉河古道的入口处,由此原路返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