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百年风雨大栅栏

 北京的骑士 2023-02-18 发布于泰国

大栅栏是前门大街北段西侧的一条小街,长不足三百米,宽不过十多米。然而这条小街内却商贾荟萃、店铺密布、货物云集。每天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是知名度极高、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名气的商业明珠。

大栅栏初兴于元代,形成于明代,发展鼎盛于清中期至民国前期,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繁荣,其旺盛的生命力绵延至今,已逾700年,这在世界商业史上实属罕见。

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通惠河开通,运河槽船可直抵大都丽正门(今前门),为南北经济交流提供了新的通道。在漕粮沿河北运之际,南方商人也携带各式货物搭乘漕船北上。货到后许多商人便在丽正门外搭建棚房,进行贸易,逐渐形成市场。

图片

那时丽正门外有菜市、草市、粮市、穷汉市等,还有德兴楼、状元楼、太平楼等茶肆酒楼,标志着这一带商业街已初步形成。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后,为振兴京城,决定迁南方富户充实京城,不仅使北京人口大增,而且带来了充足的财源。朝廷决定在京师广盖铺房,“招民居住,招商居货,谓之廊坊”。

前门外被确定为搭建廊坊的理想之地,建成后被称为廊坊头条至四条,大栅栏就是廊房四条。

此举对发展前门外商业起了重要作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外城之后,这一带被纳入外城之内,安全进一步得到保证,商铺越来越多,称为北京最重要的商业繁华之地。

       1644年清定都北京实行满汉分居、兵民分置制度后,内城汉民一律被迁出,由八旗分区驻防。清廷还下令内城不许建会馆、娱乐场所,这些政策促进了外城的发展,大栅栏街区一带逐步发展至鼎盛。

康熙九年(1670年)决定外城仿内城之制,于各胡同口设置栅栏,规定起更之后,官民人等皆禁行走。廊房四条店铺众多,铁栅栏建得格外高大华丽,久之,大栅栏的称呼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廊坊四条。

图片

大栅栏的读音也很特别,它不读“da zha lan”(大扎栏),而是按京腔儿加儿音后读作“dashilan”(大市栏儿)。初到京城的人,按普通话字面音找“大栅栏”(大扎栏),没多少人知道,但如果打听“大市栏儿”,却几乎人人皆知了。

至清末时,这里云集了大量商铺,马聚源(帽店)、内联升(鞋店)、瑞蚨祥(绸缎店)、四大恒(钱庄)、张一元(茶庄)、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菜)……,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就有80多家。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大栅栏里买卖全,绸缎烟铺和戏院,药铺针线鞋帽店,车马行人如水淹。”可见当时的繁华。

如今,这些老字号依然以其独特精湛的技艺,为新时代提供服务,迎送着川流不息的客人,他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走近大栅栏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市井文化博物馆,可以自如地接触到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并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独特意蕴的地域文化概念。

 “八大祥”之首—瑞蚨祥

清末,北京绸布行业以八家店铺最为有名,因每家字号上都有“祥”字而被称为“八大祥”。它们是:谦祥益、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益和祥、瑞蚨祥、东升祥和丽丰祥。除后两家分别在东四和西四外,前六家均在大栅栏。

“八大祥”全部出自于山东章丘孟氏家族,据传是亚圣孟子的后代,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孟氏“祥”字号创始于清同治年间,除绸布店外,孟家还开有银号、当铺、皮货店、织布厂、染坊等,遍布全国十几个城市。

“瑞蚨祥”绸布店位于大栅栏街5号,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山东章丘孟雒川出资开设,其堂弟孟觐侯经营。

图片

“瑞蚨祥”的牌匾是清末翰林李林庠所写。厚重质朴,苍劲有力。详解名号,“瑞”“祥”都好理解,“蚨”字是什么意思?这出自一个典故。晋代《搜神记》载,南方有一种虫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母子永不分离,无论飞之多远,都会飞回到原地相会。因而古人把铜钱称为青蚨,意指只聚不散,财源滚滚。

“瑞蚨祥”开业后由于经营有方,买卖十分兴旺。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使大栅栏成为一片火海,“瑞蚨祥”也几成废墟。面对严重的损失,孟觐侯不气馁。他利用自己与商界、金融界的关系,奔波磋商,终于筹到资金,重新建设,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即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使“瑞蚨祥”重新开业。

图片

新开业的“瑞蚨祥”为一南北向矩形建筑,南立面临街,是一堵高两层的大墙,中间开门,两边呈弧状“八”字形,分为两层,均有大理石雕刻饰面,图案为牡丹花与荷花。入口两侧为独立石柱,门楣上方有松鹤延年图案的大理石雕刻花墙,墙头上设铸铁叉形栏杆。大门内为进深九米的前院,上覆桁架支撑的铁皮顶棚,顶棚外檐用镂花的洋铁皮做装饰。过内院,上台阶才进入商店。

店面阔开五间,进深34米,中部设贯通上下层的天井,以通风采光。“瑞蚨祥”店铺风格中西杂陈,轻松活泼,体现了20世纪初大栅栏地区所代表的北京市民通俗商业文化的特色,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从民间非专业渠道吸收、借鉴外来建筑文化的一个样例。“瑞蚨祥”店堂至今保存完好,是大栅栏地区唯一保持老字号原貌的店堂,已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瑞蚨祥”以商品齐全、货真价实、服务周到为三大特色。它的商品高中低档都有,既有大众化的粗细白布、花布,更有苏杭的绸缎精品及高档皮货,所有商品均严把质量关。其经营的青市布,初染后先放到黑窖子中一段时间,让色渗透后再染一次才出售。高档丝绸往往采取定染定织,即由“瑞蚨祥”设计花样、颜色,委托设备好、原料好、技术强的厂家织布,由瑞蚨祥独家销售。

“瑞蚨祥”的顾客上至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下至五行八作、平民百姓,无论哪个阶层,瑞蚨祥都服务热情周到,绝无店大欺客之事。它的店规极严,从掌柜到店员,从服饰到举止都有严格规定,甚至不允许店员食用葱蒜等异味食品,避免引起顾客不满。瑞蚨祥还实行敞开货架任由顾客自选的销售办法,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瑞蚨祥的一系列正确的经营策略使其迅速发展,1903-1918年,又在大栅栏开设了“鸿记洋布店”“鸿记皮货店”“东鸿记茶叶店”等多家商店,几乎占了寸土寸金的大栅栏半条街,成为“八大祥”之首。抗日战争爆发后,通货恶性膨胀,日本洋行又大量走私进口纺织品,瑞蚨祥经营日益困难,1948年歇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瑞蚨祥获得新生,国庆大典上徐徐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瑞蚨祥提供的红缎子制作的。

1954年底,瑞蚨祥实行公私合营。近年,瑞蚨祥以神话中形似蝉的一对母子蚨为图案注册了商标,打出了品牌,百年老店瑞蚨祥以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

进大栅栏东口,路北第一家商店门前的铁栅栏极为华丽气派,这就是紧邻“瑞蚨祥”东侧的北京八大祥之外的另一家绸布店“祥义号”。

祥义号的东家身份显赫,是清末最后一位太监大总管、慈禧太后宠信的小德张。

祥义号由于投资人的特殊身份,货源渠道广阔,货品质优,因而开张不久就跻身北京大绸布商店之列,并与西邻的瑞蚨祥展开了一场吸引顾客、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

图片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场上的妇女服装品种很单调,周恩来总理注意到这一情况后,指示北京市成立一家专营妇女服装的商店,以满足广大妇女的要求。1956年由上海培罗蒙时装店和鸿翔时装公司选调了8名服装技师支援北京,在大栅栏祥义号旧址上开办了前门妇女服装店。该店除销售成衣外,还采取前店后厂的方式为顾客量体裁衣,成为当时最时尚的时装店。

图片

1999年,秉承“宜民、诚敬、厚道、稳顺”的理念,商店重组,更名为“宜诚厚商场”,经营中式服装、戏装、练功服等特色服装。现商场又恢复老字号“祥义号绸缎店”。

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陞

老北京夸人富有、穿戴讲究,有几句口头禅,前两句是“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升”,表示从头到脚都是最好的正宗名牌。

马聚源帽店和内联升鞋店都在大栅栏街内。

中国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我国服饰冠履历史悠久,服饰文化十分发达。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就是从“冠”开始的,无论帝王将相、诸侯公卿的服饰中,头上的“冠”不可或缺,是威严和权力的象征。“马聚源”就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帽店。

创始人马聚源,是直隶马桥人,世代务农,但他读过几年书。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十几岁的马聚源投奔京城舅舅家,后经人介绍到三里河的一家帽店学徒。掌柜手艺好,为人和善,但内掌柜很刻薄。马聚源小心做事,认真学艺。三年多出徒后,马聚源在东晓市南药王庙前一间小房内自制帽子,串店推销,一面给帽店加工。第二年他又在鲜鱼口摆了个小帽摊。

鲜鱼口买卖林立,行人如梭,马聚源的帽子质量好,价格便宜,买帽子的人越来越多。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马聚源在鲜鱼口中段路南开了家帽店,取名“马聚源帽店”。

图片

       后来一位姓张的官员戴了马聚源的帽子,发现马聚源的帽子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经张姓官员居中介绍,马聚源开始做宫廷用的缨帽和富人戴的高级帽子,成了专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官帽店”了。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马聚源又在鲜鱼口西口路北开了天成斋鞋店。清咸丰八年(1858年),马聚源因病身亡。他的后人想把帽店卖了,回乡买地盖房。姓张的官员听说后,将马聚源帽店和天成斋鞋店买过来,由马聚源的徒弟当掌柜,依然挂着“马聚源帽店”的牌匾。从此马聚源帽店更加兴隆,驰名北京四九城,被誉为京师帽业之首。

进入民国后,马聚源帽店不再做缨帽,主要生产瓜皮小帽和将军盔。在钉小帽和将军盔帽疙瘩时,马聚源帽店与众不同,用三针,即简单又结实,顾客称为“马三针”。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帽店又增加了水獭的三块瓦帽、土耳其皮帽及各种欧美呢帽,由于始终紧跟时代,生意很是兴隆。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聚源帽店生意被打击,此后长期处于维持状态。

1958年,马聚源帽店参加了公私合营,从鲜鱼口搬至大栅栏。1966年受文革冲击,“马聚源”牌匾被摘下,直至1986年,改革开放才又挂出了“马聚源帽店”的牌匾。

马聚源帽店原在大栅栏路北,1990年调整网点布局时迁到路南的另一家老字号、开业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的步瀛斋鞋店内,在店内设专柜销售。

内联陞开业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人是河北武清人赵廷。他早年在一家作坊学徒,有了一定经验后,在一位官员的资助下,开办了朝靴店,为朝中的文武百官制作靴鞋,鞋店取名内联陞。“内”指大内,即朝廷;“联陞”取自“连升三级”之意,迎合了官员们期望仕途通达、步步高升的愿望。

店址最初在东江米巷(即现东交民巷),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被焚毁。赵廷又筹资在灯市口奶子府重新开业。

1912年袁世凯发动北京兵变,鞋店遭抢劫后,移至廊坊头条,最后落户大栅栏。

图片

内联陞虽几经变故,但对高质量的重视与追求始终不变。它靠制作朝靴起家,从一开始就对制作质量要求甚高,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靴底厚达32层,但厚而不重,穿着舒适、轻巧,显得稳重又气派,很快就得到各级官吏的认可。

为做好朝靴,赵廷还挖空心思专门收集王公贵族、达官显贵的靴鞋尺寸、样式及特殊喜好,将其汇编成册,取名《履中备载》。有了这份资料,为官员购靴提供了许多方便,也为交结官场的人提供了便利途径。内联陞声名日盛,据说皇帝登基也要穿内联陞的靴子,享此殊荣,内联陞生意更加兴隆。

内联陞不仅伺候坐轿子的,也着眼抬轿子的。他们制作的轿夫鞋结实耐磨,吸汗跟脚,走路无声,不仅轿夫喜欢,也受到镖行及习武等人士的欢迎。

民国后,随着时代变化,内联陞转而生产“千层底”布鞋和牛皮底礼服呢面料的圆口鞋、绣花鞋等。样式不断变化,但选料精良、制作精细的追求不变,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内联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在内联陞定制过千层底布鞋,内联陞也成为中国布鞋领导品牌,国家布鞋制作比标准的起草单位。许多外国政要也慕名前来,如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等都来定制过鞋。

辉煌三百年的同仁堂

大栅栏中段路南有一幢三层中式大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这就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瑰宝中的一枝奇芭,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名药店同仁堂。

图片

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的先祖世代行医,他的曾祖乐良才明朝永乐年间即定居北京。乐显扬自幼聪明异常又勤奋好学,他牢记祖训,刻苦学习中医药典籍,积累行医经验,很快就小有名气。后经人推荐进入清宫,当上了太医院的吏目。康熙八年(1669年),乐显扬自己开了药店,取名同仁堂,为“天下大同”和“仁者爱人”之意。

乐显扬去世以后,他的三子乐凤鸣继承了他的事业。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他将同仁堂迁至前门外大栅栏路南。从此,同仁堂乐家老铺在繁华的大栅栏扎下了根,至今三百多年而未衰。

乐凤鸣不惜人力财力尽心搜集、验证各种配方、研制各种药剂。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他把自己多年刻苦搜求的丸散膏丹及各类型剂配方,分门别类汇集成书,名为《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共收集中成药15门类、363种,包括宫廷秘方、古传秘方、家传秘方、民间验方等。雍正元年(1723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药房用药,独办官药,从此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

在三百多年的经营中,同仁堂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和验收程序,将宫廷制药的特殊质量标准很好地融入自身的制药技术中,使同仁堂的制药技术和药品质量日臻完善。

1970年,在北京故宫封存近百年的同仁堂制紫金锭等打开包装,依然药香浓郁,色泽滋润,仿佛刚生产不久,被人们称为制药奇迹。

300多年来,同仁堂历经改朝换代、外族入侵、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但同仁堂十几代传人牢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创造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数百种同仁堂药品。

张一元茶叶飘香

大栅栏22号,紧挨着“同仁堂”是一家老字号,由安徽人张文卿创建于清末的“张一元茶庄”。

图片

张文卿十多岁时经同乡介绍到花市荣泰茶行学徒,他精明肯干,出徒后掌柜让他留在店中管账,又学了许多管理经验。1896年,张文卿辞了柜,自己在花市一带摆了茶叶摊。他拼配的茶叶质优价廉,很受欢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位于茶叶摊附近的一家烟酒铺倒闭了,小有积蓄的张文卿将烟酒铺盘了过来,开了一家茶叶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张文卿在前门外观音寺(今大栅栏西街)开了第二家茶叶店,1910年在大栅栏又开了第三家茶叶店,命名“张一元文记茶庄”。10年间,张文卿连开了三家茶庄,秘密何在?有传说张文卿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张黄河奖券,正好中了头奖,于是拿这笔钱开了茶庄,故而起名“张一元”,其实这种传闻属望文生义。发行黄河奖券是“七.七”事变之后的事,那时张文卿的茶庄已经开了几十年。实际上,“一元”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张一元”迅速发展的秘密在于经营管理,张文卿的茶叶质量好、分量足、待客诚,薄利多销。为保证茶叶质量,张文卿1925年亲自到福建开办了一座茶场,专门收购新茶,自己熏制。张一元熏制的花茶汤清、色淡、入口芳香,回味无穷。

20世纪30年代初,京城大多数茶馆、旅馆、戏院都进张一元的茶,许多杂货摊铺都代销张一元的茶,而且远销河北、东北、内蒙古等地。

充满传奇色彩的六必居

大栅栏东口粮食店街3号的“六必居”酱菜园是北京最有名气生产酱菜的老字号,关于它的创立时间、名称来历、牌匾等都有许多说法,充满传奇色彩。

图片

一说六必居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由六人合伙开设。创业之初他们请严嵩题写牌匾,严嵩就随手写了“六心居”三个字。写完后觉得取意不佳,六心岂能合作好?于是提笔在“心”上加了一撇,成了“六必居”。

另一说是酱菜铺最初是由6个寡妇合开,议事必须六人到齐才能拍板,故叫“六必居”。还有一说是六必居最初是个小酒馆,它酿造的酒味香醇厚,远近闻名。为保证酒的质量,制定“六个必须”,即。“黍稻必齐,曲孽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久之,人们称为“六必居”。

邓拓对“六必居”的历史进行过专门的考证。他查阅了“六必居”的历代账本,认为“六必居”约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叫“源升号”,直到乾隆六年(1741年)账本才第一次出现“六必居”的名称。既然创立于清代,牌匾为严嵩所题就没了根据,只能是后人模仿严体而书了。

“六必居”的创立者为山西临汾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最初只是个卖柴、米、油、盐的杂货铺,名“源升号”。后来根据“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自己店里只缺茶,其它六样均齐备,便改为“六必居”。

图片

“六必居”生产的酱菜色泽鲜亮、酱香浓郁、脆嫩清香、口感醇厚,很受欢迎。后来他们就专门制作酱菜,发展成京师首屈一指的酱菜园,成为宫廷贡品。为了送货方便,宫廷还赐给“六必居”一顶红缨帽和一件黄马褂。

据说1945年秋,蒋介石在中南海设宴,点名要“六必居”的酱菜,当切成细丝的甜酱萝卜拌上葱丝、淋上香油端上宴席后,受到宾客的交口称赞。

戏院遍布大栅栏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娱乐业的发展。清末民初最让热痴迷的娱乐就是听戏。在短短的大栅栏街内集中了三庆、广德楼、庆乐、同乐等多家戏园子,当年叫得上号的“七大戏楼”,除广和楼以外,其余6座都在这里。

三庆戏园原址位于大栅栏中段路南,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北京最古老的戏园。梅兰芳的新戏《狮吼记》和尚小云的新戏《玉堂春》均在此首演。之后尚小云的荣春社长期在此演出。

图片

1926年,因在三庆戏园看戏还引发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刺杀梅兰芳事件。东北学生李志刚每天都来三庆戏园捧名角孟小冬,后因买卖股票赔了钱,又得知梅兰芳正与孟小冬热恋,心情极为郁闷。一天梅兰芳在东四十条请客,他便赶来要求拜访。当时《大陆晚报》社长张汉举在座,便主动代梅兰芳接见来访者。见面后李志刚拔枪威胁索大洋十万,后又将张一枪打死。李志刚也被赶来的警察当场抓获,后被枪决,演出了一场社会悲剧。

图片

广德楼戏园在大栅栏西口路北,建于嘉庆年间。当年四大徽班进京后长期在这里演出,后来的谭鑫培、路三宝等名角,再后来的四大名旦都曾在这里登台。

1909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租用广德楼,拍摄了杨小楼主演的《金钱豹》、何佩亭主演的《火判官》等京戏片段,放映后广受欢迎。

1949年广德楼毁于火灾,后在原址重建,改名“前门小剧场”。魏喜奎等主演的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在此首演,周恩来总理到场观看。

庆乐戏园原位于大栅栏东口路北。瑞蚨祥西侧,乾隆年间修建。庆乐清末毁于火灾,重建后,方形舞台改为圆形,观众座椅也由长条凳改为单人座椅,成为设施较现代的一座新戏园。京剧大师杨小楼多次在此演出,河北梆子老艺人杨韵谱和他的女弟子李桂云都曾在这里演出《茶花女》《血海深仇》等新戏,名噪一时。1939年后,李万春组织的鸣春社在这里演出机关布景戏《新天河配》《济公传》等使观众耳目一新,大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吴素秋、姜铁麟等组建的新兴京剧团长期再次演出。1970年后,这里成为北京杂技团排演场。

门框胡同里有一个小型戏园叫同乐轩,1909年建成。俞振庭的双庆班曾在这里演出,因地域狭小,只适合演小型剧目。

在粮食店街路西有座颇有名气的戏园叫中和戏园,建于道光年间。很多戏剧名家都曾在这里登台,程砚秋曾长期在次演出。1938年,尚小云创建荣春社后也常在此演出,以荣、春、长、喜排名的许多演员都是在这个舞台上开始了他们的戏剧人生。

1931918日晚,梅兰芳在中和戏园演出拿手好戏《宇宙锋》,台下名流云集,张学良也在其中。正当他沉湎于梅兰芳的精彩表演时,副官来到他旁边在其耳边密语,张听后脸色骤变,匆匆离席。台上的梅兰芳察觉到了这一情况,预感到有大事发生。第二天报纸上刊登了日军于昨晚偷袭沈阳北大营的消息,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戏园的建筑、设施都趋于老化,又因身处闹市,场地所限,很难改造,因此于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退出了演出市场。

北京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大观楼

北京的第一家电影院在哪儿?它就是位于大栅栏西口路南的大观楼电影院。它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北京开办最早的电影院。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记录谭鑫培经典剧目的《定军山》。大观楼不仅建立最早,而且百多年来,虽几经沧桑变化,至今依然在放映电影,堪称是北京放映电影历史最悠久的影院。

图片

大观楼还保持着多项第一。1960年,它被改造为北京第一家能够放映宽银幕电影的影院,放映了彩色宽银幕立体风光片《漓江游记》,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连续数百场次,场场爆满。

1976年,大观楼因火灾停映。1987年在原址重建的大观楼再次开业。它以高8米、宽18米的超大银幕,伴以6声道立体声,使放映的效果更为独特,深受观众欢迎。

门框胡同中的同乐轩1932年也改为电影院,成为北京最早的电影院之一。1985年同乐轩重建后改为北京全景电影院,可放映180°立体声球幕电影。

廊坊诸条商业兴

明永乐年间为繁荣京师商业,在前门外盖了大量铺房,从南方移来许多富有商户,鼓励开展商业活动,廊坊胡同从北向南共四条。廊坊头条、二条西起煤市街,东至前门大街;廊房三条较短,西起煤市街,过门框胡同不远即不通行;廊房四条就是后来的大栅栏。

廊坊诸条在清初已是繁华的商业街。北京灯市明代在东四灯市口,清代移至前门外。廊坊头条内有文盛斋、华美斋、秀珍斋等二十多家灯笼铺,曾被称为灯笼街。1915年,文盛斋制作的彩灯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奖两枚。

1949年101日,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巨型红灯就是由文盛斋制作的。

1956年,廊坊头条内的多家灯笼厂组成北京市美术红灯厂。除灯笼店外,廊坊头条还有多家金店,专门制作销售金银珠宝首饰,并出售金条、金锭。较著名的有天宝号金店、开泰金店、三阳金店等,现路北有几家都曾是金殿旧址。它们都是中西合璧的楼房,外里面有西式壁柱,繁密精致的花草雕饰,从中仍可看出当年的富贵华丽。

廊坊头条中段路北有一座近代西式商业建筑,北门直达前门西河沿街,这就是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北京劝工陈列所”,用以展览各地工商产品,供商人参观为主,同时也销售一些商品,是清政府推行新政、效仿外国、促进商业发展之举。

开业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兴盛一时。

图片

这座北京最早的西式商业建筑却命运多舛,民国初年曾两次失火。民国九年(1920年)又失火后政府无力修复,将其抵押给北洋军阀魏连芳,由他出资复建。修复后这里改名“劝业场”,取“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之意。

图片

民国十六年(1927年)这里再次失火,劝业场几乎化为灰烬,后依靠8万元火险费重建。

1938年它被收归实业部,又投资加以修缮,劝业场成为一座集百货、餐饮、娱乐、演出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建筑,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0世纪40年代末劝业场濒临倒闭。

1956年公私合营后,劝业场成为国有商场,国家投资加以装修整顿,商场在经营上采取“厂店挂钩、产销结合、批零兼营”的方珍,劝业场得以振兴。“文革”十年中,劝业场又遭厄运,曾停业数年,后改作信托旧货业务。1975年,劝业场该组为新新服装店,后改为新新宾馆。

一座百年商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百年的商业发展与变迁。

廊房二条内以经营玉器古玩的店铺为最多,被称为玉器古玩街,三盛兴、恒盛兴、聚丰厚等著名古玩铺都开在这条街上。廊房三条较短,除玉器外,开有多家银号。

现在的廊坊头条以旅馆业为主,廊坊二条、三条除民居外主要是餐饮业与服装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