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怀哲,六次重大选择而成就的伟人

 浮生偷闲 2023-02-18 发布于安徽

全文5394 字,阅读约 10 分钟

作者:王宇宏

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诱惑繁多的现代,生存的大多数仍在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或困惑,无法明确自己究竟追求什么?要成为怎样的人?或想法清晰,却受阻于诸多现实因素而迟于行动;或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当机会来临时,因恐惧而犹豫不决、无法抉择,错失良机。

Image

伟人之所以伟大,却正是因为人生目标明确、不畏困阻、勇于选择、持之以恒、甘于奉献。纵观人类历史,最具这些特质和精神、最值得被奉以楷模的,当属阿尔伯特·史怀哲。

史怀哲,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精神之父。

他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非洲丛林医院建造者,“敬畏生命”理念的提出和践行者,德国著名哲学家、音乐家、神学家、医学家、人道主义者,正是因为人生几个关键阶段的重要抉择,成就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史怀哲。

选择之一:

是过顺遂人生,

还是追寻使命,独辟蹊径?

1

Image

1875年1月4日,史怀哲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区的凯瑟斯堡镇,位于法德边境,后因战争被划分给德国。祖父是教师兼管风琴师,外祖父和父亲皆是牧师,家庭和睦、生活安逸。

尽管家境良好,但他从小就富有爱心,经常为周遭在痛苦和灾难中挣扎、生活凄惨的人们感到同情,并反复思考:同样是生命,为何会存在贫富差距?正在经历痛苦的人和享受幸福的人是否都理所应当?

1896年,史怀哲21岁,就读于斯塔拉斯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专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他突然萌生一个念头:“自己决不能把顺遂人生的这种好运视为理所当然,而应该以某种方式对上天的恩赐做出回报。我斟酌再三,在起床前,终于打定主意:三十岁之前,还可以心安理得地致力于学术和艺术研究;三十岁过后,我将会以直接服务于全人类为使命。”

当时,对未来活动的性质还不太清楚,只能等待何时的机缘予以指引。他始终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所处地域多么偏远、贫穷,都必须以直接服务于人类为目标。

在读书的同时,史怀哲积极投身于学生社团事务,从事慈善事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如联络贫困家庭、每周定期前去探视并提供物资等。他一直在探索实现自己人生使命的道路。

29岁那年,取得哲学博士和神学硕士双料学位的史怀哲,已是圣托马斯神学院院长,事业发展和成就在同龄人中当属佼佼者。或许是因为内心对人生使命的强烈渴望和不断思索,一天清晨,他在神学院办公室翻看一本杂志,不经意间读到了一篇名为《刚果传教团之所需》的文章,作者写道:“由于人员紧缺,巴黎传教活动在刚果殖民地北部地区举步维艰,呼吁更多人士能积极投身这项事业。”通篇读完后,史怀哲心平气和地着手工作。他知道,他找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经过缜密的思考,在即将迎来三十岁生日之际,他毅然决定奔赴非洲,去实现自己直接服务于人类的夙愿!

没有恐惧、没有犹豫,史怀哲就这样平静地放弃了已取得的成绩和已有的生活,坚定自己的人生使命、勇敢做出选择,准备转身前往非洲。

选择之二:

利用所学专长,

还是从头开始,改行学医?

1

Image

作为哲学博士、神学院院长、音乐家,史怀哲完全可以利用所学为非洲人民进行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服务,然而,他接下来的选择让所有亲友大跌眼镜。

1905年10月,30岁的史怀哲以书信广告友人,自己将要开始潜心研究医学;毅然辞去圣托马斯神学院院长一职,并参加了第一堂医学课——解剖学。

亲友们得到消息后,纷纷表示反对:“去非洲当医生实在是毫无依据:即便年纪轻轻,他所取得的成就已相当于其他人奋斗一辈子才能达到的高度;年过三十,却还要承担漫长而又艰辛的医疗学习任务;非洲的生存环境也非常人所能忍受。”

史怀哲却丝毫不受外界言论影响:“我不仅身强体健、胆量十足、精力饱满、见多识广、坚韧不拔、深谋远虑、清心寡欲,而且拥有追逐理想的其它一切必备条件。无论服务的路径将我引向何处,医学知识都能让我有机会以最合理、最彻底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意向。”

“我觉得,只有那些在任何事情中都能看到价值,并且肯全心全意为之服务的人,才有资格选择不同寻常的工作,而不必遵循常规。也只有那些认为自己的喜好理所当然,并非不同凡响,而且从未想过英雄主义,满怀热情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世界所需的灵魂拓荒者。仅仅长于行动并不能称之为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敢于放弃和甘愿受苦之人。”

之后,他开始长达五年的学医之路,于1910年10月参加了国家医学考试,后又在医院实习一年、撰写博士论文,35岁时,顺利完成医学学业。在此期间,神学教学、讲道、研究并演奏管风琴这几项爱好兼工作齐头并进,一项也没有被搁置。正如他的外科学考试主考官马德隆先生多次发出感叹:“正因为身体状况极佳,你才能顺利完成如此艰苦的学业啊!”

回溯历史的任何阶段,一个个体,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能做出这样兼具困难和挑战的选择和决定,并以异乎寻常的毅力圆满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阶段性目标,而阶段性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人生使命,这样的人,只有史怀哲!

Image

选择之三:

信仰受到质疑,

临行之际,去或留?

1

Image

1912年春,37岁的史怀哲在巴黎专心研究热带病学,并开始采购非洲之行的必需品、筹措在非洲建立小型医院的所需资金。彼时,距史怀哲下定决心前往非洲服务并开始学医已经过了7年。当他确信能筹措到在非洲开办小型医院的充足资金时,便向巴黎传教协会提出申请,愿意自费前往加蓬兰巴雷中心驻地附近的传教区工作。

然而,经历史沿革,加蓬当时已是法国属地,兰巴雷传教驻地已由美国人转给巴黎传教协会接管。为争取传教医生到自己的阵营,其中两方势力产生了矛盾,导致委员会要求当面对史怀哲的信仰接受审查,以防传教不当令非洲人的灵魂和协会声誉受损。史怀哲婉拒了此要求。面对这样的境况,他提出了一种折衷的办法:自己主动前去拜访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通过交谈让他们清楚地判断自己是否会造成他们的担忧。此事耗费了几个下午,在面对一些成员的疑虑时,史怀哲保证:自己只想做一名医生,对于其它话题绝对保持沉默。巴黎传教协会最终通过了他的申请。

换做常人,将前段人生的成就主动清零,“一心向明月”去面对未知与挑战,临近出发之际,却受到教会政治纷争和扯皮导致的阻挠和障碍,必定会懊恼、沮丧、退却。这可谓是考验信念和意志力的关键时刻。但我们正在描述的这个人是史怀哲,明确的人生使命、内心持续的渴望和坚毅使他异于常人:信心既定,无可阻挡。

选择之四:

默默行医却被当作战俘辗转羁押,

继续还是终止?

1

Image

1913年3月,38岁的史怀哲与妻子海伦在波尔多登船,前往非洲,开始行医。在抵达加蓬兰巴雷的初期,以居所附近一座废弃的鸡舍为治疗室,医治病人。半年后,才搬进波纹铁皮房构造的小型医院——丛林医院。彼时,史怀哲为主治医生、妻子为护士,几个月后,医院每天接纳的患者已多达40位。

1914年8月,欧洲大战爆发,史怀哲与妻子一同以战俘的身份被拘留在兰巴雷的家里,不得外出。后来禁令被解除、夫妻二人继续行医。1917年9月,战争再次爆发,史怀哲夫妇以敌国侨民身份被迫乘船返回欧洲,先后被收押在波尔多、比利牛斯山区和普罗旺斯的战俘营。在此期间,他在战俘营继续担任医生、救死扶伤。彼时,史怀哲已42岁,夫妻二人的身体状况因近年来的颠簸劳顿,大受损伤。

1918年7月,史怀哲夫妇被释放,几经周转,终于返回故乡斯特拉斯堡。史怀哲作为市医院的医生和一名助理牧师继续工作,并生育了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已趋于安稳,史怀哲萌发了重回大学执教的念头。

此前,为确保非洲丛林医院在战争期间也能正常运作,史怀哲曾向相关机构和人士借过数笔款项。为偿还债务,史怀哲于1919年受邀前往瑞典举办管风琴演奏会和巡回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为他现场翻译的神学生,对有关丛林医院的内容美妙的翻译及整个瑞典行程的经历,再次唤起了史怀哲重返兰巴雷,继续救死扶伤的决心!

下定这样的决心后,1921年4月,他辞去斯特拉斯堡的两份工作,先后受邀前往瑞士、瑞典、英格兰、牛津、丹麦、布拉格等地,进行文明哲学和原始基督教内容的演说,举办管风琴独奏会,继续募集资金——为确保兰巴雷丛林医院能继续运作、也为确保自己及家人将来重返非洲的生活能有着落。

风雨8年,史怀哲从克服诸多困难,初次踏至非洲行医、服务,到两次被当作战俘羁押辗转,到夫妻二人重返故乡、调养身体、生儿育女、生活安稳后,又一次做出了令人震惊的选择:还清债务,筹集资金,再赴非洲,践行使命!

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个人怎样看世界。一些经历,把它当作磨难,便是磨难;反之,便是通往成功路上的试金石和助推器。对于史怀哲,有关磨难的字眼应该从来不存在于他的思维,他所呈现的、人们看到的,只有勇敢、坚毅、执着。

Image

选择之五:

妻子和孩子无法适应非洲气候,

是阖家团聚,还是天各一方?

1

Image

在史怀哲初次返回家乡不久,受邀写了一本题为《原始森林的边缘》的非洲回忆录。他认为:“自从第一艘船只驶抵非洲海岸,白人就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无尽的可怕灾难。当务之急是要设法阻止原始及半原始种族走向灭亡的厄运。任何人只要体验过疼痛和焦虑的实质,就理当伸出援手,以确保那些有生理痛苦之人能享受到自己曾获得过的帮助。”带着这样的信念,49岁的史怀哲于1924年初带领牛津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再赴非洲行医救人。由于他妻子的身体状况不佳,未能同行,但却非常支持自己的丈夫继续回到丛林医院工作,自己带着孩子留在欧洲生活。从此,一家人多数时间分居两地、隔海相望。

由于荒废七年,丛林医院早已破败不堪。返非初期,史怀哲上午行医问诊、下午化身建筑师和劳工,重建医院。不料当地突发饥荒和痢疾,重建好的医院又被迫迁移到开阔之地。随着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医院也必须扩建。直到1927年初,丛林医院的部分新建筑竣工,病人方才住进了像模像样的房屋里。同年7月,史怀哲返回欧洲,为丛林医院募集资金举办多次演讲和巡回音乐会;并于1929年,再度携妻子返回非洲;妻子终因身体无法适应热带气候提前回欧洲。彼时,史怀哲已54岁。自此,他便孤身生活在非洲,把自己的余生都贡献到捍卫人道与生命尊严的事业之中。

他在当地按照土著村落的格局组建综合医院,并鼓励病人携家属来做饭和护理。在他去世时,这个综合医院已拥有70幢建筑物,350张床位和一个能容纳200名病人的麻风病院。

1952年,史怀哲77岁之时,因其对人类心灵做出的伟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历史上首位最无争议诺贝尔和平奖奖得主,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推崇。这位慈祥博爱的长者毫无保留,把全部奖金连带演讲、演奏所得,全都用来增盖兰恩巴涅的麻风病院。

选择之六:

妻子去世,

把她安葬在熟悉的都市,还是非洲丛林?

1

Image

“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妻子。”史怀哲的伟大离不开妻子海伦的支持和陪伴。

在史怀哲学医期间,美丽的女孩海伦·布勒斯劳走入了他的世界。她是施特拉斯堡大学的一位历史学教授的女儿。从文稿的眷写,印刷的校正,到一些琐碎物品的购买,海伦都十分勤勉而绵密地帮助他。两人相爱后,为了助力史怀哲的医疗工作,海伦努力学习护士工作。

1912年6月18日,史怀哲与海伦结婚。此后二人相伴走过了45年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一起在海上长途旅行、一起在非洲丛林中漫步、一起为成千上万的病患土人忙碌、一起作为战俘被羁押……他们之间有着深挚的爱情和信任,平淡而温馨的一生。史怀哲数十年生活在艰苦的非洲大地,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一生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能够从容淡定,并活到90岁高龄,在他身后默默陪伴和支持他的爱人给了他来自内心的强大力量和勇气。

1957年妻子海伦去世后,史怀哲将妻子安葬在加蓬共和国兰巴伦医院旁,亲手为妻子制作了白色石十字架。1965年史怀哲逝世后,与夫人海伦合葬。

史怀哲自1913年开始,从事医疗援助工作50年。他被誉为“非洲圣人”,他的名字也几乎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他说:“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向其他人展现真正的博爱之心。世界的美好未来全有赖于此。”爱因斯坦说:“像阿尔伯特·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如今,史怀哲虽已辞世五十多年,但他仍是全球志愿者们最尊敬、最仰慕的伟大人物之一。国际上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宣扬和发展史怀哲的博爱精神,其中较有名的是国际艾伯特·史怀哲组织及国际艾伯特·史怀哲基金会;前者着重于发扬史怀哲的精神,后者着重于继续他在非洲的医疗援助工作。

回顾史怀哲的一生,是多么深厚又博大的爱心,让他在学生时代就选择了“直接服务全人类”的伟大目标;是多么异乎寻常的毅力和恒心,让他年过三十,毅然选择行医济世、花费6年时间顺利考取医学博士学位;是多么坚毅果敢的决心和勇气,让他放弃欧洲的名誉、地位和生活、甚至家人,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非洲,去开拓、去服务、去奉献,勇往直前;又是多么不同凡响的坚持和执著,让他历经磨难、却坚定地选择走在“为全人类服务、敬畏生命”的人生使命道路上,直至生命的尽头!一个又一个勇敢、坚定的选择,并在做出选择后积极实践、付诸行动、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就了伟人传奇的一生,映照出一个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

他是唯一的不朽的博爱的典范、是北交点白羊座的楷模——满怀热情、勇于开创、不畏艰险,在服务生命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成功地进化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真正的英雄、灵魂的拓荒者!

借用他人的一句话:“我为与这样的灵魂同样作为人类活在地球上而深感无比荣幸。”

参考文献:

1.《敬畏生命—史怀哲自传》;

2.百度百科:阿尔伯特.史怀哲

3.网络文章:《史怀哲:30岁拥有3个博士学位,功成名就,却毅然放下一切,只为到非洲做一个乡村医生,且一做50年 》

4.简书:《敬畏生命—史怀哲(茶韵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