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赞歌 ——读史怀哲自传有感

 浮生偷闲 2023-02-18 发布于安徽

作者介绍

    史怀哲出生于牧师家庭,25岁就获得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他是“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高超的管风琴演奏家。而他对世界的影响不只限于一本本哲学著作和巴赫研究或一场场神学讲座和管风琴演奏会。相较于艺术造诣极高的天才学者,世人更熟悉并敬佩他作为一名真正善意的践行者和理想的献身人的身份:30岁时立志学医,在38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远赴非洲行医,创办丛林诊所并竭尽所能为穷困黑人服务50年。国际上对他的称赞亦毫不吝啬。爱因斯坦曾言:“像史怀哲这样理想的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史怀哲也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图片

阿尔伯特·史怀哲(1875.1.14-1965.9.4)

    在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史老的自传《生命的思索》,感触颇深。

    阅读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史老作为学者和圣人的思想带给我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自传可谓一部学者的著作,而我实为一名不合格的读者。史老在书中按时间顺序分专题讲述自己,几乎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突出的研究对象及方向,比如耶稣与基督教、巴赫作品研究、保罗教义以及老式管风琴的复兴。而这些大多章节里,与其说史老在讲述自己的生平不如说在简述他的研究。但作为一名零基础的初学者,我大多时间觉着乏味晦涩。不过在阅读之中,我也确乎强烈感受到了史老严谨执着的品质。正如他在说中所说“但凡研究,我就要透过现象观察本质,溯本求源,理清问题”,他总能成功把最初打算的一篇论文延伸成一部巨著。因此我想,在书中简述他的研究或许是史老对自己的努力成果和对广大读者的尊重吧。

    也许是因为从小受到基督教和艺术的熏陶,史怀哲先生罕见得悲天悯人并且永远怀有感激之情。虽然一头栽进理论和知识的怀抱,但他“时常牵挂那些因经济不济或身体欠佳而不幸被拒之门外的人”;虽然在学术界已然获得极大的荣耀和尊敬,但他永远将一切收获归功于运气,于是他总说:“好运万万不可视作理所当然,必须做点什么回报命运的恩赐。”史老从不将自我选择视作理所应当,坚持以最谦卑的姿态行最英雄的举措。

英雄

    其实生活中从来不乏英雄主义者:多少人儿时梦想拯救世界,多少人着迷于漫威电影主人公,多少人仍然怀揣超人梦,多少人曾在心头一闪而过地去追随史怀哲的脚步;但又有多少人日日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多少人月月在繁冗公文间分身乏术......或束缚或羁绊,多少英雄主义只能激荡在心间。但史怀哲能够并且毅然付诸实践了。他就像一个完美镜像,映射出人们心底伟大的善意。一个个疲惫的英雄梦想在史老的故事中实现,于是人们感到慈悲的包容,获得了感动和鼓励。书中提到一个现象,既可笑又可悲:在史老立志动身前往非洲之时,他身旁那些成天嘴上挂着爱与拯救的神学友人和基督教徒却成了他最大的阻力。这不禁令人深思:这些人不是本该最为支持此次行动的吗?语言具有迷惑的力量,强大到可怕,甚至能迷惑了说话人自己。人类都是情绪动物,而情绪在心上的作用就像带水的墨汁蘸到劣质的宣纸,极易晕染。这便导致了,虽然仅仅嘴上宣传了爱,脑海里畅想了爱,人们却满意地认为自己就践行了爱。着实有些伪善了。

图片

史怀哲在非洲

    史怀哲先生在战火纷争和非洲之行中经历了太多伤亡与病痛,在一具一具尸体的现实里,他无法说服自己继续信仰“我思故我在”的抽象哲学信仰,他发现自古以来的哲人思想往往“排他性地聚焦在人际关系中”,从而使哲学成果愈来愈濒近虚无。但这些成果在战争中、在文明惨遭摧残后的世界里对人心慰藉毫无帮助。于是史老着手开拓伦理哲学的处女地。他认为坚持生命的哲学是立足实际,为普罗大众服务的,继而提出了普遍性伦理的关键——尊重生命。在非洲丛林中,史怀哲完成了其著作《敬畏生命》,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于生命神圣

    事实上,生命神圣论的说法在历史上以各种形式存在,到现在已然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并且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热度不减。史老在书中说明:“一个人在伤害到其他生命时,必须判断这是否基于生活的必须而不可避免。意为除不可避免的情况,尽量不去伤害其他生命,哪怕伤害,依然心怀歉意和忧伤。“不可避免”是史老设定的限制范围。它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词——对于怎样的情形是“不可避免”并没有给出过多解释。

    因此若非如史老一般怀有强大的信念和悲悯的情怀,普罗大众很难受其约束。我身边不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所著文章中深情地袒露出自己对一切生命的崇高敬意,文章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情感层层递进,读来着实令人热泪盈眶。而现实中的他们却也会热泪盈眶地称赞一块牛排的鲜嫩多汁: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满足口欲和消除饥饿在“不可避免”范围内。大多数此类文章的读者在感慨万千之后,依旧会习以为常地拍死苍蝇或蚊子:也许对他们来说,消灭害虫在“不可避免”范围内。

  “不可避免”的弹性空间太大了,但这也反映出“尊重一切生命”其实是有条件。仔细想来,“生命神圣论”是谁提出的?人类。更准确地来说是活着的人类。对于生与死的话题,死去的人却丝毫没有话语权甚至从未参与其中,可见它最初的设定便是不平等的。条件是谁定的?人类。或者说可以从中获利(或权利名誉或心理慰藉)的人类,可见它本身的存在便是服务于为一己之私的欲望。既然如此,生命的“神圣性”体现在哪儿?或者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生命的神圣性是无条件的,不能伤害一切生命。但是,在30亿年前的太古时代生命便开始孕育,它的范围大到超乎想象。当一名医生在手术台上抢救病人的同时,不也在杀死数以千计的细菌以及微生物吗?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作为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的一员,作为带有无数劣根性的人类,哪里能够将口中的“生命神圣论”真正实践出来呢?

图片

联合国 全球人道主义报告 2021

    但尽管有种种疑惑,我依然欣赏这个思想的提出。它至少反映出富有同情心和仁爱心的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所作所为了。尽管有许多不解。我依然喜爱书中的一句话:一个农人可以为了生活在牧场上割一千棵草给他的牛吃,但在回家的路上,却不应随意践踏任何一棵路旁的小花。我希望有一天,不论应不应该,回家的人都会不愿随意践踏任何一棵路旁的小花,不仅因为他尊重生命,更因为他欣赏每一个生命的绽放和绽放时的美丽。因为生命本就是美的,而美能包容一切悖论,并将其转化为共鸣。

作者及工作人员

作者 洪尘 hfls2021届 预录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英语系

一审 hfls2021届 陈开

二审 hfls2021届 江俊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