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楼梦》的写作方法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可能埋着惊人的伏笔,对后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中第二十五回,王熙凤听说林黛玉爱喝她送去的暹罗茶,所以又特意将这种贡茶装在瓶子中,命人给林黛玉送了两瓶。 林黛玉死后,众人为她整理遗物时,在潇湘馆看到了这两瓶未曾开封的茶叶。 贾母见此,大吃一惊,联想到林黛玉生前的种种,又想到自己老迈不堪的身体,不由得悲从中来,觉得自己离死不远。 这两瓶小小的茶叶中究竟藏有何种玄机?又埋下了怎样的伏笔?贾母又为什么会从中联想到自己的死亡呢? 一、《红楼梦》中茶的作用 在《红楼梦》中,茶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全书中,有273处关于茶的描写,有详有略。 在几次详细的记载中,曹雪芹通过“茶”,推动书中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还悄悄埋下伏笔。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带她参观大观园,拜访了妙玉所在的栊翠庵。妙玉端上茶水,贾母以为是六安茶,加以拒绝。 妙玉却笑道:“这是老君眉。” 妙玉虽然在庵中修行,自称“槛外人”,但是心仍在红尘之内。她不仅熟知贾府真正的掌权者——贾母的喜好,还会以寓意长寿的老君眉讨贾母欢心。 但是对于出身贫苦、勤劳能干的刘姥姥,妙玉却无比嫌弃,连她用过的杯子都要扔掉。 男主角贾宝玉也跟茶有不解之缘。第八回中,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行为僭越,私自喝了贾宝玉的枫露茶,引得贾宝玉大发雷霆,说要回禀贾母,将李嬷嬷撵出贾府。 许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疑惑,为何贾宝玉会为了这种小事与养育自己的奶妈怄气? 看到后面我们才会发现,李嬷嬷仗着奶妈身份任意妄为,经常到怡红院中顺东西、占便宜,还时刻管着贾宝玉,让他不胜其扰。 书中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警幻仙姑为了警醒他,给他喝了一杯名为“千红一窟”的茶,寓意“千红一哭”。以茶名预示了书中女子共同的悲惨命运。 第二十五回中,众姐妹在怡红院中相聚。王熙凤问起前几天送给众人的暹罗茶叶,众人都说不怎么吃得惯,只有林黛玉喜欢。 王熙凤于是打趣道:喝了贾府的茶,为什么还不嫁到贾府做媳妇? 这一番对话,便引出了古代以茶为聘的习俗。 二、以茶为聘 用茶当做聘礼是我国的古代习俗。 明代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这样描述这一习俗的由来:“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 种植茶树只能用种子播种,如果移植的话,茶树就不能存活。 所以古代女子受聘,又称作受茶。之所以以茶为聘,是为了取茶树不可移植、从一而终的寓意。 虽然其中也带有一些封建思想,表明了对女性忠贞的单方面要求,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中所体现的,古代人民对婚姻的美好祝愿。 这种用茶叶当做聘礼的行为又称为“放定茶”。 《听雨丛谈》中记载,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有放定茶的茶俗,代表着明媒正娶之意。古人常说的三茶六礼,也是专用于迎娶正室。 正是因为茶叶所代表的美好寓意,所以即使王熙凤如此打趣林黛玉,一向敏感多疑的林黛玉也没有耍小性子,发挥自己“牙尖嘴利不饶人”的特长。反而悄悄红了脸,一句话也不好意思说。 林黛玉寄人篱下,又心思细腻,很容易察觉出他人的恶意,并将之放大。 书中第二十五回,贾府请戏班子来唱戏,众人都觉得那个小旦与林黛玉长得像,但怕惹她不快,都闭口不语。 只有天真烂漫的史湘云脱口而出,很快被贾宝玉制止。后来宝黛二人因此争吵,林黛玉愤愤地表示,众人都将她比作戏子取笑。 暹罗茶事件中,王熙凤直白地调侃并未引起林黛玉的不快。一方面是因为林黛玉与贾宝玉两情相悦,一心想要与贾宝玉终成眷属。 另一方面,以茶为聘所代表的正妻之礼,也符合林黛玉的身份。 林黛玉虽然嘴上埋怨王熙凤“贫嘴贱舌,惹人厌恶”,但心里是很乐意听到这些话的。 三、贾母的预感 可惜天意弄人,林黛玉最终也没能嫁给贾宝玉,而是死在了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大婚当天。 林黛玉死后,一向疼爱外孙女的贾母来到潇湘馆,看到了林黛玉留下来的两瓶茶叶。 一旁的王熙凤向贾母讲述了这两瓶暹罗茶的来历,与打趣林黛玉之事,贾母一时之间老泪纵横。 林黛玉说喜欢暹罗茶的味道,喝完之后还向王熙凤讨要。可要来的茶叶却一直好好保存着,不愿意喝。 这说明在她把王熙凤的玩笑之语当了真,将这两瓶茶叶当做了贾府的聘礼,所以才一直束之高阁。 贾母听完王熙凤的讲述,也看出了林黛玉的心思。所以哭着说:“是我弄坏了他(她)了。” 而后又说林黛玉太傻气。可见贾母也知道,若不是自己拆散贾宝玉和林黛玉,让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也不会魂归离恨天。 一桩美好的婚姻被自己拆散,外孙女也被自己间接害死。这让贾母的内心备受煎熬。 贾母本就年事已高,病痛不断。一向信佛的她又做了亏心事,心中不安,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死亡。身边的黑发人被一个个送走,贾母这位白发老者又岂能幸免? 结语 《红楼梦》的结局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贾府覆灭的结局早已注定。 贾母死在了贾府被抄家之前,死因是感染时气,引发病症。贾母死时,儿孙绕床,屋子里满满当当都是关心她病情的人。 贾母死后,已经显出败落之相的贾府仍举全府之力为她筹办丧礼。 贾母生前享尽富贵,死后仍能继续荣华。但那些毕竟都只是身外物,在她死时,心中肯定放不下败落的贾府与懵懂的贾宝玉,也无法消散对外孙女林黛玉的愧疚。 参考文献: 1.《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事”分析》 2.《论红楼梦中的茶事描写及其意义》 3.《论茶文化在红楼梦中的艺术功用》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