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毕加索女儿到帕洛玛•毕加索,她活成了自己

 LicorneUnique 2023-02-18 发布于广东


接到讣告的那一天,天已经黑了,所有报纸头条今日都属于他:“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与世长辞。”她久久凝视着报纸上他的脸,竟不由地打了个冷颤,似乎这春寒还没有完全过去。

她没有参加葬礼,独自一人远渡重洋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那房子曾经给她留下了太多快乐却又撕裂的回忆,她轻轻推开那间画室……抽屉里一摞一摞的画纸已经发黄,她翻着翻着,翻到……简约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鸽子的形状,背面是潦草的一句话:“给我的小鸽子”。

帕洛玛·毕加索,珠宝设计师、时装设计师、社会名流、毕加索与弗朗索瓦丝·吉洛之女

鸽子,鸽子,西班牙语读作“帕洛玛”,那是父亲给她的名字——帕洛玛·毕加索。她是艺术家毕加索的小女儿,毕加索这个姓氏也注定了她一生的荣耀与挣扎。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她的故事。



01

“烈女”之后?


帕洛玛父母相识的那一年,她母亲吉洛只有21岁,却有一张令人过目不忘的脸,让62岁叱咤艺术圈的毕加索一见钟情。两人很开展开了一段多巴胺与荷尔蒙齐飞的关系,1949年,吉洛诞下了一个女孩儿,恰逢那时毕加索受邀设计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的会徽《和平之鸽》,便为小女儿取名“Paloma”,西班牙语意为“鸽子”。

毕加索为这个女儿的降临,赋予了白鸽般美丽、纯洁、和平的寓意。/《和平之鸽》毕加索/1949年绘

小帕和妈妈/在人生这一段时间,吉洛的画家身份似乎悄然让位给了母亲的角色。

老来得女的毕加索将所有的宠爱给了他的小鸽子,帕洛玛自小在父亲的画室里长大,父亲给她充分的自由与空间,那间大画室似乎是一座有着神奇魔法的城堡,在多彩的颜料与地中海的迷人风景中,帕洛玛以为时光会永远这般宁静甜美。



有谁会质疑此时的血浓于水,舐犊情深呢?只是世事无常,人最善变。

然而不知何时,父亲的多情与母亲的倔强渐成水火,战争愈演愈烈最终爆发,那一天她缩在墙角听着两人歇斯底里的争吵,哥哥紧紧地将她护在怀里,鲜血一般的红色颜料流了满地,她惊恐地尖叫着,母亲把她抱起来,牵起哥哥的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那一年,帕洛玛5岁。

父亲的恩断义绝或许是家人始料未及的,但也证实了“灾难”的余威之大。/左图为毕加索曾画下的《忧郁的帕洛玛》

02

父母决裂

和父亲的决裂似乎令母亲生出了偏执,8年以后,吉洛推出一本《与毕加索的生活》以雷霆之势毫不留情地披露了两人的生活全景,对毕加索朝三暮四更是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此书一出艺坛大受震撼,眼见晚节不保父亲怒火攻心,出动一切势力压制舆论,并断言此生都不会再见“那个女人”和她的孩子。

回忆录《与毕加索的生活》/2014年,封面画作,吉洛的《蓝色研究》(1953年画)拍出了$69.5万美金

父亲的绝情,舆论的漩涡将帕洛玛拖进去反复拉扯,少女挣扎着等待着,直到17岁那年帕洛玛受邀参加一场舞会,她穿着一件从古董集市淘来的礼服,腰身稍微有点大,便以古董银腰带别上,小玻璃花的头饰看起来独特又时髦,找不到合适的鞋子,索性赤着脚。

出场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定格在她身上,青春逼人的帕洛玛喜不自胜。但忽然她听到有人窃窃私语:“那就是毕加索的女儿。”魔法瞬间失灵,整个舞会变得如同恐怖片现场,少女仓皇出逃,一路小跑回到家中。

帕洛玛久久地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己,决心从此刻开始想尽办法摆脱毕加索三个字的光环与束缚,同时对于自己的时尚嗅觉也愈发坚定:至少当她以这身行头出现,在得知她的身份之前,人们眼中那些惊讶、欣喜与笑意骗不了人。

03

勇踏星途

从小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帕洛玛对时尚的敏感与触觉仿佛是天生的。她进入巴黎大学进修,毕业之后担任巴黎前卫戏剧的舞台服装师,她用在跳蚤市场淘到的旧珠宝,加以设计加工成为一系列莱茵石项链,让舞台上的演员们大放异彩,受到了剧评家们的一致赞赏。

初次试水的成功给了帕洛玛自信,也让她对于时尚搭配愈发大胆: 她到跳蚤市场去淘回宝贝,自己动手改造,怪模怪样的古着和光怪陆离的vintage珠宝,她都敢驾驭、往身上招呼,却总能搭配出令人惊艳的效果,再繁复古怪的东西,在她那张生动而高级面孔的映衬下,似乎都变得合理起来。

帕洛玛身上的独立自由、不受束缚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两人成为挚交好友,帕洛玛也成为了伊夫的缪斯,在伊夫的邀请下,帕洛玛为圣罗兰系列设计一组珠宝,而帕洛玛也不负期望,那一年圣罗兰的秋冬系列她的珠宝造成了轰动。

圣·罗兰先生1971年推出的“Libération”系列,其灵感来源正是帕洛玛

帕洛玛身穿YSL高定

很快,那个穿着复古衣装、鲜艳红唇、戴着夸张珠宝的美艳女郎很快火便了时尚圈,设计大师纷纷递来橄榄枝,珠宝品牌竞相请求合作,帕洛玛在时尚圈中似乎找回了久违的自由与快活。

直到1972年4月,噩耗传来,毕加索去世了。



04

低谷

自父母彻底决裂以后,她几乎再也没跟父亲亲近过,往昔与父亲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似乎都已经成为久远的回忆,从母亲带着她离开家到父亲辞世,这两次诀别,她都只是被事后通知的那一个。


无力感将帕洛玛压垮,再次站在画室里,斯人已逝,面对遗留的满屋画作,她几乎透不过气。悲伤、愧疚、挣扎……万般情绪涌上心头,她久久凝视着父亲的画作,从最开始忧郁的蓝,到…的粉,热情的…,再到探索性的立体主义,然而无论什么阶段时期,父亲的画中,似乎都有一种鲜活纯粹的色彩,让人触动不已。

毕加索生前在工作室(1881-1973)

她伸出手,轻轻触摸粗粝的画布,往事似乎都回来了:她想起父亲全神投身作画时四周升起的光晕、空气里充斥的感染力;想起父亲送给她的珠宝小礼物,想起那年她第一次发现除了绘画,自己对设计似乎更感兴趣时候父亲鼓励的话语……回忆如父亲画中的色彩一样鲜活,将一切渲染,让人一时之间竟分不清现实与回忆。

泪水就要夺眶而出,帕洛玛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让父亲那些纯粹鲜活的色彩,出现在自己擅长的珠宝中呢?

也就是在此时,珠宝世家蒂芙尼蒂芙尼给白鸽递来了橄榄枝。



05

珠宝救赎

从小就热衷自己DIY珠宝的小帕颇具天分,在学习了珠宝相关课程后,便开始为西班牙时装设计师Fernando Sánchez做饰品,接着又为希腊珠宝公司 Zolotas设计。

1980年代开始,帕洛玛和蒂芙尼开始了合作,蒂芙尼独一无二的宝库中珍藏的那些世间最为名贵稀有、斑斓绚丽的宝石中,帕洛玛最喜欢大颗的、充满异国情调的彩色宝石。她一反彼时业界不重视彩宝的主流,海纳百川般巧妙运用这些色泽丰韵的璀璨宝石,将它们升华为千姿百态的珠宝杰作。

彩色宝石项链及耳环/Tiffany & Co. 帕洛玛设计/镶嵌坦桑石、海蓝宝、橄榄石等15种不同的宝石,2015年拍卖价$47.8万美金

她是自己的最佳模特

她天性沉静,装饰品位上却醉心于富丽堂皇、戏剧性显著的珠宝,未能肆意挥洒在画布上的创作能量,且一一施展于此,她将缤纷而炽热的内心世界通过珠宝表达,也令彩色宝石在时尚界蔚然成风。

帕洛玛的作品逐渐收获殿堂级的认证,更有部分进入国际博物馆典藏、成为永恒闪耀于历史之河的瑰宝。1986年,她以一道黄金镶钻的“缎带”勾勒粉紫色紫锂辉石制成吊坠,另以30颗南洋巴洛克珍珠构成项链。这条珍贵的项链荣获了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的收藏。

396.30克拉的紫锂辉石项链上,扣搭则与吊坠上卷曲交错的缎带灵动呼应。

帕洛玛另一巅峰之作,同样以璀钻烘托巨型宝石,却与前件的柔婉风格大异其趣。这枚月光石手镯上,主石被镶嵌着钻石的黄金“闪电”底座承托而起,如月魄般散发光芒,整体设计透出几许不让须眉的刚毅。它展现出的现代感遥遥领先于那个时代,被收藏于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408.63克拉“月光石手镯,被命名为“Lightening”

像父亲毕加索一样,帕洛玛也在不断尝试着新的可能。在纽约街头艺术风行的时代,涂鸦曾被指为难登大雅之物,帕洛玛却为之深深痴迷,成为她的灵感来源,催生了大热的字母系列。

字母涂鸦形态随性、含义直白而洒脱,多年后的今天,源自「涂鸦系列」的“X”珠宝,依然是我们最熟悉的Tiffany符号之一。

在蒂芙尼180多年的史册上,仅仅只有三位设计大师获准在作品上留名、刻下个人印记,帕洛玛·毕加索便是其中之一。 2010年,帕洛玛与蒂凡尼合作三十周年之际,一个全新的系列——鸽子(Dove)就此推出。极简的线条勾勒出轮廓,鸽子那微微仰起头的弧度和父亲在她出生那年画的会徽如出一辙,在截然不同的艺术道路上,帕洛玛与父亲殊途同归。

帕洛玛的鸽子系列珠宝,当然会使人联想父亲在她出生那年画下的和平鸽。

草图上最后一笔画下的时候,帕洛玛看着那只鸽子露出笑意,往昔成就已然带给她充分的笃定与自信,毕加索这三个字再不是束缚与诅咒,这一次,她不再恐惧自己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她轻轻挥笔,坚定地在落款处写下自己的名字:帕洛玛.毕加索。

帕洛玛佩戴自己设计的“棕桐树”黄水晶项链

评论家曾有言:帕洛玛拥有一张高贵美丽的脸庞,如同出自她父亲新古典时期的画作”。从时尚到珠宝设计的华丽转场,帕洛玛一路躲着父亲的名声绕道走,亦未曾停止创作的脚步。父亲的光环打碎了她束缚了她,最终也成就了她,如同她的名字所代表的那只纯洁无暇的白鸽,翱翔于天地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成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帕洛玛的“夸张”首饰搭配上20世纪60年代的时装,不仅是她最热衷的个人表达方式之一。也令彩色宝石在时尚界蔚然成风。



 更多精彩好文 

艺术史第一蛇蝎美人,前半生心狠手辣,后半生为爱痴狂

和海上钢琴师同年出生的他,才是真正的「钢琴王者」


《泰坦尼克号》全球重映,我却看到了比他们更美的爱情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