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参赛:田元龙

 昵称77337809 2023-02-18 发布于江苏

鲁 迅 故 园(散文)

田元龙

赏识鲁迅先生,是从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始的。还记得上初中语文课所学课文都是通俗易懂的文章篇目。突然有一天学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当时感觉非常新颖又非常难懂。特别难懂的是课文里那些古怪文言句式,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等等,更觉离奇似在云里雾里,听老师讲解也不敢相信是否正确,因老师平时所讲没有涉及到这些深奥脱时的语句,且讲此课文时言语表达显得有些僵硬,就更加怀疑老师解释的正确性。这种疑惑在心中隐藏若干年,直到后来古文读多了学多了,才从《论语·述而》、《李克用置酒三重岗赋》中读到上述句子并弄清正确语意。我想当今初读者在断句领悟上依然存在难解之嫌,故把正确断句写给大家帮助释疑。头一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后一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怎么样,这样断句大家看懂了吧。
鲁迅当时写此文是指私塾所授古文的僵化,也含概说明他的塾师寿怀鉴(公元1849—1930)学识渊博和要求学生精益求精,然而却把古板、严苛的私塾教育描绘得炉火纯青形象逼真。正如他当时问“怪哉”是怎么回事遭到寿老先生很不高兴拒绝回答情行相同。
但长久以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给几代人留下抹之不去的印象痕迹。
在我们来绍兴前,我遇到一位在本市党校培训班培训的学员。她说她们班全体学员最近去了绍兴,看到鲁迅先生所述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讲说是那样激动兴奋,真好像这两个地方是她们去绍兴的唯一看点,把她们参观游览的乐趣表露得精透诱人。听完她讲话,我也开心地告诉她,她们游历绍兴的兴致很快就轮到我们了。此后过了一周,我们便来到鲁迅故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自然是心仪的看点。
从鲁迅故居来到后院,我们在少年时就铭记在心的“百草园”便展现眼前了。
春日的百草园景色和美生机盎然。徜徉在园间曲路小径上,沿鲁迅指点描述的景物依次寻觅,内心充满欣喜并激发出深浓的回忆,恰如行走在熟悉又陌生环境里,一种渴望伴随长时间感恋在不知不觉中涌上心来。
“碧绿的菜畦”在柔和春日普照下泛出青绿芳鲜的闪闪绿光,仿佛把春的泽润凝结在鲜嫩菜叶上,散发馨香气息随轻起春风扑面而来,使人顾视一新深情陶醉;“光滑的石井栏”宁静伫立在菜畦边,好似正在诉说它昔日主人怎样在这儿玩耍,并把对主人眷念娓娓道诉给前来观赏的客人;皂荚树和桑椹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舒展片片绿叶像似展示它们葱茏苍郁,为主人笔下的它们增彩添色;早春时节没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也隐匿在时光静穴中期盼菜花的绽开;“短短的泥墙根一带”长满了如茵的芳草,间或有稀疏的小花朵正在盛开,虽不芳艳,但袒露在阳光下却是那样娇美。即使听不到“油蛉低唱和蟋蟀的弹琴”,也会令人感到滞留园中那丰浓兴致;百草园的天空湛蓝而明澈,洁白的云朵薄纱般在天际里游动。这时我多想看到一只“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上云霄”,回到我少年课桌前的想象,并把孩提时童真化作幻影长时间融浸在记忆深处……想到这里,我好像感到百草园中这一切都在静谧安逸中默默地等待昔日鲁迅重返,而且婉约展现出对他的顾盼和深切思念。
鲁迅故居门前有一条水流平缓的小河,一座造型美观的白色小石桥横跨在河面上。走过石桥,便来到鲁迅少年就读的私塾“三味书屋”。“三味书屋”从外观上看去与鲁迅故居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室内因当时教学需要摆放很多桌椅。书屋正中是寿老先生的桌椅,鲁迅座位在室内东北角的墙壁下。“三味书屋”横匾高高悬挂在屋顶与东墙壁的衔接处,书法隽秀的美术字渗透出私塾悠久的历史与至高无尚尊严名气。匾下即是那幅“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松鹿图”。“三味书屋”用“松鹿图”代替孔子像,意寓是“松”是“长寿”的象征;“鹿”是“禄”的谐音。此图的用意表达就不难理解了。
“三味书屋”看似一个普通学堂,但它凝聚含概着封建治学礼教的目的与崇尚。这种目的崇尚说明的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学理念,衬托只有读“圣贤之书”,才能“出人头地”的人生格言,而把苦读、枯燥和寂寞的私塾趣味作为人生哲学实现的砝码,虽然砝码的轻重与塾师渊博和严厉密切相关,但反映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对少年人生压抑所造成的郁悒和苦闷,却在鲁迅笔下被清晰地勾勒出来,给后人以启迪。
我们今天来看“三味书屋”,更多是看鲁迅先生当年在私塾学习的环境,并希望幻想出鲁迅在这里学习的情景,在记忆窗口里展示出一代宗师永不泯灭的风采。
在“三味书屋”,我特别关注那张挂在东墙上取代孔子牌位的“松鹿图”。
几十年来,我对这张“松鹿图”记忆深刻情有独钟。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这张插图,我不止一次地看了又看,每看一遍都感到特别温馨,渐渐对这张图有了更多感悟和认知。直到现在我坚持认为:图中的古松树“古树”即“古书”(“树”与“书”谐音);而“伏鹿”即“福禄”(“伏鹿”与“福禄”谐音)。这张“松鹿图”顾名思义就是“读古书能得到福禄”。这种解释对“松鹿图”寓意表达是否更加贴切,请读者自行斟鉴。
“三味书屋”这张“松鹿图”的故事,我曾多次在不同场所向友人同事提起过。记得我在机关集体学习时,把此图画在笔记本上传给身边丁志华小姐观看,靠近她的几位同事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聚集到笔记本上面带微笑仔细观瞧,当时我很高兴这张图能把大家从紧张学习气氛中缓解出来,身心感到愉快和欣慰。
既然“松鹿图”有如此广泛影响,我在过去多年里总想得到它的复制品,但始终未能如愿。此次来绍兴我很兴奋,意想到终于可以买到此图了。但奇怪的是走遍路边各个文化门店都未发现这张图。经询问多家店主说复制成本过高于经营无益,也就无人随行就市复制印刷。我听后发出内心感叹:想到来绍兴众游客中与我具有同样心里的也不乏其人,这张“松鹿图”如果印刷上市,在当今市场运作下其商业价值预见不斐,只可惜当地不以为然,或许是文化产权保护有其严格的规定吧?不得而知。
拜访鲁迅故园,更重要是探寻鲁迅笔下那意象纷繁趣味与哲思相映照的故园烙印。这些烙印他用小说散文形式清楚表达出来并在《呐喊》、《朝花夕拾》、《彷徨》中详细阐述。他所阐述的故园故事并非篇幅宏大叙事繁杂,而是把故事印象和情节概况点滴聚合编织在一起,于是便形成如《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冷酷与温情并存,明暗相间交错共融,因此广受读者青睐和共鸣。这种青睐多为感叹鲁迅小说“意义之深,非传统小说可以比肩”。
在来绍兴路上,曾发生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儿。我说要去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引起车内同伴开怀欢笑。他(她)们似乎觉得“孔乙己光辉形象”的塑造真正体现了鲁迅文笔那奇趣格调,但我用“喜欢”、“看望”等词句送给“孔乙己”,未免太奢侈浮华了。于是我对大家讲:“'孔乙己’也是个'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光'茴香豆’的'茴’字就能写出四个,在座各位能写出来吗?”又一阵欢笑活跃了车内气氛。
看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们沿鲁迅中路从东向西游览购物。此时街道上已经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我迫不及待想找到那个闻名已久的“咸亨酒店”,意欲品尝绍兴红酒和“茴香豆”,亲身感受鲁迅笔下故园酒店的丰浓意味,体验出鲁迅印象深刻的故乡记忆和传闻趣事。
在人群中穿梭向西再向西,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后,我终于看到那曲尺柜台迎面招牌醒目的“咸亨酒店”。这酒店仔细打量的确与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所描述的相仿。听酒店老板介绍:“咸亨酒店”始创于清光绪年间,中途经过多次改造,在1981年因当地旅游业发展需要,重新按照鲁迅当年酒店格局和形状加以复原,便成了今日的“咸亨酒店”。我想当今“咸亨酒店”即使是改造后的“赝品”也无关紧要,因为“赝品”反映的正是当年酒店初始造型,只要满足人们观赏兴致就可以了。
我在酒店柜台东侧一张长型客桌前坐下,正准备喊老板上酒菜时,只见李伟面带慌张匆忙赶到这里。我忙打招呼让他在桌边长椅坐下,问他为何如此慌忙,他说他与同行的一位同伴走散了,为了寻找那位同伴来到这里。我说集合时间地点都已经确定,劝他不必如此慌张。听完我的话他脸上逐渐恢复了平静。
“哇,咸亨酒店!”当李伟看到酒店招牌时显得异常兴奋,于是便重复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话语:“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我笑了笑看着他说:“这次我俩可以尽情地作一回'孔乙己’了。”他很快要了两碟“茴香豆”和一斤绍兴“女儿红”,我俩便在桌前开怀畅饮狂嚼起来。想不到绍兴红酒威力如此之大,当我们喝完壶中酒,渐渐感到有些头晕目眩了。
我在短暂朦胧恍惚后,静视酒店格局和陈设,脑中又回到小说《孔乙己》上来。在这篇小说中,鲁迅用“简练精粹的语言,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弊端和它对人的践踏。”在小说中,鲁迅虽然没有直接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残酷,但通过主人公“孔乙己”却把这种残酷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就是这样一位“孔乙己”,除了在说话时夹带“四书五经”句子和会写四个“茴”字外,对自己生存的红灯警告都茫然不知,还要模拜效仿通达圣贤之书的渊博君子,不愿脱下那套象征地位与身份标志的破旧长衫,只能靠抄书打工等勉强糊口度日,其最后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孔乙己”这种形象,不正是科举制度下人不像人完全丧失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吗?
一阵紧蹴脚步声伴随欢笑临近“咸亨酒店”,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头观望其他几位同伴陆续赶来。他们见我和李伟身染酒气脸上泛起红晕,其中一位同伴开玩笑说:“哈哈,大清早两位酒仙就过足酒瘾了”。我不好意思看了一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

田元龙,辽宁省黑山县人,当代文学艺术家,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西北工业大学设
备工程专业毕业,现供职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政协。在文学艺术方面主要从事散文、诗词创作。其作品多载于《诗刊》《鸭绿江》《中国钓鱼》《西南文学》《躬耕》《山东散文》《当代文学家》《文艺复兴》等刊物及多家网络平台。多次获全国诗文征文大赛金奖、银奖、一等奖、突出贡献奖等奖项;曾被授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杰出文学艺术家”、“忠诚于党的红色艺术家”、“中华爱国文学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