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通 | 遥想当年鸡零狗碎烂谷子

 锦绣文萃 2023-02-19 发布于江苏

刊头题字:聆百


遥想当年鸡零狗碎烂谷子

文/谢通

01
身无分文

有谁体验过身无分文的滋味?我就体验过。当年读书时,身上仅仅剩下七毛五。路过校内书店,买了一本书《唐诗三百首》,花去七毛二,还剩三分钱。我想着,这三分钱还能干点什么。学校医务室学生挂号只收三分钱,诊断、拿药是免费的。能看一次病。果然,几天后感冒了。我把三分钱花去了。不多不少,刚刚正好。身无分文,轻松没魂。


02
买书惊魂

毕业前夕,听说《唐诗鉴赏辞典》即将开卖。这可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第一部大型鉴赏辞书,特别想买到手。到书店逛过几次,都说马上到货。7月1日,正是离校的日子。上午赶到位于新街口的杨公井小书店,店员告知整个书店就来三本,已经卖去一本。我问了价格,跟店员打了招呼,请他给我留着,不要卖了。我下午来买,两本都要。我同一个宿舍的好友,连云港的孙同学也是早就想买了。他不仅喜欢古诗,还能写旧体诗,并且写得不错。

回到学校,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孙同学。孙同学并没有表现出我想象中的喜悦,他沮丧地说,买不了啦,钱不够。

吃过午饭,我骑上从社会科学院朋友那里借来的自行车,赶到新街口,把自行车放在离书店老远的一个小巷子里。跑到书店,尽其所有,把两本《唐诗鉴赏辞典》买到手。那真是喜不自禁。伸手摸摸口袋,空空如也。不仅仅花光了所有的钱,自行车钥匙也没了。我大惊失色,吓出一身冷汗。那年头的自行车可值钱了,何况还是朋友单位的公车。他出差延安,私下里借给我用的。我弄丢了,如何向他交代?惴惴不安之中,飞身来到那条小巷。谢天谢地,自行车待在原地没动身。我一看,傻了,钥匙还插在自行车锁上。急着去买书,匆匆忙忙,竟然没有给自行车上锁。

回到学校,我把其中一本作为毕业礼品,送给了孙同学。


03
又见花瓶

闲逛古玩市场,看到一对花瓶,眼前一亮。

多么熟悉的花瓶!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底色,漂亮的流线型身段,整体造型有一点非洲纺锤树的味道,花瓶的肚子上装饰了玲珑剔透的花卉,瓶口则是曲折有致、收放自如的荷叶边造型,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这让我想起,刚刚到南京读书时,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听说高中一位同学年底结婚。我为送什么礼物发愁。特地请教77级富有社会经验的老杆子。有高人指点,说不要送床单、被面什么的,俗气,可以送一对花瓶,高雅,美观,具有装饰性。我一听,有道理。

奔着这一目标,我在复习迎考的间隙,多次逛街。从北京西路逛到北京东路,从鼓楼逛到新街口,再逛到三山街,街道两边的大小店铺全部跑遍了,竟然没有看到合我要求的花瓶。抓狂。无可奈何。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居然在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个小商店里,买到了一对花瓶。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坐上公共汽车,颠颠簸簸大半天,我把花瓶抱在胸前,活像鲁迅先生说的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最终安全回到老家。

过天,我用报纸层层包裹,装进纸箱,绑扎好,骑上自行车,在乡间公路上赶路五十华里,将这一对花瓶送给同学,作为新婚贺礼。

想不到几十年之后,我在古玩市场上,竟然能够看到相同款式的一对花瓶。它们是不是我当年送给同学的那一对呢?


04
油腻书生

某君非常质朴,生活上不大讲究。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玩。来到鼓楼,那里有驯虎表演,两毛钱一张票。我说,进去看吧。他说,让我想想。过了一阵,他说,我们走吧。于是我们离开了。尽管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教师,家庭条件比我好多了。可他比我还节约。

五一期间,我到他宿舍去玩。他正在洗被子和床单,让我帮忙。我看到那枕巾两面都是油光光的。他说,一面脏了,就用另一面,已经翻过几回。难怪枕巾下面的报纸,就像包过桃酥饼似的,全是油渍。

冬天他只有一双袜子,还是哥哥结婚时嫂子送给他的,已经穿坏了,前面卖生姜,后面卖鸭蛋,还在继续穿。夏天,一件短袖打天下,能穿十几天也不洗。他还喜欢打篮球,每天只换贴身穿的背心。他的心思用在读书上。多年之后,他成了全国重点大学的教授、博导。


05
百年老店的骚操作

某百年老店,某些人经验老道,很有办法用来对付学生。学制三年,两年过去了,有人不知抽了什么筋,脑洞大开,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每个班级挑出三个人来,发配到别的班级去,以此作为对调皮捣蛋者的惩罚教育。对此,某君不敢苟同。作为班主任,某君十分为难。先是抗争,提议校方收回成命。理由是,这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他们毕竟是孩子,能犯什么错误在原来的班上不能消化?而且可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阴影,多年之后回想起来都是一种屈辱。校方坚持他们的原则,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某君刚刚参加工作两年,人微言轻。某君又说,我们班上个个好的,可以进人,没有出的。校方又说,这怎么行?每个班级人数相等,必须出三个,进三个。万般无奈之下,某君想到一个办法。他召开了一次班委会,讲了校方的决定,让班委酝酿一下,什么人选合适,随即由班委直接提名。并且讲明提议一个,他就认可一个,提名满足三个为止。


06
垃圾王

某君在一个工厂门前不远处的露天垃圾堆里忙活着,一年到头忙,从早到晚忙,无休。他有家,过年也不回去。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垃圾堆中捡来的。只有喝的需要买,那是白酒。他住在桥下。桥洞里有几个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子,里面全是白酒,只是变了颜色,黄不黄红不红的。垃圾堆中捉到蜈蚣,他立马扔进酒瓶子。那蜈蚣,会在白酒中畅游好一阵子呢。河滩上捉到小蛇,那跟蜈蚣也是同样处理。他每天都喝这种自制的药酒,满脸总是红红的,身子养得胖胖的。后来,露天垃圾场取消了,垃圾王也就不知了去向。


07
为他送行

某君向班主任请假,到部队去探亲。她还是个孩子,十七八岁,已经谈了对象。班主任到学校为她办理了请假手续,当然没说是去探亲。探亲之后,部队开赴老山前线对越作战。血与火的考验之后,部队凯旋而归。若干年后,战士成长为人武部长。部长夫妇宴请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和同学。部长讲述了他女朋友到部队为他送行的情景,在前线死里逃生的难忘经历。他和一个战友从阵地上下来了,后撤途中,走得太累了。战友提议,到路边的猫耳洞里休息一下。他说,还是走吧。战友坚持要休息,进了猫耳洞。他刚走不远,就听到身后一声巨响。回头一看,正是猫耳洞的位置,战友被炸飞了。那是一颗流弹,不偏不倚击中了猫耳洞。一念之差,生死一线。阴阳两隔,泪流满面。部长讲过之后,班主任才知道,那次探亲,正是去为他送行的。


08
高中学历

那年头读高中,学制两年。虽说已经是文革后期,可毕竟还是那个读书无用思想盛行的年月。上课不多,活动不少。既要参加政治运动,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经常开大会、看电影,又要学工学农,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两年中,我们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参观了县城几乎所有的工厂,然后又到邻县的县城和农村去参观。发展团员,还要搞什么社会关系调查。勤工俭学活动,我们打过楝树果,剪过芦花,拾过桃树汁。学工学农,我们学过车工钳工,学过安装电灯,学过开手扶拖拉机,学过测量河流,还学过珠算,做过养猪调查。英语学了几个字母,历史、地理教材都没有发过。语文课倒是上过,也是批林批孔的内容。就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床前明月光”,“好雨知时节”,“离离原上草”,“白日依山尽”,更没有接触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寻寻觅觅”,“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就是我们的高中学历,两年。有毕业证嗷。


09
寒门贵子

亲戚家一贫如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吃低保。其父脑子有问题,其母打零工。可孩子挺争气。考取县中。保送大学。保送研究生。其母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读研,学校给他三个选择,问我选哪个学校好。一个是母校,那是一所部属高校。一个是大省第一名校。还有一个是外省全国重点大学。我略加思索,建议就在母校读研。理由是,孩子上学一直享受特困生待遇,中学、大学都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换到一个陌生的学校去读研,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母校,既然能保研,说明学校是充分肯定孩子的。在母校读研,不会吃亏。因此,不要考虑另外两所大学名气更大。孩子最终选择在母校读研。幸运的是投在校长门下。校长喜欢这个孩子,刚好专业又对口,于是亲自担任导师。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10
恋爱技巧

亲戚当着我的面教育他的儿子,大学读书期间好好读书,不要谈恋爱。我立马大叫一声:“你放屁!”随即说了我的种种理由。亲戚笑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孩子给我打电话说,他接触了一个女同学,开始跟她谈,可这女同学的前任男友,原本还是他的朋友,表示不理解,说是怎么抢朋友的女朋友。

我感觉不能含糊。我仔细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是女同学跟前任谈过一阵,感觉不太合适,主动提出分手的。我说,这样吧,三个人约到一起,当面说清楚。你让女孩子约前任,然后你们一起赴约。聚到一起后,再让女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讲清楚女孩子的感觉,特别是前后的变化,总之,要弄清楚不是你抢了人家的女朋友,避免惹出事端,以免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果真正是抢了人家的女朋友,那还得了?

过了几天,电话打来了。孩子说,三个人当面说清楚了,男同学理解了,他们和好如初,还是朋友相处。

许多年过去了,现在那孩子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作者简介

谢通,名同南,字轩邈,号渔樵耕夫,别号安然、安然逍遥客,曾用名谢通,笔名谢通,网名1青藏高原,网名2三年打鱼半天晒网,网名3谢通谢天谢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早年因为家中没有三升口粮,干起了误人子弟的勾当。后来误入大学四年,认识汉字几个,随即重操旧业,美其名曰教书育人,实则为稻粱谋。

从教数十年,乐此不疲。所教弟子,或成为天之骄子,或沦为凡夫俗子,或谋个好位子,或捧个饭盆子,皆各有造化。此,引以为平生得意而不可忘形之事。

本人教学浅见,偶然见诸报刊,骗得一二小钱,哄得自己一乐,其实几同文字垃圾,心下洞然。


END

特邀顾问 | 张奎高

顾      问 | 曹桂明

策      划 | 汤红波

总      编 | 王   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