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用什么纸,都能成为话题?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2-19 发布于河南
借做書宝地,再聊聊图书用纸问题。这次就不再薅轻型纸的流量了,咱把话题扯大一点儿,探讨探讨图书用纸这个事情。

大概内容本身真的很难在当下的流量逻辑里面得到讨论,用什么纸,也能成图书行业的热点话题。当然,现在新书多,像《人类简史》或《明朝那些事儿》那种能被全网热议的超级爆款却越来越少。图书用纸这种问题,已经是这个夕阳产业在流量时代为数不多的露脸机会了。

在轻型纸之争中(还是免不了薅一点,谁让这一行热点少),最让读者难以接受的是精装书+轻型纸的组合。我记得做書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某出版品牌就踩过这个雷,代价惨重。

一本因为用了轻型纸而不得不2折清仓的书
作者: 徐国琦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万有引力
副标题: 中国与体育,1895-2008
译者: 崔肇钰
出版年: 2019-6-1

按照这个逻辑,用什么纸是和图书内容挂钩的。比如小说、通俗读物,可以用普通的纸,大家本就为消遣娱乐,看完拉倒,也没想着当学习工具或者传宗接代。而学术书、名著,有着反复阅读、长期使用的需求,最好用优质的纸,比如高档的“特种纸”。

图片

尤其对于精装书来说——“精装”这个产品特征本身就有长期保存的消费预期,金玉都其外了,完全没有必要在里面安上败絮。出版社在精装书里使用轻型纸,一般不会像一些读者猜测的,是出于成本考虑,但肯定是没有考虑周全——轻型纸固然有诸多优点,但“性质稳定、便于保存”一定不是。

以上观点从书的“使用”价值来讲,完全说得通。
那么问题来了——
精装书该用什么纸?
什么纸又算是“优质的纸”?
“特种纸”是否就一定优质?

很多出版社会在介绍新书时,突出强调它使用的特种纸,比如樱花书彩、华丽映像,等等。这些一听就特别值钱的名字,都是些啥?

本文想就图书行业一般都用什么纸,做个不严谨的科普(仅面向普通读者,欢迎同行补充指正)。

按我之前浅薄的理解,上文提到的特种纸,是相对于常规的书纸而言。一般图书内页使用的纸张,叫胶版纸。我盲猜一下,市面上九成以上黑白印刷的图书,用的都是胶版纸。

这个问题我专门向一位浸淫印刷行业多年的大佬请教过:所谓的胶版纸和特种纸差别具体在哪里?质量差距究竟有多大?

大佬语出惊人:这世上本没有特种纸,纸厂想赚的钱多了,就有了特种纸。

???

我翻译一下:其实所谓的特种纸,本质上都是胶版纸。

他的逻辑链是这样的:胶版纸,就是指主要应用于胶版印刷的纸张,其得名也源于此(也有说是因为纸浆中添加了胶纸,所以得名,个人觉得大佬的说法靠谱)→→胶版印刷,则是现代印刷业最主要的印刷方式→→所以甭管什么超感纸、纯质纸、樱花书彩、菊花蔬菜……统统滴,胶版纸!

顺带提一句,除了胶版印刷,还有柔版、凹版(人民币都摸过伐?)、数码等印刷方式,新生代的数码印刷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图片

按照大佬的说法,现代印刷业采用的纸张,可以分为两部分:纸浆和涂层

纸浆是纸的核心,由草、木、竹等植物的纤维制成——哦对,植物纤维的破布也可以。不同的植物,其纤维的粗细、韧性、长短有差异,对纸张的韧性影响很大,有些纸经过折叠或切割,痕迹明显,边缘毛糙,甚至能看到细细的纤维,就是使用了较脆较短的植物纤维。

在纸浆原料中,木头最适合现代工业印刷技术,竹草或混合物次之,再生纸浆就差一些。使用木浆是近100年西方造纸技术发展以来形成的共识。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普遍使用的却是草浆,原因一是造纸技术落后(虽然是发明国,但适用于现代印刷技术的造纸技术却很落后),二是国内林木资源不丰富,经济建设领域需要大量木材,草浆似乎更符合国情。

这一认识没有考虑到草浆的危害,也没有预见到我国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展。草浆本身的污染程度就比木浆高,再加上草料运输半径短,不适合大厂大规模生产,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造纸厂规模都很小,90年代鼎盛时期,小厂多达一万余家!(实际数量可能远不止于此,当时很多小纸厂都是反复关关停停,和环保部门打游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纸厂规模小,注定它们很难负担成本高昂的环保设备,污染十分严重,曾有“造出白纸却染黑河水”的说法。

早在70年代,纸业界就有人指出“中国纸业应该走以木材为主的道路”,由此开启了印刷业长达四十年的“草木之争”。近十几年,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提升,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粗制滥造的小纸厂。保留下来的纸厂基本环保设施达标,产品质量过硬。此后国内的书业用纸,基本都采用木浆,纸张质量提升非常大。

另外,国内的纸浆大量依赖进口。这里的依赖并不是贬义词,主要出于环保考虑。就拿最常用的桉树来说,这种树有一个特点:生长期的前十年极度吸水,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据说某地曾大量种植桉树,对环境破坏非常大。木浆出口国基本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至70%,所以进口才是正道。

图片

再说涂层。

有些纸在表面会有一层附着物,也叫“涂布”,主要影响纸张的印刷质量和效果,或者说色彩还原度。

按照涂层的厚度,可以分为全涂、微涂、无涂,一般来说,涂布越厚,色彩还原度越高,能更好地还原画面的层次感。用个不恰当的比喻,三者差别大概等同于Retina视网膜屏、4K纯彩高清屏和普通LED屏。

所以画册或彩色图文书,一般会采用全涂或微涂的特种纸。当然这并不是说全涂就一定好,还是得匹配书的内容。全涂光泽感更强,色彩效果丰富鲜艳,微涂则带亚光效果,强调色彩的肌理质感。个人认为,以照片或西方油彩画为主的图文书,因其色彩绚丽、层次丰富,所以用全涂纸更佳,而中国水墨画,微涂甚至无涂的效果更好。

比如铜版纸,这种纸经过多层涂布以及压光工艺制成,表面平滑,基本看不出纸的纹理质感,胜在光泽感比较强,对于油墨比较友好,普遍应用于各类商业宣传品。当然也不贵。

有很多人不喜欢它太反光,但又舍不得她的高色彩还原度,于是研究出了表面亚光的铜版纸——亚粉纸。两者基本结构一致,只是后者使用的涂布略有不同(具体有什么不同,我向大佬提出了疑问,大佬面色不悦,估计是问了个把天聊死的问题)。

如果预算够,我很少使用这种两种纸——妆太厚了,掩盖了纸浆的所有特性。虽然也有很多铜版纸使用了轻薄的涂布,但总体来说质感一般。

图片

那么特种纸呢?

其基本的制造工艺、用途与胶版纸是相同的,称其为胶版纸也不冤。只不过图书行业所称的胶版纸,特指那些工艺较为简单,一般不带涂布的胶版纸,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基纸”。

而特种纸则是选用了更好的木浆和更先进的添加剂,做出来的纸耐久性、结合力、白度更好;或者添加了各种不同的涂层,以此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度和质感。比如各种超感纸,就兼具了胶版纸表面的肌理,又有接近铜版纸的涂布,有着相当不错的色彩表现。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特种纸的命名系统是相当混乱的,没有行业标准,比如冠以各种前缀的超感纸,有时候只是名字有所不同,其配方、浆料成分差别细微,外观、性能相同,外行根本无法识别差异。

至于前文所说的樱花书彩、华丽映像之类名称,有些是纸厂秘而不宣的行业机密,有些也可能就是某类纸换了个名字。甚至同一纸厂生产的同一款纸,在不同的代理商那里,命名也会完全不同——为了促进销售,这也是必要的包装,毕竟这玩意儿大家谁都看不出差别,就随便取个名儿咯。

听大佬一通科普下来,给我的感觉是:这些千奇百怪的特种纸,努力想实现的,便是能在纸张的肌理之上,实现更好的印刷效果。比如著名国际纸行康戴理公司大名鼎鼎的SKIN纸系列,这款纸的命名源自它无与伦比的色彩呈现能力:在纯黑色背景下,呈现黑人肤色的质感。简单一句话,其实现的难度大概只有业内人士能理解——大面积的黑本来就很难印,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黑色的皮肤,不至于糊成一块,纸张对于油墨的反应必须十分敏感,能够高度还原细微处的明暗对比。可以说这款纸的色彩性能接近铜版纸,但又不失纸本身的质感。

当然,SKIN的价格也很感人,大概是普通特种纸的五到十倍。这么说吧,SKIN一张全开纸的价格,用别的纸够印刷一本精装书了。我只在地产业最鼎盛的那几年,在一些别墅楼盘的宣传册上,看到过这种纸,那印刷效果,啧啧……

嗯,还是留给石油王子们当便签吧。

那么高贵的精装书哟,你究竟要用什么纸?

就纯文字、黑白印刷的书来说,个人认为常规的胶版纸就完全胜任了,这种纸本身就是为了现代印刷方式而设计的,能最好地实现印刷效果,且质量稳定。单色印刷也没必要非得追求特种纸。

必须说明的是,胶版纸只是一种纸的类型,并不是标准。不同纸厂,不同工艺水平,不同的浆料和配比,质量自有参差,不能一概而论。

图片

怎么区分好坏?我一般通过价格。

至于读者,就只能看出版社的良心了。

这里再提另一款特种纸——纯质纸。这类纸号称100%高级木材纤维制作,无添加,能最大程度保留纸张的天然特性,还环保,所以也不便宜。有的卷王出版社已经开始在学术著作中大量使用纯质纸,对此我只想说你(he)厉(bi)害(ne)!

当然对这种100%之类的说法,我向来是不信的。纸张天然的颜色是微微发黄的米白色,也称为原白色或本白色,取其原本色彩之意。那么纯质纸必然也只有原白色,但我见过很多纯白甚至高白的纯质纸,必然采用了某些添加剂。

大佬所言:所有特种纸,都是胶版纸,诚不欺我也。
图书用纸成为话题,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儿,似乎内容不再是重要的,至少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书作为一件商品的整个形态,都是读者消费时的考量因素。所以出版社会在封面、装帧、用纸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比如眼下大行其道的特装本。

这玩意儿在我看来,本质上是反阅读的,它可以是一件工艺品,一件收藏品,但绝不是一本可以拿来愉快翻阅的书。

这是否意味着图书的性质和功用正在发生变化?

毕竟网络占据了我们大量的阅读时间(网络阅读当然也是一种阅读!我只是想说读书的时间配额变少了),读书其实已经变成一件挺奢侈的事儿。

好在买书还是挺时髦的。对于一个从业者来说,还有人愿意买书,也就可以了。

还是得把书做好,做漂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