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命通会》为何会被严重边缘化?

 国学杨森 2023-05-01 发布于海南

国学杨森

2023-02-18

《三命通会》问世于明代,清代纪晓岚为其亲写的《提要》中称“自明以来二百余年,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总汇,几于家有其书”。此书被收入《四库全书》时,名气也达到了顶峰。道光之后,随着伪命理书《子平真诠》问世,《三命通会》的中心地位让位于《子平真诠》,民国初期又冒出一个与《子平真诠》齐名的《穷通宝鉴》,这二位一下子就把《三命通会》挤兑到了墙角!民国后期,伪命理书大肆泛滥,此时《三命通会》已经不仅仅是边缘化了,几乎就是名存实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须本身硬。哲学认为,任何一门成熟的学问必需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手都硬的特点。《三命通会》的理论部分系统完整,已经完全成熟,遗憾的是实践部分近乎空白。《三命通会》的致命伤是缺少万余个可查可验的命例的支撑!
没有命例这硬件支撑的学问全都不免患上软骨病,只有软件没有硬件的学问,必然是一手软一手硬。
《三命通会》的理论部分本就十分难懂,再无命例活书辅助,难上加难!以至于初学者读此书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当大大简化的伪命理书问世后,《三命通会》的优势更加弱化,导致近三百年来被渐渐边缘化,甚至基本上处于被淘汰的境地,就不奇怪了。
世上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缺少理论和实践这二条腿。
什么是实践?
就是俗话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古人之所以收集不到成千上万的可查验的命例并非他们智商不够,而是客观上受限于通讯条件的落后。
我们今天有幸借助互联网解决了可查验命例的来源,并不表示今天的命家更聪明,而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让命学插上了网络的科技翅膀。
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我已在网上解析了八千余例可查可验的名人命例,缓解了命学缺“钙”的问题,让它二手都硬起来,使命学经典《三命通会》正在重归顶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