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百练:下跪何人(阎秀丽)

 一中大语文 2023-02-19 发布于福建

戏台空落落的,早已不复初时盛况。几面褪色的小旗子,哗啦啦地翻卷着老刘的记忆。戏台是依场地斜坡而搭建的露天土台。老刘想起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壁虎般趴在戏台前,仰脖看台上大人精彩纷呈地唱戏,有时还不慎被踢起的尘土眯了眼。

老刘往四周看了看,寂静无人,便走到戏台上,嘴里哐切切哐切切地打着节拍,从一侧提甲出场,云手、踢脚、跨腿、整袖、正冠,凭着记忆,却也把一套“起霸”做得行云流水。没想到骑马蹲裆时,老刘一个超趄,差点儿摔在戏台上。老刘怔了一下,总感觉差点儿意思,于是清清嗓子,将中指和食指并拢,指着台下,厉声道:“呔,来将通名!”

没有回音,哗啦啦的小旗子倒也增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老刘瞬间有了大敌当前、披甲上阵的英雄气概,便很想唱两句。老刘歪着脖子想了好久,唱点儿什么呢?小时候老爹教的那些唱段,什么时候忘得这么干净呢?

那时候的老刘叫小刘,他爹才是老刘。

老刘会唱戏,是小戏团的团长。团长没有工资,义务奉献,并且还身兼多职——导演、演员、指导,打杂的、采购员……用老刘媳妇的话说:“就没有你不能干的,不知道图啥!”

“嘿嘿,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哪个人不是在唱戏?活得心安愉悦便可。你呀,妇人之见!”老刘字正腔圆地来了一段念白,一甩袖子,把目光转向小刘,“儿啊,你又会是戏中何人?”

小刘把长长的鼻涕猛一下吸回鼻腔,看着老刘的手指点在他的额头上。

“懒得管你!”媳妇冲着老刘翻白眼。

老刘哈哈一笑,跑了出去。到了晚上,锣鼓声一响,老刘往台上一站,唱得真个是金声玉振,气吞山河。小刘听不懂,只知道看热闹,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哼的啥?不知道。

等到小刘成了老刘,依旧喜欢唱戏,走路说话也常如戏中人,却还是记不住唱词,只是哼哼。媳妇问:“病了?一天到晚哼哼,也不知道哼哼的是啥!”

老刘眼睛一翻,说:“在唱戏。”他从家里一直哼哼到公司,公司里的人知道他喜欢“哼”戏,便也跟着“哼哼”。

来公司洽谈业务的老总频频竖起大拇指,说:“公司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得很好,是个有深度有底蕴的公司,而您的做派更有西楚霸王的威猛霸气……”说完,便让秘书小虞来了一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老刘连连嗟叹“虞兮虞兮若奈何”,大手一挥,签下了对方久攻不下的合作协议。

酒醒后,老刘仔细看过协议,冷汗直流,瞬间有了愧对江东父老、欲自刎乌江的心情。

汉军虽未至,老刘却已听得四面楚歌声。焦头烂额之际,老刘回了老家。他知道,有些事躲不过去。内心的煎熬让他心力交瘁,他不是霸王,没有自刎于乌江的勇气。

回家后的老刘夜不能寐,总好像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他,便常常跑到戏台上。有些话不能说,唱戏便让他有了宣泄的出口:“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儿子在台下摇头晃脑地看着老爹,觉得爹就是那包龙图,包龙图就是爹。

老爹喜欢唱这段戏,便要教儿子。

娘说:“孩子那么小,教他还能会咋的!”

老爹大手一挥:“一个老娘们儿,懂啥!我不只是教他唱戏,也是教他做人呢。”

儿子不懂:“教做人?像老包那么黑?还是像老包那样做龙图阁直学士?哧,傻不傻!”小刘撇着嘴吃吃地笑,没等老爹大脖溜子扇过来,早已跑得没了影儿。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老刘一嗓子吼出这句话,五脏六腑瞬间通透起来。老刘想起老爹教他唱的时候曾说:“霸王再威猛,终不及包龙图,青史留名。为人做到他这份儿上,值!”

老刘正了正衣领,高亢地吼完第一句,下句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老刘便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地跟老爹学戏。他呆呆地站在戏台上,竟有了刹那间的失神。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祸到了临头悔不及

……

气势磅礴的西皮原板在耳边铿锵响起,老刘回头,白亮亮的阳光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晕在眼前跳跃。朦胧中,老刘看到幕布两端被缓缓地掀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抬着侧刀依次而出。老爹身着蟒袍,腰扎玉带,迈着方步走到老刘面前,俨然是那刚正不阿的包龙图。

老刘一阵晕眩,双腿一软,竟然跪在地上,偷偷地看着隐在光晕后面的老爹。

堂上的包龙图一拍惊堂木,指着老刘,声音冷峻严厉:

“下跪何人?”

“我……我是你儿子……”

两旁站立的人喊起堂威:“威——武——”

声音互相接应,此起彼伏。

老刘不由得胆战心惊,颤抖着伏在地上,冷汗淋漓而下。

包龙图“啪”地一拍惊堂木,额头上那弯月牙儿射山一道皎洁华光,怒斥道:“你贪赃枉法,罔顾人伦,本府何曾有尔等不孝之子!来人,狗头铡伺候!”

老刘看着那冷森森的铡刀,顿时魂飞胆裂。小虞秘书翘起的兰花指、霸王饮恨乌江的绝望,化成漫天利剑,向他袭来。

老刘大叫一声:“爹!我错了!”旋即晕倒在戏台上。

“醒了?梦到你爹了吧?看你这汗流的哟。”娘在他头顶上一下一下地扇着蒲扇。

老刘忽地起身,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躺在老家炕上,墙上照片里的老爹穿着戏服看着他。老刘恍然想起,老爹已经去世多年了。

看着照片里的爹,老刘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先写老刘唱戏,再写老刘父亲的故事,倒叙手法的运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有波澜。

B.文章写老刘表演戏剧的动作以及平时爱“哼哼”的行为,表明老刘对童年时父亲唱戏的印象深刻。

C.老刘的父亲借戏来教导老刘,但是老刘的母亲对此不屑一顾,这为老刘后来犯错做了铺垫。

D.“老刘便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地跟老爹学戏”,说的是老刘后悔没有好好学戏而忘了词,以致失了神。

2.关于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出了老刘错误地签下合作协议后回老家的表现,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B.“总好像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他”,形象地写出了老刘此时如芒在背的感觉。

C.“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唱词体现了老刘坚定地要做像包拯一样正直的人。

D.老刘“便常常跑到戏台上”并且去唱戏宣泄,表明父亲和戏剧对他的影响很大。

3.有评论认为,老刘父亲是文中重要的人物,也是个形象非常鲜明的人物。请简要分析老刘父亲的形象特点。(6分)

4.文本叙写了老刘失神时梦到父亲唱戏的场景,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A项,“倒叙”分析不当,应是“插叙(或补叙)”。C项,“但是老刘的母亲对此不屑一顾,这为老刘后来犯错做了铺垫”理解错误,依据不足。D项,“后悔没有好好学戏而忘了词,以致失了神”不合文意,老刘后悔没有好好学戏,更后悔忘记了父亲的教导,老刘失了神应主要与“后悔忘记了父亲的教导”有关)

2.C(“体现了老刘坚定地要做像包拯一样正直的人”分析不当,唱词体现了老刘良心未泯,他犯了错而想到包拯)

3.①痴迷戏剧,老刘父亲将戏剧唱得金声玉振、气吞山河。②为人豁达,他免费担任小戏团的团长,义务奉献,什么活都干,活得心安愉悦。③正直无私,他言传身教,教育儿子“霸王再威猛,终不及包龙图”,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4.①照应前文情节,老刘做了错事,才会失神而梦到父亲唱戏。②反映了人物心情,老刘失神而梦到父亲唱戏,表明他良心未泯,为文末他的抉择埋下了伏笔。③揭示了主题,老刘因梦惊醒,因戏明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表达了老刘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