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孤勇者李靖: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道不尽的委屈与无力

 历史研究室 2023-02-19 发布于江苏

说到李靖,撇开神话的因素,大家对他的了解就是大唐的军神,他才兼文武,勇敢善战,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不仅仅是一位将帅,还是一名军事家,将自己的治军和作战经验写成兵书流传于世,可以说李靖创造的军事神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因此在去世后不久就被神化,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

就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李靖虽然被后世推崇,但从他整个人生的际遇来看,他的一生又是孤独的,前半生蹉跎光阴,默默无闻,直到年过半百才崭露头角,晚年战功显赫却屡遭讥言,唐太宗的猜忌和疏离始终伴随他的后半生,以至于到了晚年干脆闭门谢客,寂寞终老,纵然李靖一生有着无数耀眼的光环,但晚年的他只是一个无所依傍的孤独者。

01

李靖是隋朝开国军功第一韩擒虎的外甥,对于自家外甥,韩擒虎自然对李靖格外关照,年轻时候的李靖大概经常去找自己的舅舅谈论天下大事,天资聪颖的他很快得到了韩擒虎的赏识,而韩擒虎也说过能和他谈论兵法的,整个天下只有李靖一人。

同样看重李靖的还有吏部尚书牛弘和权臣杨素,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杨素则说出自己的椅子以后将由李靖来坐,可以说年轻时候的李靖正是大家口中的少年天才,如果没有意外,李靖将会是大隋朝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命运就喜欢开玩笑,这位未来可期的天才再一次出现史书上的时候已经是大业十三年(617年),这一年李靖已经47岁了,而他的职位还是马邑郡丞,对于普通人来说,马邑郡丞这个职位是位高权重的官职,但对于李靖这位少年时代就被看重的人来说,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官。

如果在盛世里,可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征讨吐谷浑、三征辽东以及平定境内叛乱,李靖居然一次都没有参与,不然以他的军事能力早已脱颖而出,史书上没有交代这二十年里李靖怎么过的,有人说李靖等待明主,有人说李靖只想在乱世自保,但从李靖上奏李渊谋反的事情中看出他是渴望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的。

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被安排到太原,负责山西一带对突厥的防御作战,此时隋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也跑到了江都,明眼人一看杨家要完了,李渊也在暗地里招兵买马,收买文武官员,为自己的谋反做准备,这一切都被李靖看在眼里。

在李靖看来,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于是他向朝廷上奏李渊要谋反,并且说自己也参与其中,甚至自己把自己捆起来跑到长安“认罪”,但此时隋炀帝已经跑到江都了,不甘心的李靖又准备亲自到江都举报李渊的谋反,可惜李靖还没跑出去,李渊就攻下了长安,李靖千算万算都没想到李渊这么快。

本来李靖打算面见杨广,他觉得只要见到隋炀帝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惜运气不好,李渊已经攻下长安了,对于李靖的事情他也知晓了,自然不想放过李靖,想要立马杀了他,临刑前,李渊又赌了一把,他直接吼了一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杀了李靖只是小事一桩,但此时李渊打着义兵的旗号,如果因为私怨杀人,大义上说不过去,后面如何招揽其他人才,同时李世民也在一旁,估计觉得李靖不一般,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李渊就放了李靖,此后李靖就跟随李世民,在秦王府里当差,在李世民这里参加了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的战役,逐渐崭露头角。

02

但这个时候,李靖主要还是以将领的身份出战,并没有显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直到武德三年(620年),李靖参与平定萧铣的战役,之前李渊放了李靖,但不代表李渊没有怨气,他一直对之前李靖的上奏耿耿于怀,眼见久久不能攻下萧铣,李渊趁机以李靖拖延为由,要求将李靖斩首,要不是峡州刺史许绍如实上奏,为他请命,李靖的人头将会被李渊拿走。

这一次危机也让李靖明白李渊还没有放过他,这一次躲过,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在他只有显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以足够的军功才能保全自己,恰好李孝恭被蛮人击败,李靖亲自率领八百名士兵,先击破蛮人,随后据险设伏击破蛮人首领,俘虏五千多人。

这一战也让李渊刮目相看,直到这个时候李渊才说“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可以说李渊还真挺小心眼的,随后李靖又抓住机会,上书平定萧铣十策,李渊大喜之余,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兼李孝恭行军长史,负责对萧铣的作战。

此时李靖已经五十出头了,时间不等人,他在平定萧铣的战争中完美的展示了自己用兵能力,尤其是奇兵突进的作战模式开启了李靖日后常胜将军的美名。

武德四年(621年),李靖彻底平定萧铣,随后将萧铣的势力范围全部纳入唐朝的领土,顺便击溃反叛的辅公祏,彻底平定唐朝江南一带的反叛势力,可以说李靖作战的军功仅次于秦王李世民。

就在唐朝平定四方的时候,唐朝内部上演了争权夺利的戏码,秦王和太子的斗争已经白热化,而李世民也极力争取各个大臣的支持,尤其是李靖,毕竟李靖还是出自秦王府,无论如何,一定要争取李靖的支持。

但对于李靖来说,他对秦王和太子都没有太深的纠葛,更何况自己还有足够的军功,不管未来谁上位,自己都可以在朝廷立足,因此没必要冒着危险去站队,毕竟皇权争夺历来都是人头滚滚的,因而他婉拒了李世民的拉拢,他不想也不愿意掺和,而他的这一次表态也彻底让他失去成为李世民心腹的可能,也让他后半生始终活在李世民猜忌的阴影里。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对功臣进行封赏,跟随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都获封一千三百户,而李靖只获封四百户,就连他麾下的李勣都有九百户,除此之外,李世民也不愿意让他在地方领兵,而是安排朝中担任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等职位。

不过大唐还需要李靖领军的,尤其是李世民引以为耻的“渭水之盟”,虽然李世民吃了大亏,但却并不是真的退缩,他只是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终于被他等来了。

03

贞观三年(629年),突厥境内遭遇风雪,草木枯死,李世民决定出兵一雪前耻,打击一下突厥,但没想到李靖居然变成了对突厥的灭国战争,这一年李靖已经59岁了,在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后就奔赴前线,以三千骑兵突袭恶阳岭,令突厥大惊,以为唐军重兵来袭,在颉利可汗惶惶不安中,他又出奇兵突袭,大破突厥于阴山,俘虏萧皇后和杨正道,颉利可汗趁乱逃脱。

颉利可汗也看打不过,准备和唐朝和谈,而唐朝也没打算继续进攻打算接受和谈,但李靖却坚持继续突击,本来颉利可汗以为唐朝派了使臣唐俭过来,就撤掉了防御,没想到唐朝使臣唐俭前脚过来,李靖后脚又杀了过来,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杀突厥人一万多口,俘虏十余万人,颉利可汗再次逃走,但最终被俘获,送到长安跳舞去了。

这一战打出了中原王朝无上的军功,此前虽然有击败草原霸主的历史,但却没有在游牧民族全盛时期灭国俘虏首领的,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一战也是李靖一贯的以极少的消耗实现出奇制胜军事思想。

这么大的军功,李世民并没有给李靖太大的奖赏,就在攻灭突厥不久,有人就举报李靖治军不严,纵容士兵劫掠突厥王廷,因此李世民自然是大力斥责,而李靖也没有否认,不过李世民后来表示,不和他计较这些事,不学隋炀帝杀有功的史万岁,还赏赐他一百户的食邑,立了这么大功,李靖才获得一百户,放到汉朝,万户都不为过,最终李世民一雪前耻的价值就是一百户。

当然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他估计觉得一百户也太少了,于是加封李靖为尚书右仆射,成了当朝副宰相,但代价就是再一次离开军中,当了副宰相之后,李靖只听不说,从不发表自己任何意见。

当了几年副宰相后,李靖被安排担任畿内道大使负责监察官员,李靖趁机以脚病为由上书请辞,李世民当场表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说出这句话,大概就是暗示李靖该退休了,当然明面上李世民还是给他加授官爵,让他安心在家养病,让他养好了再出来做官,但没几个月,李世民救赏赐李靖一副拐杖,这直接就是明示李靖不要出来了。

04

虽然李靖在家“养病”,但大唐还需要他征战,贞观八年(634年),由于吐谷浑经常骚扰唐朝边境,这让李世民决定大举讨伐吐谷浑,而李世民最先想到的统帅居然是李靖,当然李世民没有明说,只是和身边人说,要是能有李靖出兵就多好啊(得李靖为帅,岂非善也),没多久,这句话“传”到李靖耳中,此时李靖已经64岁了,但雄心还在,李靖立马拜见房玄龄,说“靖虽年老,固堪一行”。

李世民听了大喜,立马安排李靖出征,至于脚伤,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起,为什么李靖主动出征,大概也看到自己64岁了,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年纪不小了,这一战或许就是他最后一战,而且由于早年的婉拒李世民的拉拢,政治上肯定没有作为了,不如在自己擅长的军事上继续证明自己吧。

吐谷浑听闻唐军出征,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希望用后勤拖垮唐军,但对于李靖来说,出奇兵才是王道,什么后勤不后勤的,这一战他将教会自己徒弟侯君集什么是出奇兵,首先李靖击溃外围骚扰后勤的吐谷浑军队,侯君集则领兵深入,跨越两千里追上吐谷浑的主力,击败后又咬住不放,吐谷浑王伏允被部下杀死,李靖立其子为新王,得胜而归。

但得胜而归的李靖遇到了和之前一样的问题,又被人诬告了,这次诬告的罪名更大——谋反,李世民自然得“调查清楚”,发现是诬告后惩罚了诬告者,但李靖却没有得到什么赏赐,加官进爵没有,增加食邑也没有,而且脚又“痛”,回家继续养病,阖门自守,杜绝宾客。

征讨吐谷浑也是李靖在史书上最后的征战,至此以后李靖真的阖门自守,杜绝宾客,直到人生中最后一次出场。

贞观十七年(642年),李世民准备征讨辽东,此时李世民想到的第一个统帅依旧是李靖,此时李靖已经74岁了,虽然李世民亲自来到李靖家中,但看到李靖如此苍老,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以李靖为帅的想法,即便李靖依旧请战,但最终李世民还是决定自己亲征。

这一次也是李靖最后一次关于军事方面出现在史书里,而其他事情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8年)以79岁高龄去世才被记录中。

05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对功臣进行排位的,其中第七位是尉迟敬德,第八位是李靖,以战功来看,尉迟敬德明显不如李靖,但在李世民时代,无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和信任程度,李靖都远远达不到尉迟敬德的高度。

对待李靖,李世民永远是公事公办的态度,虽然对李靖展露出足够的尊敬,但这份尊敬只是客气,背后是疏离,但也不能说李世民无情,毕竟对待心腹,李世民对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都是动真感情的。

毕竟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在李世民最需要李靖的时候,李靖并没有给予支持,要知道之前李世民还从李渊那里救出李靖,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能保持尊崇已经是他宽宏大量了,边缘化已经是很客气了,而李世民其实已经做到最好了,他对于李靖的疏离只是出于帝王心术做出必要的防范。

至于李靖,我们后人只看到了他无上的军功和荣耀,但谁能真正看到他的人生际遇呢?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结果年过半百却一事无成,以至于在47岁这一年在犹豫和挣扎了许久终于迈出了荒唐的一步,这一步没成功还差点被杀,这个情形像不像年轻时候的我们自认为怀才不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愿意认输,铤而走险,最终留下不甘和无奈。

纵贯李靖的一生,战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建功立业的背后是猜忌和孤寂,每个人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都有无数的委屈和无力,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