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界观

 昵称21405352 2023-02-19 发布于湖南

这是一篇长文,但它应该算是全面,如有错误,望同志们指出来让我改正。

马克思的学说源自于三种思潮,马克思继承并完善了他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社会主义思潮。

一.唯物主义哲学

让我们从第一个思潮即哲学开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简单来讲,对于所有完备的哲学来说,一个基本问题是:是精神先于自然,还是自然界先于精神。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哲学家们分成了两个基本阵营。承认精神限于自然,或者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即使唯心主义学派;而承认自然先于精神,或者说认为自然是本原的,就变为唯物主义概念。当然,从中还有延伸出的第三种类别——所谓不可知论,这种哲学家认为,人类无法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这种人要么拒绝回答这种问题,要么实际上是一种不彻底的唯心,列宁评价说;“这类哲学是对唯心主义的一种反动的让步,最多是把当众逐出的唯物主义羞答答的从后门放进来”。让我们走一下历史的,至少是德国人的道路,也就是说,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先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从自我出发,称为主观唯心主义,比如“经验批判主义”这种学说把世界叫做所谓“感觉的集合”,把周遭的一切事物不当做物质,反而当做是自己的感觉,当作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因而能得出一些“世界没了我,世界就不存在”之类的的糊涂话。第二类是客观唯心主义,这种唯心主义不以自我出发,而是以一种“观念”“规律”“造物主”的概念出发。比如黑格尔,在黑格尔看来,事物及其发展是在自然界出现以前就已经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的某种观念的反映(或映射)。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哲学唯物主义是他的基础。恩格斯是如此论述的“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的……”同时,他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自然辩证法中一句著名的话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不物质的运动”我们先按下不表。他的论证是极简单的“如果要问什么是思维和认识,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显然就会发现,它们无非是人脑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它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反而是相适应的。”

然而,但凡稍有些观察力的人,就不难看出,意识也的确是不同于物质的。不能把它看作某种僵死的物质的反映,物质是复杂又很具体的东西,而人脑的意识却总是抽象的单一的。2000年前,希腊人所用的桨帆船和现代人所用的轮船是不一样的物质,我们却都把他们称为“船”。这就是意识的特点,意识是最高级的物质。但是如果我们止步于此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成费尔巴哈,或毕希纳或福格特这样的旧唯物主义者了。旧的唯物主义者,在哲学的方面,有两个缺点:(1)这种唯物主义是机械的,他无法理解物质的辩证运动,比如物质变成意识是变为它的对立面,有些人无法理解,进而就把意识僵硬的机械的理解成“意识”就是人脑的电信号(脑汁,脑内的血液)(2)关于人,如果不是以第一种方式把人僵硬的理解成某种机器,就是抽象的去了解“人的本质”,不把人看作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对于这两个缺点,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在于不够唯物主义,还带着某种“哲学家”的风气。

对于第一个缺点来说,意识同语言一样,它依托于人的器官(人脑和发声器官)因而它是自然的;但同时,他确实由于人在交往中的需要(协作劳动需要交流)而产生的,因而,他同时也是社会的。把意识当做某种机械,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辩证法,另一方面也是抽象的观察人,认为只要是“人”便可以拥有“意识”然而,一旦离了社会,意识便不复存在了(如印度的狼孩),除非你是个罗马城邦的爱好者!

对于第二个缺点,它主要是指费尔巴哈,但这也是大多数现代人的通病,也就是说,只把物质看做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仿佛有能动性的不是人。我们先看看,这种说辞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感觉的角度去认识物质。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他过于抽象,如果我们真把这个观念放到历史中去比对,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古希腊人和近代的英国人,既然都是人,为什么自然科学生在英国呢?既然人人都可以认识到自然的规律,那么,人类为什么又经历了愚昧的中世纪,而在资本主义时代来临时,迎来了科学的大发展呢?这就是要把物质理解成感性活动的原因,如果不是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自然科学就不会存在,乃至某些物质也将不复存在,当植物学家在樱桃园里观察樱桃树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么一件事,如果不是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如果不是种植技术的成熟,又怎么会有这樱桃园呢?放在中国,我们所见到的可能是一片荒山,但他在2000多年前,或许就是帝王所居住的宫殿。总之,人认识物质不是一种僵化的事业,他也取决于人所处的社会阶段。总之,人总是在现实的条件下去认识物质,而不是抽象地认识“物质”。

二.辩证法

所谓辩证法用,恩格斯的话来讲:“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构成的,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个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及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印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辩证哲学看来,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他指出,所有一切事物都带有必然灭亡的迹象,在他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任何东西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脑内的辩证法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应而已。马克思也说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辩证法不仅是物质本身的规律,也包括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要求我们历史地观察自己的对象研究并概括认识的起源和发展即从不知到知的转化。

那么,我们深入地说一下,辩证法可以分为三个规律:

(1)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

(2)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3)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对于第一个规律,把它扩大就可以表述为:质的变化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产生。

关于量转化为质,我们举这么一个例子:水的温度最初对它的液体状态是无足轻重的,但是由于它温度的增加或减少,当温度(量)达到某一点的时候,它的物态(质)便会发生变化,它就会变成蒸汽或者水;那么质又是怎么转化为量的呢?首先一点,我们要注意能量是守恒的,比如把热变为机械运动时,或把机械运动变成热时,在这里质是变化了,而量依然如故,这是完全正确的。运动形式(量)的变化总是至少在两个物体(质)之间发生的过程,这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失去一定量的一种质的运动(比如热),另一个就获得相当量的另一种质的运动(比如机械运动)。举个更具体一点的例子就是:摩擦会生热,只有在摩擦时,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质变)才能导致内能的增加或减少(量变)。如果没有质变,那么量变也无从谈起;同样的,如果没有量变,质变也是不可能的,量和质在这里是相互适应的,因而能量也是守恒的。

关于第二个规律,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及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质相互联系,也就是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就构成了运动。其次,既然我们面前的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基本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那么物质也就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比如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它们就一定发生位置移动,这种位置移动不是相互接近就是相互分离,不是相互吸引就是相互排斥。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一句话,是吸引和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吸引和排斥实际上是运动的简单形式。运动是不灭的,因而第二个规律就很好理解了。所有的两级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级的相互作用;这两级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他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中,反过来说,他们的相互联系也只存在于他们的相互分离之中,他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他们的相互对立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对立的相互渗透”。同时,对立双方也会相互转化,正如将重物举起(排斥),他才可以掉到地上(吸引);同时,当重物落到地上的这个过程发生(吸引)时,他的摩擦也导致他产生了热(排斥)。植物从种子开始到最后凋零(由生到死);植物死亡的尸体又转化为其他植物的养料(由死到生)。总之,物质是对立统一的。

关于第三个规律,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正如星尘汇聚又散开,最终形成了星系;动植物生而复死,生死交替中逐渐进化。因此,不直接把它叫做“肯定”,而把它叫做“否定的否定”。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人类或人类的历史。既然唯物主义用存在解释意识,而不是反过来;那么,把唯物主义用到人类社会生活上,就要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做了这种方法周密的说明:“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些经济结构就是法律和政治这样的上层建筑和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以前的历史观有两个主要缺点:

(1)以前的历史理论只观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而不去观察他们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

(2)过去的历史理论不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把历史的发展看做是某些“伟人”的功劳。实际上,它只是第一种说辞的另一种形式,第一种看法只观察思想,第二种看法只观察说出这些思想的人,归根结底都是不全面或者错误的。

所谓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首先要观察某段历史的社会经济形态,观察并明确当时社会各个阶级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从物质的、实际的角度来考察一切矛盾趋向的总和,这样就排除了人们选择某一“主导”思想或解释这个思想时所抱的主观主义和武断的态度。

四.阶级斗争

社会处处充满了矛盾,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既有革命的、也有反动的,既有和平的、有战争的,既有停滞的、也有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时期不断更换是人共所知的事实。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这混乱现象中的一条线索——阶级斗争。

人们的意向有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只是因为每个社会中所分成的,各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到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恩格斯补充说原始公社的历史除外)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抗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从灭亡的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矛盾,他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的时代,它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矛盾简单化的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举一个法国大革命的例子,在法国复辟时期,有一些历史学家不得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现今这个时代,即资产阶级取得完全胜利,设立代议机关,实现普选制,创办廉价的日报,势力强大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工人联合会和企业主联合会的等等出现的时代,都无不表明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动力。

对于当代,客观的来分析:在一切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其他中间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与资产阶级斗争,只是为了自己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在某些时刻,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只有当他们即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时,才可能是革命的。那时,他们就不维护目前的,而是维护将来的利益,他们才能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来。只有从阶级的角度来讲,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讲,历史才能被真正科学地研究。

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首先,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生产的社会,所以,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入手。

第一个是价值:

(1)劳动二重性:

商品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方面,他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另一方面,他能用来交换别的东西。商品的有用性,让他拥有使用价值;而另一种价值被称作交换价值(以后简称价值),它是一定量的一种使用价值同一定量的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者比例(如五米的布换了两条鱼)。每天的经验向我们表明,这样的交换会重复亿万次,什么使得这些千差万别的,不能相比的使用价值,彼此相等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东西来用于比较呢?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商品生产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体系下,个个生产者制造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社会分工),而这些所有产品在交换中彼此相等。因此,一切商品共同的东西并不是具体的劳动,而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因此,每个单个商品只表现某一部分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价值量由此确定,或者说价值量由生产某种商品,即某种使用价值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所以,价值实际上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当然,他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关系。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和货币:

交换起初是单个的,偶然的:一定量的一种商品砼,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交换;进而又演化到一般价值形式,即几种不同的商品,同一种固定的商品交换;最后变成了货币的价值形式,一切物品皆以货币衡量。货币是交换和商品生产发展最高产物,他把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各个生产者通过市场所发生的社会关系遮盖起来,将人的关系掩盖成了物的关系。价值形式的演变,反映着社会生产过程中极不相同的发展阶段。

第二个是剩余价值:

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就变为资本。

商品的流通公式是:A(商品)——B(货币)——A(商品)

也就是说,卖出一种商品是为了买进另一种商品。

而相反,资本的一般公式是:B(货币)——A(商品)——B(货币)

就是说为卖(谋取利润)而买。马克思把投入周转的货币的原有价值的增值额叫做剩余价值(资本在周转后会变多,这是人尽皆知的)。正是这种“增值”使货币成为资本,即变成一种特别的,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不能从商品流通中产生,因为商品流通只不过是等价物之间的交换,他并不会增加资本,也不能从加价中产生,因为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盈亏必然会抵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况:无论我把一件商品的价叫的多高,哪怕他成功交易了,市场上所拥有的总的价值仍然是不变的)。并且我们这里所谈的是大量的、平均的、社会的现象。

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在市场上找到这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过程同样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这种商品就是人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创造价值。

货币所有者按劳动力的价值购买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价值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的价值)所决定的。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就有权使用劳动力,即强迫他整天做工,譬如坐12个小时的工。其实工人在六小时内(“必要”劳动时间)就能创造出补偿其生活费用的产品,而其余六小时内(“剩余”劳动时间)创造资本家不付报酬的“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因此,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耗在生产资料(机器、劳动工具、原料等)上面的不变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一下子或一部分一部分)不变的转移到成品上去;另一部分是耗费在劳动力上面的可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并不是不变的,而是在劳动过程中增殖起来,因为他创造出剩余价值。因此,为要说明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就应把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较,这种比率,马克思就称为剩余价值率,按上述的例子来看,就是6比6,即100%。

资本生产的历史前提是:

(1)在商品生产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一部分人手里面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货币。

(2)存在两种意义上“自由”的工人:

(1)他们出卖劳动力,不受任何拘束或限制

(2)他们脱离土地和任何生产资料,这是无产业的工人,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工人——无产者。

想要增加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

(1)延长工作日(绝对剩余价值)

(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分析第一种方法,描绘了工人阶级要求缩短工作日的斗争和政府进行干预的情景;马克思在分析第二种方式时,考察了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1)简单协作(2)分工和工厂手工业(3)机器和大工业

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分析十分新颖。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变为资本,不用来满足资本家个人需求,而是投入新的生产。马克思指出,所有先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错误在于认为变成资本的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作可变资本,实际上剩余价值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同时,马克思还发现,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比可变资本部分增长的较快。

资本积累加速机器对工人的排挤在一端造成富有,在另一端造成贫困,因而也生成所谓的“劳动后备军”(总是存在的失业人口),即“资本主义的人口过剩”。资本主义同时也会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或经济下行)。

同时,必须把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本积累和原始积累区分开,原始积累就是强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如,把农民从土地赶走,实行殖民制度、国债制度、保护关税制度等等,原始积累在一极造成“自由的”无产者,在另一级造成富有的资本家。

同时,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会愈加深,先前是剥削独立经营的劳动者(即原始积累),之后就开始剥夺小资本家。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即资本的集中进行的(资本家之间互相争夺,最终竞争出几个或一个大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的应用于技术,土地日益地被有计划的利用,一切生产资料因为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而日以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最终,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下繁荣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达到了不相容的地步,剥夺者因此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还谈到了利润率的问题。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投入企业的全部资本之比。“有机构成高的”资本(即不变资本超过可变资本的数额高于社会平均数)所提供的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而“有机构成低的”资本所提供的利润率则高于平均利润率。资本间的竞争资本从一个部门转入另一个部门,使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利润率趋向平均。一个社会全部商品价值总量是与商品价格总和相等的,但由于竞争的影响,在个别企业和个别生产部门内,商品不单它的价值,而是按等于所消耗的资本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卖的。(价格可能比价值高或低)。

这样就解释清楚了两个事实,一是价格与价值可能不懂,二是利润平均化。当然,价值(社会的)转化为价格(个别的)经过了极其复杂的道路。由于他通过市场把各个分散的商品生产者联系在一起,它的规律性表现为平均的、社会的、普遍的规律性,至于个别偏差情形则相互抵消。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示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的较快,既然生产剩余价值的只是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就有下降的趋势,这就是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现在让我们转向农业,地租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土地全被各个业主占有,面积有限,所以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不是取决于中等地的生产费用,而是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费用,不是取决于产品运往市场的中等条件,而是取决于产品运往市场的劣等条件。这种生产价格与优等地的生产价格的差别就产生等差地租或极差地租。马克思分析的这种地图说明,它来源于各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来源于土地的投资量的差别。同时,利润平均化的前提是竞争完全自由,资本能自由地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但土地私有制造成了垄断,妨碍了这种资本的自由流动。由于这种垄断资本有机构成较低,而个别利润率较高的农业产品,就不完全加入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所以作为垄断者的土地所有者,就可能使价格保持在平均价格以上,于是这种垄断价格就产生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极差地租不可能被消灭,而绝对地租却可能消灭,比如,在土地国有化的时候,在土地转化为国有的时候,就可能完全消灭。因此,在历史上曾有过激进资产者提出土地国有化这一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但很多人却害怕这个要求,因为他触犯了另一种敏感的垄断,即一般生产资料(所有的生产资料)的垄断。

地租史是这样的:先是劳役地租(农民用自己的劳动在地主的土地上创造剩余产品)再是产品地租或实物地主(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剩余产品,再将它交给地主),然后转化为货币地租(这其实也是实物地租的一种,但是实物演化成了货币)最后,转化为资本主义地租,这时,农民已被使用雇佣劳动从事耕作的农业企业主所代替。在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也形成了受货币雇佣的无产短工阶级,农村中那些较富裕的农民,自然而然就养成一种自己剥削农村雇佣工人的习惯,正如封建时代富裕农奴,自己也有农奴一样。于是,这些农民便渐渐有积蓄起来,相当的财产而变成未来的资本家的可能性。那些独立经营的就土地的占有者,中间就渐渐生产出资本主义租电者的苗床,它们的发展取决于农业范围外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发展。

一部分农村居民被剥夺或驱逐出农村,不仅为工业资本创造了“自由的”劳动力,而且也建立了国内市场,而农村居民的贫困和破产,又在为资本造成“劳动后备军”(广大找工作的几乎无业的农民工)方面起了作用。在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中,马克思如此描述“一部分农村居民因此经常处在转变为城市居民或非农业居民的过渡状态。相对过剩人口的这一源泉,是流不断的……农业工人的工资也被压低到最低限度,经常有一只脚,现在贫困的泥潭里。”

农民对自己耕种的土地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是小生产繁荣,并成为典型形态的基础,但这种小生产只能从狭隘的原始的生产范围和社会范围相融,在资本主义下,“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工业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只在形式上不同罢了,剥削者是同一个——资本。一个个的资本家通过抵押和高利贷来剥削一个个农民,资本家阶级通过国家赋税来剥削农民阶级。”小农土地占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粮价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粮价低的原因之一是什么呢?在于农民把一部分剩余产品白白交给社会。“因此,这种低价是生产者贫困的结果,绝不是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高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小土地私有制极小生产的通常形式不断衰落,消灭直至灭亡。“小土地私有制实际上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排斥劳动的社会形式,排斥资本的社会集中,排斥大规模的畜牧业,排斥科学的日益广泛采用。生产资料无止境的零散化,生产者本身分散化,(合作社虽然能起的作用,但只能削弱而不能消灭这个趋势,同时,她对富裕农民的好处很多,对贫穷农民的好处则很少,甚至合作社本身也会成为雇佣劳动的剥削者)人力的大量消耗,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土地私有制的规律。

资本主义在农业方面也和工业方面是一样,是以“生产者的苦难”为代价来改造生产过程的。在现代资本主义,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以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枯竭为代价。对于工人,他们以摧残自己生命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在农业上,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一步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之所以会发展技术和社会生产过程的联合,只是同时由于它破坏着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六.社会主义

从上文便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因为生产的社会化不能不导致生产资料变为社会所有。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作日缩短,完善的集体劳动代替残存的原始的,分散的小生产。同时,资本主义既割断了,农业同工业之间的联系又以自己的高度发展,将它重新联合起来,其基础是自觉地运用科学,集体劳动联合,人口的重新分布(一方面,消灭农村的偏僻情况另一方面,消灭大量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的反常现象)。他同时也催生着新的家庭形式:在现代社会内,女工和童工的使用导致父权制家庭被资本主义瓦解,“大工业使少年和儿童在家庭范围以外,在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由各种年龄的男女组成结合工人这一事实,尽管在其自发的粗野的资本主义形式(即工人是为生产过程存在,而不是生产过程为工人存在)上是造成毁灭和奴役的祸根,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成为人道发展的源泉。”同时,工厂需要有知识的劳动力向我们表明“未来时代教育的萌芽,那时,对于所有超过一定年龄的儿童生产劳动,将铜教学及体操结合起来,这不但是一种扩大社会生产的手段,而且是生产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手段”。

马克思主义也把民族和国家问题放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民族是社会发展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工人阶级如果不是“在民族范围内构成起来”,如果不是“民族的”就不能巩固,成长和形成。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绝,用阶级对抗代替了民族对抗。因此,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这完全是一个真理:工人没有祖国,因为全世界的工人一样受剥削,一样受资本主义压迫。同时,“各文明国家工人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因为资本主义是国际的,因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绝不是局限的,而是全世界的。国家这个有组织的暴力,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这时,社会已经分裂成各个不可调和的阶级,如果没有一种似乎凌驾于社会之上,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的“权力”,他就无法存在(因为如果没有国家这些阶级之间必然发生不可避免的武装斗争)。国家从阶级矛盾中产生后,便成为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同时,这个阶级也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因此不难发现,古代的国家首先是奴隶主,用来控制奴隶,封建国家是贵族,用来控制农奴,现代的代议制国家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具。那么,它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写道:“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剥夺生产资料以利于整个社会,同时也是他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儿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管理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调节所替代国家不是啊'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七.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

毫无疑问,阶级斗争应当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即,客观地考虑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总和,考虑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先进阶级制定正确策略的依据。再观察个个阶级和各个国家时,不应当认为他们是静态的,而认为他们是动态的(这个运动的规律是从每个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中产生出来的)。同时,观察运动不仅要着眼于过去,而且要着眼于将来。同时不能只看到缓慢的变化,要辩证地进行观察:“在伟大的历史发展中二十年等于一天,虽然以后会有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期”。

一方面要利用政治消沉的时代,或所谓“和平的”龟行的发展时代,来加强先进阶级的意识、力量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把这种利用工作完全引向达到这个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并使这个阶级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实际解决伟大的任务。

,这两个论点第一个是在《哲学的贫困》中论及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经济组织时提出的,另一个是在《共产党宣言》上提出的。前一个论点是“大工业把大皮互不相识的人们聚集在一个地方竞争,使他们利益分裂,但是维护工资这一对老板的共同利益,使他们在一个共同的思想(或组织)下联合起来……原来,孤立的同盟厩组成为集团工人们为抵制经常联合的资本而维护自己的联盟,就比维护工资更为重要……在这一斗争中,未来战斗的一切要素在聚集和发展着。达到这一点,同盟就具有政治性质”(即从经济问题出发最终达到政治问题);在另一点上,《共产党宣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斗争,但是他们同时还坚持着运动的未来。”因此,马克思支持过波兰主张“土地革命”的政党,也支持过德国极端革命民主派。同时,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完成时,马克思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发挥农民的民主力量上,恩格斯写信时说道:“在一个农业国家里代表工业工人说话时只攻击资产者,而忘记了封建贵族对农村工人的宗法式的'凭棍棒维持的剥削’,这是卑鄙的。”同时,马克思警告过法国无产阶级不要举行不合时宜的起义,但当起义终于来临的那天(1871年,巴黎公社),马克思也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迎接“冲天”的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马克思既十分重视在政治消沉和资产阶级合法性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利用合法斗争手段,也坚决反对当时社会民主党中没有表现出坚决性,革命性,坚定性的决心和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