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到处都是背着鼓鼓的行囊、手上拉着孩子,正往家里赶的游子们,他们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了。 而对于出嫁的女性朋友来说,同样盼望着在这个新年期间,可以回娘家看望父母,再吃一次父母做的饭菜或围着父母再撒一次娇,和父母说说这些日子遇到的无法对他人言的事。 然后再看一看门前那条陪着自己长大、对自己无比包容的小河,还有那山、那树、那条田径小路,入目之处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经过时间的洗涤,父母老了,儿时的家也变旧了。 唯一不变的是父母那一声声的呼唤,仿佛儿时的快乐时光再一次重叠,父母还没老,我们还没长大,屋前那老黄牛还在哞哞地叫着。 可惜,这一切都只是过去式了,童年就如同很多远嫁女的娘家一样,回不去了。 这同样是53岁远嫁河南的林大姐的特写,在2022年12月份送走了年迈的父母之后,她崩溃痛哭,说:父母不在了,娘家已经没有我想看的人了。 林大姐是一个非常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人,唯一的不足是她文化比较低,连初中都没有毕业。 而她之所以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并不是因为她的学习成绩不好,而是她心疼父母,不忍父母为了子女的学费而到处借钱、看别人的脸色。 原来,林大姐出生在一个偏远地区的普通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母也不例外,都是靠种田为生。 一家5口人都是靠那几分薄田维持生活,而父母,拉扯3个子女长大已经是拼尽了全力,上学读书对林大姐一家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在家里,林大姐是家里的老二,她上面有一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还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 她和哥哥、弟弟上学读书的时间几乎可以说是一致的,哥哥二年级时,她一年级,之后再是弟弟。 几乎每年交学费,父母都需要同时交三份。 而在林大姐9岁那年,父亲在山上摔下来,还摔断了右腿,从此之后,家里的重担就压到了母亲的身上,同时也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就更加困难了。 而且,在那之后,一向憨厚老实,从不会大声说话的父亲变得越来越暴躁,常常捶打着自己的右腿,责怪自己为什么不站起来。 而那个温柔爱笑的母亲也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爱发火、爱指责,还爱抱怨的陌生的母亲。 母亲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有时候更是无缘无故地责骂子女,把她对生活的不满全都发泄到孩子身上,更多的是发泄到那个不能撑起这个家庭的男人身上。 父母的转变让这个小家庭变得非常压抑,作为孩子的林大姐和哥哥弟弟,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都在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尽量不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而最让林大姐感到难过的是,每次交学费时,她都不敢向母亲开口,因为,每次向母亲开口要学费,都会被母亲破口大骂,仿佛她真的是母亲口中那个来讨债的人。 看着母亲一脸的厌恶,还有那骂不完的脏话,林大姐都觉得问母亲要学费是一个酷刑,如果可以,她真的想要逃离这样的母亲。 每次她都忍不住偷偷地哭,有一次被弟弟发现了,弟弟安慰她说“以后就让我帮你问母亲要学费吧。” 林大姐知道,对哥哥和弟弟,母亲的态度要好很多,起码不会责骂哥哥和弟弟说读书没用,更不会常常借故骂她“吃得多,做得少”。 其实,林大姐知道,母亲是希望她能够主动提出辍学。 她能体贴母亲的辛苦,所以,无论母亲说话有多难听,她都自己默默消化掉,从不顶撞母亲,更是主动去包揽家务,甚至还跟着大人一起上山砍柴。 做这些,她只是不希望失去上学的机会,因为,她实在是太想上学了,她知道只有知识才能让她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命运。 只是,在读完初中一年级后,看着越来越苍老、越来越尖酸刻薄的母亲,她还是决定了辍学。 在听到她提出不上学的那一刻,父亲一声长叹,之后就低下了头,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母亲像松了一口气似的,脸上还有一丝笑容。 在这一瞬间,林大姐知道,父母都在等着她做决定,虽然说是自己决定放弃的,但是,父母的态度还是让林大姐有一种受伤的感觉。 辍学后,为了给家里出一份力,林大姐来到一个远房姨妈家里,给姨妈家做保姆,照顾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而姨妈则每月给他300元的报酬。 因为吃住都在姨妈家,林大姐几乎把每个月的工资都寄回家,自己可以说是分文不留。 也怪她那时候太小,没有人引导她该怎么为人处世,更没有人告诉她该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她完全就是一张白纸,一点都不懂人情世故。 为此,在不知不觉中,姨妈的丈夫(姨父)看她越来越不顺眼,有好几次都想让她走人,但一直被姨妈拦着。 而姨妈则是看上了她为人老实,做事勤奋,特别是照顾孩子方面,她从来不会投机取巧,更不会耍心机。 一直以来,她把姨妈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在照顾,每天的日常是:喂饱了孩子后,她才吃饭;晚上,把孩子哄睡后,她才睡。 总之,一切都是以孩子为重,也正是这一点得到了姨妈的认同,哪怕她为人处世上有所欠缺,姨妈还是愿意把她留下来。 而姨妈把她留下来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姨妈知道她家里实在是太需要她这份工作了,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以林大姐当时还达不到进厂年龄来说,这是她仅有的选择。 也许是姨妈的怜悯心,很多时候姨妈都会像一个普通的长辈一样,为林大姐及时纠正一些容易犯的错误,更会引导她该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 姨妈对她说:“你父母不在你的身边,我就是你的长辈,而作为长辈,你做错了事,我就有责任去纠正你,告诉你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下次你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语,当然,如果我的语气和态度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话,你也可以讲出来,我希望你真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姨妈还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或遇到难事,你也可以来找我,我能解决的,一定会为你解决,在姨妈这里,你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 正是姨妈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成功“收买”了林大姐,让林大姐更加死心塌地地为他们付出,在他们家度过了整整5年。 而在这几年中,林大姐的母亲对她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但会给她张罗好吃的,还会给她买衣服,这让她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后来,林大姐跟着村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出来打工,成为一名正式的“打工妹”,唯一不变的是,林大姐还是和过去一样,每次发工资,她都要把大部分寄回家,自己只留一点够买日常用品即可。 对此,同事们都说她太傻,有几个年纪比较大的阿姨甚至教她说,要学会为自己存点私房钱。 阿姨们说:给再多父母,父母都不会嫌多,可万一哪天自己需要花钱,你要怎么办? 阿姨们的苦口婆心并让林大姐有所改变,林大姐还是一如既往的往家里寄钱,因为在林大姐心里,只要能够帮到父母,能够让父母开心一点,无论做什么她都愿意。 而在她打工期间,她的哥哥和弟弟都陆续考上了大学,这对于一个寒窗苦读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回报。 林大姐同样为哥哥弟弟感到高兴,这也是她一直期盼的事情。 她比谁都清楚,哥哥弟弟有多努力,有多希望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他们终于踏出了第一步,终于有更大的信心去拼搏了。 也许是一个人孤独得太久,也许是太渴望身边有个人陪伴,在这期间,林大姐遇到了她的爱情,一个来自千里之外的男生对她展开了追求。 虽然身边的朋友都劝她要考虑清楚再谈恋爱,但是,林大姐还是一头扎进了男生的怀里,任谁的话她也听不进去。 父母知道后,都反对她远嫁,甚至连哥哥弟弟都劝她放弃这段感情,可是,那时候正处在热恋期林大姐,变得非常固执,十头牛都拉不回头。 最终,她还是远嫁了。 为此,她差点和父母决裂。 而让她和娘家人的关系继续恶化的是,在她远嫁的第三年,她的父亲病重乃至去世 ,她都没有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让父亲带着遗憾离开。 当时,她的母亲气得扬言要和她断绝关系,她的哥哥弟弟也同样非常气愤,扬言以后再也不让她踏进娘家一步。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当时林大姐正怀着身孕,而且还有流产的可能,正卧床休息。 当她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时,第一时间就让丈夫一起收拾行李,却被公公婆婆拦了下来,他们说:那么远,坐车那么辛苦,你的身体能吃得消吗?万一在路上出事了,你要怎么办? 其实,公公婆婆根本就没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儿媳回去,而以林大姐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有丈夫在旁照顾的话,根本无法走出家门。 无奈之下,林大姐只能向现实妥协,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仅仅只是开始,在她父亲病重到去世,她都没有办法回娘家,只能日日以泪洗脸。 她的不出现在娘家所有的人眼里就是冷漠无情,就是一个连父亲去世都不回来的不孝女,可无论娘家人怎么骂她,她只能把泪往肚子里咽。 送走了父亲后,差不多有5年的时间,娘家人对林大姐的态度都是不冷不热,几乎可以说是:她回来,娘家人当她是客人一样招待;她不回来,娘家人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都说人心都是肉做的,做母亲的,哪怕再生女儿的气,也不舍得看着女儿在自己面前那样小心翼翼,讨好自己,甚至是讨好家里每一个人的样子。 这样的女儿让母亲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另外,想到女儿为这家里所做的一切,母亲第一次意识到,是这个家亏欠女儿太多了。 是自己让女儿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更是自己让女儿吃尽了生活的苦,这些年,她同样忽略了女儿的感受,甚至没有问过她过得好不好。 对于女儿而言,她真不是一个好母亲。 母亲的触动非常大,也是在这一刻她才放下了曾经对女儿的抱怨,重新接纳女儿,同时,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母亲还把这些年的积蓄偷偷地全部给了女儿,让女儿盖房子用。 也是在这一刻,林大姐才真正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同时,也理解了母亲的苦心。 其实,在此之前,她对母亲一直都是有埋怨的,她一直认为母亲眼里只有哥哥弟弟,根本没有自己这个女儿。 可自从自己也做了母亲后,她才体会到母亲的为难与艰辛,如果不是因为生活太苦,母亲又怎么舍得让自己辍学? 特别是自己远嫁后,能陪伴母亲的时间少之又少,有时候甚至连母亲的生日都无法参加,想到这些,她内心充满了愧疚感。 而她虽然和母亲的关系得到了和缓,但和哥哥还有弟弟之间却一直没有进展,哥哥和弟弟甚至在知道母亲偷偷给她存款后,更加不愿意见到她了。 母亲担心她难过,经常安慰她说“兄弟姐妹之间,长大后也只是多个亲戚,关系好的就多来往,不愿意见面的就少见,我在的时候,你想回就多回几趟,哪天我不在了,你也别回来了。” 母亲的话,让她泪流满面,虽然她知道这是事实,可她还是希望能得到哥哥和弟弟的谅解。 只是,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哥哥和弟弟都不愿意搭理她了。 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身体还算健康的母亲,居然没能熬过这个冬天,被新冠带走了。 抱着母亲的遗体,林大姐哭得撕心裂肺,她不敢把母亲放下,因为她知道,放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可是,无论她怎么哭,最终还是要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她没有妈妈了,从今以后,她就是个孤儿了。 站在母亲的坟前,她第一次意识到,父母不在了,娘家真的没有我想看的人,更没有值得我牵挂的地方了。 再见时,也许只有给母亲上香时了。 其实,对于女人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那明明是自己的家,而自己却没有打开家门的钥匙。 这大概是大部分出嫁女内心的声音,也是大部分出嫁女的现状,很多人都是父母还在时,才会感觉到一点家的感觉。 如果哪天父母不在了,很多人对娘家已经没有了想念了,特别是如今社会,大家天各一方,兄弟姐妹之间的联系少之又少,哪怕父母还在时,都不一定能够齐聚一堂。 而如果仅仅只是靠儿时的感情来维持兄弟姐妹的关系的话,那只能说是幻想。 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没有金钱加持的话,一切都免谈。 这并不是世态炎凉,这只能说是一种生存法则。 大家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