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寅|清代诗词评注(十)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2-19 发布于陕西
25、屈大均(1630-1696)
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人(今属广东)。父入赘卲家,儿时随父居南海,崇祯十三年(1640)归原籍,复屈姓。曾参与其师陈邦彦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活动,失败后于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中年复改儒服。生平慕屈原、李白之为人,喜漫游。诗与陈恭尹、梁佩兰齐名,有“岭南三大家”之称。著有《广东新语》,诗文后人辑为《屈大均集》,陈永正纂有《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
旧京感怀二首(选一)[1]
内桥东去是长干[2],马上春人拥薄寒。三月风光愁里度,六朝花柳梦中看。江南哀后无词赋[3],塞北归来有羽翰[4]。形势只余抔土在[5],钟山何必是龙蟠[6]?
[注释]
[1]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屈大均诗词编年校笺》卷四。康熙七年(1668)冬,屈大均携妻子王华姜南归,渡江至金陵,僦居秦淮河畔,有感而作此诗。旧京,指南京(今江苏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改应天府为南京。
[2]内桥:故址在今南京市中山南路。长干:即长干里,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刘逵注:“江东谓山冈间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间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古乐府有《长干曲》。
[3]江南哀:南朝梁庾信出使西魏被留,乃仕周,梁亡后作《哀江南赋》以悼。
[4]“塞北”句:暗用汉苏武故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使匈奴被拘,后汉使至,其属官常惠夜见汉使,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语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武乃得归汉。此言自己在北方从事抗清活动,失败南归,只有友人的书信可以证明自己的志节。
[5]抔土:代指皇陵。语出《汉书张释之传》:“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虖?” 
[6]“钟山”句:钟山即紫金山,位于南京市东,明太祖与马皇后所葬孝陵在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龙蟠,形容钟山形势雄伟。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此用其语。 
[鉴赏]
诗从早春踏青写起,薄寒既点明气候,又暗喻诗人的心境。颔联更寄托了“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的悲怆:三春烟景适足触发无边愁绪,物是人非的强烈感受更让诗人沉浸于历尽沧桑的幻灭感而不能自拔。在这里,旧京的繁华虽只用“花柳”二字轻轻带过,但“六朝”所背负的改朝换代的历史镜像仍赋予它深厚而复杂的情感内容。四句写尽心头的兴亡之感,并牵引出颈联庾信和苏武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无奈。结联套用李商隐《咏史》“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说自古号为形胜的钟山只剩下个明孝陵,何曾捍卫过明朝的天下?言外流露一丝对明末朝政腐败导致覆亡的憾恨。这种哀恨交加的复杂情绪正是当时士大夫痛定思痛的典型心态。
26、陈恭尹(1631-1700
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今属广东)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以布衣终其身。诗文兼工,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又善书,时称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
读秦纪[1]
谤声易弭怨难除[2],秦法虽严亦甚疏[3]。夜半桥边孺子[4],人间犹有未烧书[5]
[注释]
[1]选自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陈恭尹诗校笺》本《增江后集》。这是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作的咏史诗。
[2]弭:消除、平息。
[3]“秦法”句:意同于袁宏道《经下邳》:“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
[4]“夜半”句:张良少时游下邳,遇逸老黄石公,执礼恭敬,黄石公许其“孺子可教矣”,约平明往见,授以太公兵法,且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后遇刘邦起兵,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刘邦,刘邦常用其策,终以灭秦。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5]“人间”句:即袁宏道《经下邳》“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之意。
[鉴赏]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祚速绝的关系,唐人章碣《焚书坑》一诗其实已说得再透彻不过——“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说知识垄断和思想禁锢是毫无意义的,摧毁暴政的力量不是读书人,乃是愤怒的民众。但后来的封建君主似乎仍不明白这一点,总是以各种手段禁锢思想和封锁言论,从宋代开始就文字狱不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特色。清康熙二年(1663),湖州富商庄廷鑨邀集学者编纂《明史》,触犯朝廷忌讳,导致庄氏全族和参与者七十多人被戮,几百人流放充军,成为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这件事让著书和政治的关系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陈恭尹这首《读秦纪》,虽是读史引发的感触,但主旨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统治者可以压抑非议和不满的呼声,却无法消除民众内心的怨愤。历史的结局证明,即便在那个知识和信息传播都有很大局限的时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是徒劳的,并不能避免覆亡的命运。这乃是显而易见的事,所以诗没有停留在这点上,而是举出圮上黄石公传张良兵书的故事,暗示“秦法虽严亦甚疏”的可笑乃至最终走向灭亡的结局,末句取意虽同于袁宏道《经下邳》诗,但精警胜过袁作,对封建统治者不啻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27、李因笃(1632-1692)
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今属陕西)人。顺治十六年(1659 )起在陈上年署中坐馆授读。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儒试,授翰林检讨,不久即以赡养老母为由辞归。经学造诣深厚,与李颙、李柏并称“关中三李”。精于音律,长于诗词,“诗品似李北地之宗杜陵”(《国朝诗别裁集》)。著作今存《受祺堂诗集》、《受祺堂文集》、《汉诗评》、《古今韵考》等。
潼关三首(选一)[1]
云薄关河紫气长[2],帝枢曾此撼严疆[3]。河经百二开天地[4],华枕西南锁雍梁[5]。戍火忽移函谷月[6],征车多带灞亭霜[7]。旧京萧索垂千载,飞挽何由接巨航[8]。
[注释]
[1]选自清康熙田少华刻本《受祺堂诗》卷十三,系康熙九年(1670)作者经潼关所作怀古之作。潼关: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杜甫《北征》:“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破潼关,入西安,进而占领关中地区。
[2]关河:指函谷诸关与黄河。《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张守节《正义》:“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紫气:祥瑞之气。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东来紫气满函关。”
[3]帝枢:即帝都。
[4]百二:《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后世因以百二称关中形胜之势。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5]华:西岳华山,在陕西境内。雍梁:雍州和梁州。雍州,古九州之一,得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境内的雍山、雍水。隋以长安附近一带设雍州,唐属京兆府。梁州,亦为古九州之一,三国时始设梁州,治所在南郑,唐德宗时改为兴元府,明改为汉中府,今为陕西汉中市。
[6]函谷:即函谷关,秦所建者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汉所建者位于今河南新安县,紧邻黄河,为扼守长安、洛阳两京古道的山谷要塞,历来为兵家重镇。
[7]征车:古代朝廷征召贤达派用的车子。灞亭:灞桥边的长亭,古人于此饯别。岑参《送祁乐归河东》:“置酒灞亭别,高歌披心胸。”
[8]飞挽:迅速运送粮草,同“飞刍挽粟”。《陈书·宣帝纪》:“飞刍挽粟,征赋颇烦,暑雨祁寒,宁忘咨怨。”
[鉴赏]
自秦汉至隋唐,潼关一直是扼守关中、节制长安、洛阳两都的雄关要塞,王朝兴亡常与潼关的安危息息相关。直到五代以后,潼关才渐失其战略地位,成为往来文人登临凭吊,发思古之幽情的历史遗迹。李因笃这首七律,首联追溯潼关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颔联指明其地理位置和形胜险要;颈联以烽火在函谷关的月色中传来,征车到来带着灞亭的风霜,表明潼关为往来关中咽喉之地;尾联感叹昔日的关隘早已丧失其战略地位,怎么还有漕运军需的大船到来呢?结句的设问似乎包含着一种期盼,一种遗憾,其具体的寄托大概只有诗人自己才清楚了。
原载《清诗鉴赏》,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链接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