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化学校作业管理 提高作业应用效果

 新用户1112AXS8 2023-02-19 发布于吉林

图片

随着“双减”工作的落地,作业管理成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我校从细从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来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应用效果。

建立管理体系,严控质、量关

我校在充分梳理各学科作业常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删减、归并、细化、补充等途径,建立作业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成立年级作业总量调控工作组和学科作业审查工作组,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的全过程管理,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统筹纳入教研、科研、师训及学校绩效考核范围。

每周学校随机对某一年级某一学科的作业情况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及时了解学科作业在质量与数量方面是否适切,作业是否有分层。通过学生的反馈,促使教师及时调整作业内容,并契合不同的学生发展层次,设置分层作业,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我校规定凡是要求学生做的,学习水平属于理解、运用、综合类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教师在试做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杜绝随意布置作业的行为,避免将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确保作业难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且数量适当,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加强作业研究,提升作业品质

我校将作业研究作为常规工作,纳入校本研修内容体系。除针对作业理念、作业设计与实施要素组织适量通识培训外,还重点围绕学校作业研究要点、作业经验与典型问题,组织各类专题研修活动。

加强专题学习,更新作业理念。教导处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多次作业专题学习活动。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有效作业的设计问题,通过聆听专家报告、研读作业案例等方式,明确了作业的定义和主体指向,作业的功能和类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如何精准设计作业。

日常教研中关注作业优化。各备课组在日常教学中,时常利用集体备课的契机,研讨作业设计,使其符合课程标准要求,适应本校学生学情,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大家又就评价标准、完成情况、讲评辅导等进行研讨,交流提高作业应用效果的有效途径,研讨后续教学改进的主要方向,并基于证据优化完善作业。

专题研修中保证作业品质。学校通过“自主实践→研讨交流→作业改进→审核下发”这一作业专题研修过程,不仅教师单元作业设计的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单元作业的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借助作业评比,提升设计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离不开自身内因驱动,但也需要外因的“推波助澜”。因此,为教师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之尽快地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教导处举办了“好作业巧设计”作业设计比赛,不仅语数英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连科技、艺术、体育学科教师都积极响应,共收到作业设计55份。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真正提升广大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优化作业分析,增加管理深度

我校充分利用每学期两次作业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加强作业分析,更好地发挥作业检查的效用。

教导处在组织作业常规检查时,除关注作业次数、整洁程度、教师批改、学生订正等基本规范外,还重视分析作业质量特征,反映体现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体现分层等方面的情况。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教师在作业设计、批改、反思、辅导方面的完成情况,教导处依据区作业常规检查表,设计了作业常规检查表,分别从目标、表述、结构、时间、批改、批语、反思和辅导这些观察点对教师作业常规工作进行评价。

教导处每学期会组织一次教研组作业常规互查。教师们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每人对照检查表对组内教师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集体评议打分。这样的检查形式,能让教师有机会发现他人作业方面的优点,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我校借助学科作业档案本,引导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作业内容的构成,要做到单元内容覆盖面广、类型多样、难度分布合理、体现分层。通过记录学生作业中错误率高于50%的错题和对错题的学习水平分析,教师对自己作业设计与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所反思,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以及后续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学与作业品质。

(本文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青浦区华新小学)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2年2月1日出版,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