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帖推荐】适合练硬笔的经典碑帖字帖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

 德润斋 2023-02-20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硬笔临古系列—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硬笔临古字帖

王羲之的流传至今的作品都是堪称经典,其中这么多作品,今天说的是一幅小楷作品,他生前最后所做的,那就是孝女曹娥碑。此碑帖是他晚年的一个作品了。记录创作的关于孝道的事迹。

碑文中讲的是孝顺女子曹娥的父亲管理祭祀事情,有一次在江上迎潮神不小心时落入江中,年纪小小的她在昼夜找寻无果的情况下跳入江中寻找父,后来她的尸身抱着父亲浮出水面。人们为了歌颂她的孝行便立碑。碑文原来由蔡邕书写的,后来由宋朝蔡卞重新而写。

王羲之深受其孝行所动,因此为她也写了碑文,此时的他年迈体弱多病,此碑绢本手迹在辽宁博物馆收藏,虽然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但是笔法还是刚劲有力,字体带有隶书之意,字体宽平,无华丽而古朴自然,用笔大多是不藏锋,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整体排列工整匀称。

此为王羲之小楷作品《孝女曹娥碑》的拓本。唐刻宋拓晋唐小楷八种,翁万戈旧藏。此碑自明以来多摹刻于各汇帖中,题为王羲之作。历史上或认为此乃晋人书,但不一定是王羲之。

这幅书法的作者暂置不论,其书学价值则是客观存在的。宋高宗认为它“纤劲清丽”,有晋人风韵,“非晋人不能如此”。文徵明则从中悟其“古雅纯质,不失右军笔意”。赵子昂、虞伯生推崇为“正书第一”。这些著名书家确实从绢素墨迹中体会出一种楷书法则上、书风气韵上的高妙处,而这些又与唐宋以后书家的楷书不相同。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原文: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来适居。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

文章图片4

原文: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伊惟孝女,奕奕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家室,在洽之阳。待

文章图片5

原文: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乍沉乍浮。或泊洲屿,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还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流泪掩涕,惊恸国都。是

文章图片6

原文: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镂而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乱曰:

文章图片7

原文:铭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墓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义之利门。何怅华落,雕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招(昭)后昆。

汉议郎蔡雍闻之来观,夜暗手

文章图片8

原文:摸其文而读之雍题文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冢当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匡(叵),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

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原帖可定制方格、田字格、竖格、九宫格、横格或其他自定义格子硬笔字帖,并且可为字帖设计封面、加LOGO、二维码、水印、培训机构名称等信息,纸质版或电子版均可定制。

文章图片9

字帖封面

文章图片10

原帖对比

文章图片11

九宫格临摹篇

文章图片12

九宫格临摹篇

文章图片13

九宫格临摹篇

文章图片14

精摹篇

文章图片15

精摹篇

文章图片16

精摹篇

文章图片17

描红篇

文章图片18

描红篇

文章图片19

描红篇

文章图片20

进阶篇

文章图片21

进阶篇

文章图片22

进阶篇

《孝女曹娥碑》解析及临习体会■刘伟明(摘自微信公众号《书法报》编辑部)

《孝女曹娥碑》(图1)是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今日流传者分两大类:一类为拓本,拓本的版本繁复,经后世多次重刻,有失真现象。另一类为绢本,上有徐僧权、满骞、怀充等的题名,还有韩愈、宋高宗等的题款,而其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学术界尚无定论,所以今之所重仍以拓本为主。拓本主要有安思远藏本、何绍基藏本、停云馆帖本、绛帖本等,这些拓本因流传有序,成为临摹的常用范本。下面对此帖略作分析:

一、字法以扁方为主。这与其他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小楷作品如《乐毅论》《黄庭经》等的字形不同,上述两件小楷作品字形以方、长为主。《孝女曹娥碑》单字结构多呈左高右低的错落状,如“怙”“诉”等字,具有动态的效果。且字法结构多在平正中见险绝,如一些上下结构的字,有的字上开下合,有的字上合下开,欹正相生,变化丰富。

  二、笔法脱去曹魏以来锺繇书风的隶意、波折与钩挑,也是王羲之流畅妍美新式笔法的体现。如一些带有撇画的字,在锺繇的作品中便不会一拓直下地撇出,而是在撇画末端进行翻挑,带有一个上挑的钩状。《孝女曹娥碑》多一拓直下,只是个别字偶有隶意翻挑,这是“古质”与“今妍”在笔法上的差别。除此之外,《孝女曹娥碑》捺画的捺脚修长,有时不加顿挫便直接挑出,骨肉妍美而风流倜傥,这也与锺繇小楷及王羲之早期小楷不同。经过千百年的摹刻锤拓,碑文或已失真,其笔法内部的自然关系便不能完整呈现出来,故而在研究此碑笔法时,要充分考虑其书写性,揣摩其用笔的流畅性及气息的贯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作品的原貌及书写状态。

三、章法总体以舒朗为主,字距、行距间隔较大,字外空间的充足带来整体气息及张力的充足。细察之,会发现《孝女曹娥碑》章法处理是复杂多变的,这也是王羲之小楷章法的特色。字与字之间,总体间隔较大,但实际上字距是不一致的,甚至出现字组,“伍君”二字似合为一字;“不得其尸时”五字距离较近,且笔势姿态一致,明显在行列当中是一个字组。这种字组的处理方法在王羲之行草作品中比较常见,他将这种创造也运用到楷书中,使章法变得错落有致。在行列上,王羲之并不是将每个字都摆在中心,而是常常出现错落关系。这种变化表现为中心轴线的摆动,这也是王羲之行草章法处理的方法。

  四、《孝女曹娥碑》对小楷创作具有永恒价值:此碑艺术元素与技法为小楷创作提供了样板。此碑作为靠近小楷发展源头的作品,在用笔、结构、章法上都对小楷创作提出了规定性要求,对后世影响深远。王献之、虞世南、欧阳询、王宠、黄道周等书家的小楷都受其影响,乃至在今日,以王羲之小楷为代表的魏晋风格小楷仍处于小楷创作重要地位。

在运用此碑风格进行创作时,不要拘泥于一笔一画的相似,而是要在整体上把握魏晋小楷的韵致。创作时,尤需注意还原碑版小楷的书写状态,要将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气脉贯通,用行书笔势与感觉来写小楷,这样气脉就会自然生动。同时需注意《孝女曹娥碑》的厚重温润,点线不宜写得薄硬,章法排布亦以自然为上,不要将字距等匀,笔画繁杂的字可稍大,笔画简单的字可放小,力求写出魏晋小楷的风貌与意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