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水节气|一朝春雨,万物生

 教授的拐杖 2023-02-20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意味着,雨水节气前后,雨润长林,生长万物。天初暖,花初开,山初绿,水初欢,人间初春,万物初生。

雨水,春的开始

文章图片2
图 | 明·顾懿德《春绮图》,纸本设色,51.6×32.4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雨水,是生命之源。春雨至,则万物生。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那么雨水,便是春的第二乐章。

开春以来的一场春雨,将孕育着万物的新生。一场雨后,入眼处,山峦蓄满青色,湖面花红柳绿,桃李含苞,樱花绽盛,萌动春风待绿田。“遇雨则吉”,一场春雨,让枯木得以逢春,种子得以发芽。

文章图片3
图 | 清·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雨水一候菜花,纸本册页,20×14.2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雨水节气,一场春雨,十里春风。春雨绵绵草色新,丝丝细雨添新绿,正是“雨润春华”的大好时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岁月逢春,细雨惊落,人间朝气生。

雨水,捂春耕种

文章图片4

图 | 明·戴进《春耕图》,绢本浅设色,61×37厘米 |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万物得春而生,而居于天地之间的人,也感应天地春信。在雨水这一天,民间也以不同的形式尝春,各种与生长有关的习俗、习惯,祈盼吉祥安泰。
雨水时节,意味着农民要“闹春耕”了。“春雨贵如油”,雨水的到来,也提醒人们该为一年的好收成谋划。
文章图片5

图 | 明·戴进《春耕图》(局部)

“适当春捂”,预防倒春寒。
初春天气渐暖,气候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气温波动较大,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雨水养生益处多《本草纲目》有云:“春雨有生发之气,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事半功倍。”雨水后,天气回暖,养生重在肝,肝属木,木克脾土。此时,应少食酸味食品,如酸枣、梅子、柠檬、菠萝;多吃甜食,如大枣、山药、桂圆、地瓜、南瓜,补益脾土,肝胃相安。
文章图片6

图 | 南宋《西湖春晓图》,绢本设色,23.6×25.8厘米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雨水节,回娘家。”逢雨水节,有出嫁的女儿和女婿要回家探望父母的说法,为母亲准备一罐炖肉。

雨水,三候

文章图片7

图 | 清·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雨水二候杏花,纸本册页,20×14.2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水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意为雨水节气来临,水獭会将捕捉到鱼排列在岸边,似要祭拜,以感恩春雨对生命的滋润。雨水五日后,此时南方天回暖,大雁北飞,望春而归;再过五日,天地间阴阳交泰,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万物苏,九曲观止,绵雨至,鸿雁惊涛。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象。
这样的时节,煮一杯清茶,静听一曲鸿雁,感受远方归来的深情。祈盼岁月风平、万物皆安。
文章图片8

图 | 清·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雨水三候李花,纸本册页,20×14.2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人们喜爱雨水,多半亦受千百年前,吟风弄月诗人的沁染。
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陆游写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雨水,是饱含生机的吉兆。雨水细如丝,匠心润绿城,其将勃勃生机灌洒大地。摘得一片雨色,共春心萌动;煮一壶春光,慢品人间春雨色。
一滴春雨,暖润尘世;一泓春水,绵远深情。陌上花开,微雨含烟,雨水节气,顺祝春安!

结语

好雨兆新瑞,春灌万物醒。

寒风时将尽,暖阳照天地。

雨水洗纤尘,万物复又新。



总编辑:张筱曼
编审: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 锋、韩 丹
撰稿:张金梦

编辑:刘梦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