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字如其人。因为这个原因,常有不少的人加入练书法的大军之中。不过,书法界人才辈出,想要脱颖而出十分困难,饶是书法造诣极高的康有为也是如此。 ![]() 白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无一人懂书法,康有为的字颇似一根烂草绳。白蕉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能说出来这样的话呢? 01 康有为与白蕉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因为家庭原因,他从小就接受了最优秀的儒学教育。之后的日子里,他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相较于儒学教育而言,康有为更加在意西方文化,因为在他看来,若西方文化能够处理得当,那么一定会改变中国,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康有为一直在努力,可惜的是,他没有达到自己心中所愿。 ![]() 当然,康有为这一生也没有虚度,他不仅收获了多种称号,还在书法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更是夸赞过康有为可以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 虽然康有为一直在受后人的推崇,但是对于白蕉而言,康有为的字却一点也不占优势,甚至被视如烂草绳。接下来,就来了解下白蕉其人。 1907年,白蕉出生在上海金山县张堰镇。白蕉并不是他第一个名字,他原名为何法治,后来改名换姓才成了白蕉。 白蕉出身于书香门第,因家境富足,从小没有吃过苦,反而还学习过很多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靠着努力学习的知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子。 ![]() 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下去,他之后的人生定将是一片辉煌。计划赶不上变化,1919年,在白蕉12岁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时局变得动荡起来。 此时白蕉的年龄虽小,但家国大事始终放在心上,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积极地投身到了爱国的热潮之中。 由于白蕉的聪明才智和丰富学识,他成为青年部长,带领着与自己有同样兴趣的人一同前进。 后来白蕉甚至创办了进步刊物《青年之声》,靠着这一点,白蕉将很多爱国人士共同的积累到了一起,他们打算一同为家乡建设做些什么。 在白蕉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之际,他也被盯上了。没有办法,白蕉只能先去上海英语专修学院学习。 ![]() 在这里,白蕉步入了全新的领域,不仅结识了不少学生,而且还加入了诗社。这是白蕉的中点,但不是终点。 在学校里,白蕉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在白蕉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的时候,白色恐怖突然席卷而来。 受此影响,白蕉被迫离开学校,离开学校后白蕉漫无目的,在此之际,鸿英图书馆董事长黄炎培邀请他一起共事,这次机会难得,白蕉自然欣喜地答应下来。 进入图书馆工作期间,白蕉平借着出色的成就成为了馆主任。 白蕉本就对当前的局势不满,因而只要有问题,那他就一定会发声斥责,但是那个年代哪有这么多自由言论的机会,白蕉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白蕉被迫逃到了上海。哪怕局势困难,白蕉从来没有忘记革命事业,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或募捐,或卖书法筹钱。 ![]() 可以说白蕉认知清楚,更看重家国大义,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说出中国无一人懂书法这样的狂妄的话呢? 其实这也不过是因为白蕉了解得太多,所以看到的现实也就更加真实,对于这一点,从他的朋友圈来看就可以知道了。 02 白蕉的朋友圈白蕉身边人才多的是,数不尽的知名人物,最大忘年交黄宾虹,他比白蕉大40多岁,他们两个人之所以能成为忘年交,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理想,且有共同的话题。 那么黄宾虹到底是一个人物,他可是山水画一代宗师。 除了黄宾虹之外,他还有一个莫逆之交,徐悲鸿。 ![]() 徐悲鸿行事想来古怪,但他却能与包括成为莫逆之交,可见其才华之大,此外,徐悲鸿与白蕉之间两人若非要论出个先后,那么是白蕉在前,徐悲鸿在后。 这是因为徐悲鸿十分推崇白蕉,不仅在书画方面,更在其精神方面,抗战时期,两人还一起为抗日筹款。 除了他们两人外,邓散木也与白蕉不解之缘,且他们对彼此才能都十分钦佩。 从白蕉和他的朋友圈来看,白蕉能说出中国无一人读书法,康有为志颇是一个烂草绳,这样的话并非无中生有,也许是他已经看清了某些真相。 03 最终结局既狂妄又有才华的白蕉,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他创作出了《兰题杂存长卷》和杂书题写兰旧句,直达巅峰。 ![]() 此后的日子,白蕉为挽救普及书法事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后来因为长期病痛的折磨,身体难以承受,于1969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白蕉的人生虽然波折,但他的闪光点数之不尽,白蕉的身上还有很多标签,这里就不赘述了。 白蕉能说出中国无一人种懂说法,康有为的字颇似一根烂草绳,是因为他有实力,有底气,而他的成就也说明了他没有错,其实,对于书法的好坏没有定义,每个人的注重点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对此,你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