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精神分析视野看陈染小说创作[全文]

 置身于宁静 2023-02-20 发布于浙江

从精神分析视野看陈染小说创作

摘要: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文学批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文学领域的许多问题做出了独到的阐释。二十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作家陈染也受其影响,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身上始终渗透着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子。本文将通过对陈染成长经历的揭示及其作品的文本分析来阐释精神分析理论对陈染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陈染

作者简介:师杰,女(1986-),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018-02

前言

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二十世纪前后创立的,其核心是通过洞察人精神活动的深层内容来分析人的心灵。近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方法不断受到后代批评理论的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它为探索人类精神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批评范式。此理论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且还建立在作家研究和文学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使得他的理论在文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得适用性和说服力。因此,本文将以《私人生活》为例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陈染的小说创作。

一、运用弗式理论分析陈染的创作心理

弗洛伊德一直在探讨作家为什么要创作,他创作的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他认为作家同普通人一样,在他们的无意识领域充满了种种受压抑的欲望。这些欲望构成了强烈的冲动,只不过“他舍弃了性的目标而转向了他种高尚的目标”,【1】而作家的转移就是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在创作活动中得到了一种欲望的宣泄。同时,强烈的情感会唤起早年经验的记忆,这些记忆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得以实现。总之,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欲望的表现,作家通过艺术创作形式使本能欲望经过改装得到满足和升华。”【2】这就是弗洛伊德著名的性欲升华说,同时也是对作家创作动机的揭示。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作家创作动机与作家潜意识里受压抑的欲望和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所以,我将从这两方面来分析陈染的创作动机,探究她意识深处所隐藏的欲望。

从陈染记事起,父母关系就非常紧张和冷漠,婚姻关系很难维持。要知道离婚在七十年代的中国普遍被看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直到1979年,陈染的父母才结束了这段痛苦的婚姻关系。从此,陈染开始跟着母亲相依为命,过着独立的生活。因此,陈染自幼就缺乏父亲的关爱,失去父亲的关爱可以说是她一生的缺憾。不难看出,儿时经历带给陈染的是精神需求的极其缺乏,尤其是父爱的需求及安全感的缺乏。

当然,父爱对于陈染来说是缺乏的,但并不意味着她从未获得过。在幼年也曾经得到过一丝父爱。在陈染的《爸爸也曾错过》的诗中写到,“我”离开了爸爸为“我”开垦的土地,钻进了爸爸陌生的领域。为了爸爸的干涉,我曾偷偷抹过泪。但当爸爸看到我的耕耘后,他流泪了。从此,爸爸“天天注视我,等待我的果实,和我的年龄,一起成熟”。【3】在一次与记者的交谈中,陈染也曾说过:“我热爱父亲般的拥有足够的思想和能力覆盖我的男人,这几乎是到目前为止我生命中的一个最为致命的残缺。我就是想要一个我爱恋的父亲!他拥有与我共通的关于人类普遍事物的思考,我只是他主体上的不同性别的延伸,我在他的性别停止的地方,开始继续思考。”【4】可以看出陈染潜意识里对父爱是渴望的,但同时对父亲又是失望的。因此,可以说陈染小说中恋父、弑父情节的反复出现与陈染潜意识中的童年阴影是有关系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作品是作家欲望受到压抑而创作出来的产物,它记录了作家的隐秘和痛苦记忆。童年时期陈染家庭关系的冷漠,青年时期爱情的背叛,成年时期婚姻的失败带给她的是深深地打击。因此,她潜意识里所需要的这种爱直接作用于她的创作。

二、运用弗式理论分析文本《私人生活》

(一)恋父与弑父的矛盾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恋父情结”几乎遍及每一位女性写作者,其表现形式多为我们熟知的“恋父”,但还有另一种形式,即“憎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但它们所具备的心理根源是一致的,都来源于恋父情结。如果女儿渴望得到父爱,而自己的行为一直得不到父亲的认同,甚至在父亲那里遭遇重大挫折,恋父就会转变为憎父,本来爱与恨也是相互依存的两种情感。在陈染的小说中,一方面表现了主人公的一种“恋父”倾向,另一方面则恰恰相反,陈染更侧重表现女主人公与父亲的关系非常紧张,不是父亲都是暴躁的、自私的,就是回避父亲,在故事里制造一个巨大的父性缺失。

陈染的自传性质小说《私人生活》就是作者亲身经历和感情经历的真实写照。主人公倪拗拗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命运,她与父亲的关系相当紧张,有时候甚至憎恨父亲。她说“父亲并不关心我的事,他其实也不关心母亲的事,父亲只关心他自己”“他狂妄、烦躁与神经质”【5】,一个自私、狂妄的父亲形象,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在她的梦中,这种感情更加强烈,梦中父亲成为了一个囚犯,戴着镣铐,被警车拉到一个永远也不能回家的地方去了。后来,拗拗在憎父的心理驱使下想对父亲进行报复。于是她把父亲的裤子剪坏,这样才能感到一丝快感。 烤鱼论文 Www.KYLunWEN.cOM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男孩子都有弑父情结,女孩子则有恋父情结。但是,在陈染的小说中女主人公无父可恋,但这种情结又必须要获得宣泄,人格才能获得正常发展,所以,小说中的大男人与老师就都成了父亲的替代品。在《私人生活》中,倪拗拗在父爱缺失的情况下,极其憎恨父亲,但终究走不出恋父的情结。她在父亲似的T老师身上找到了父亲的影子,用T老师来弥补父爱的缺失。在倪拗拗十一岁的时候,T老师就已经二十八、九岁,他其实是父亲的一个变体。凭借女性的直觉,倪拗拗感觉“多年来这种对立或敌对,也许这是缘于某种潜在的说不清的危险。”虽然,拗拗长久与T老师处于对立的关系中,但由于从小缺少来自于父亲的关怀,最终,倪拗拗投入到了T老师的怀抱,同时也陷入她之前意识到的那种潜在的危险。她渴望T老师能够给她父亲般的关心和爱,这种信任正来自长久以来对缺失父爱的一种弥补心理,她企图用与T老师的感情来填补父爱的空缺。

(二)同性之恋倾向的替代

陈染小说中不仅把大男人与老师当成父亲的替代品,还运用同性情谊来弥补对父爱的残缺与向往。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体验有三层结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相关的心理部分,是结构的最外层,总的说来意识可以由语言来驾驭。前意识指的是“可以进入意识层的无意识”,即很少一部分思维活动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别人有意引导而直接被感知,进入意识层的意识。而没有直接通过前意识,只能借助各种伪装以间接形式在意识中得以体现的这部分思维活动被弗洛伊德成为无意识,也叫潜意识。【6】正是由于陈染的经历使得她潜意识里缺少爱、渴望爱,所以作为一个作家,陈染选择了在作品中去极力地表现爱,通过这种途径来宣泄情感,弥补她内心深处的创伤。但是,她对于父爱如此陌生而又如此胆怯,导致她作品中无父可恋、无父爱可写,所以她将这种爱不禁地转换成同性之爱。这样可以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医治她的精神创伤,只不过有时宣泄的方式、表达的手段是变形的。

《私人生活》中的禾寡妇“祖上家境富有,知书达理,虽然家境衰落了,但是祖上的遗风依然使得她的骨血里透出一股没落的贵族与书香气息”。孤傲的倪拗拗从小失去父爱,使她的想法也总是为一般人所不理解,她习惯于孤独。直到禾寡妇的出现,使倪拗拗把她当做精神支柱,来反抗父爱缺失状态下的压抑。拗拗与禾寡妇的关系也相当特殊。她悉心照顾拗拗,对她关怀备至。两人的关系暧昧,并有身体接触,甚至觉得与T老师的交往是对她的背叛和伤害。禾寡妇是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女性,她温柔、美丽,“我”在她的怀里感到温暖和安全。“我”眷恋她的身体,也迷恋她充满智慧的思想。禾寡妇没有儿女,对“我”的照顾充满了母性情怀。只要一见到她,“我”就感到安心,和她在一起,才能感到生活的快乐。大火夺走了她的生命,拗拗的心也一下子空了,但禾寡妇的影像仍会不断地在倪拗拗的梦境或幻想中出现。倪拗拗之所以爱恋禾寡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类成熟女性比少女们的母亲更能理解她们,她们从来不向少女们施加压力,不试图控制少女们的生活。在倪拗拗的成长中,禾寡妇的出现是对她从小在父爱缺失的情感下长大的重要的情感填补。

(三)母爱的填补

精神分析在进入文学批评领域之后的几十年里,其关注的文学对象一直是文本的作者。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童年记忆和经历对于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一部文学作品是作者无意识心理的外在表达。陈染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亲,常年与母亲厮守,一直在母亲的养育下成长,并且母亲对她的创作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她与母亲之间有一种深刻的默契。这位富有艺术气质的母亲可以说是陈染的守护神。陈染由衷地热爱自己的母亲,在小说集《潜性逸事》的扉页上写下“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我忠诚的朋友”。并且女性的共同命运使陈染在小说中把母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她们之间有一种深切的认同感。

《私人生活》中也呈现出了倪拗拗与母亲的这种认同。母亲不仅关心拗拗的生理成长,更关心女儿的心理发展。她们相互鼓励,相互依靠,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这对倪拗拗父爱缺失是一种有利的填补。当T老师要母亲带拗拗去医院检查时,母亲表现出的是极力地维护自己的女儿。当倪拗拗反抗父亲而剪坏父亲的裤子时,“母亲并没有立即喊我回家,劈头盖脸地教训我一通。”这反映了母亲对于拗拗的理解。同样,倪拗拗对于母亲的关爱也随处可见。家里修建厨房,父亲对母亲请来帮忙的人大发脾气,从那时起,拗拗发誓将来要嫁一个会建厨房的男人。

在《私人生活》中陈染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向我们层层剥开,无论是父爱的缺失与向往,还是同性恋倾向与母爱的表现,都是情感残缺的弥补方式,她向我们展示了她内心最隐秘的情感世界。

三、陈染创作心理对于其小说的影响

陈染因为潜意识里的缺爱而表现爱,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极力描写爱,可是为什么她会表现出有同性恋倾向的爱或与大男人之间的爱呢?

就像《私人生活》中倪拗拗,她与普通的女孩一样渴望得到父爱、母爱和爱情,但随着心理变化,她最终走向了具有挑战性的爱。纵观弗洛伊德理论,我们可以暂且把她对爱的需求界定为一种“焦虑”。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任何形式的焦虑都会令人不舒服。因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来降低或消除焦虑。自我的工作就是应对焦虑,为了降低客观性焦虑,自我必须有效应对物质环境,使用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7】弗洛伊德认为有的自我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他们扭曲现实;另一个是他们在潜意识水平操作。转移是用一个对象去取代引起焦虑的对象。当转移表现为用非性欲目标取代性欲目标时就叫做“升华”。弗洛伊德说,本能的升华是文明进步中特别显著的特征。陈染也使用了转移这一机制来应对焦虑,她选择了文学创作,把自己害怕的焦虑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并且在文学创作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反向追求,因为渴望而回避,因为需要而替代,因爱而生恨,因此她在作品中追求一种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爱或极端的爱,当然,这也与女权主义色彩有关。于是,陈染通过这种不同凡响的作品表达来平息自己心理的苦楚以及内心的矛盾。

结论:

综上所述,陈染的创作心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反映。她创作动机与潜意识里受压抑的欲望与自身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她才创作出一个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着她自己无数的心理故事。所以,我们不仅要分析她的创作动机、解读她的作品,还要分析她的创作心理对于作品的影响,这样,从精神分析视野看陈染小说创作才能让我们看到陈染小说的一个与众不同的侧面。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7.

[2]陈染.陈染文集・女人没有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3]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王俊,李应霞.致命的情感残缺与情感填补―浅析陈染小说〈私人生活〉[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第1期):第58页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P140.

【从精神分析视野看陈染小说创作】相关文章:

1.从电影《山楂树之恋》看陈其钢的电影音乐

2.陈染小说中的灵肉冲突及其悲剧性

3.从《竹山先生文集》看陈诚第二次出使西域

4.从《漠南神笔―古拉兰萨传》看苏赫巴鲁传记小说的创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article/14425.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