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律十首《十帝吟》之《唐太宗李世民》

 刘永生之吟梦斋 2023-02-20 发布于广东

【十帝吟】之四



唐太宗李世民

少年元帅气含英,海晏河清政治明。

玄武门前戮兄弟,贞观治下息刀兵。

功臣廿四凌烟阁,帝范寻常拓域盟。

尧舜光芒映天下,昭陵六骏向天鸣。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玄武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政变。唐朝建立后。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和齐王李元吉。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

贞观治: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因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年迈),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凌烟阁,由唐太宗亲题赞词,褚遂良题额,阎立本画像,共绘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于阁上。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后又有唐肃宗等皇帝在凌烟阁加绘功臣图像。后毁于战乱。

帝范:古代论政著作,李世民撰。此书系李世民自撰论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献,他在赐予子女时再三叮嘱,作为遗训:“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

昭陵六骏:李世民陵墓昭陵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