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打坐~第39章(上):得道抱一 | 答疑12:孩子可以静坐吗?

 纯净水的图书馆 2023-02-20 发布于黑龙江
文章图片1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

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39章《得道抱一》,同时结合打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文章图片2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然后,用“松、圆、展、合、静”的心法来观照一下自己当下的状态。

有朋友问:“孩子可以静坐吗?”

当然可以。而且孩子身体柔软、内心清净,更容易在静坐中进入佳境。培养孩子静坐,将会使他受益终生。

文章图片3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幸福、能成功。

真正成功的人,是能全身心、专注投入一件事的人。他们对生命的自主性非常强,只要开始行动,生命中所有的力量,他都可以由自由调配,集中到一点上,去完成他想做的事。

反过来,一个人如果定不下心,做什么都不能全然投入,那他的激情和信心就会消磨殆尽,最后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定静”的功夫不是修行的专利,而是成功的通道。

文章图片4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潜能。

儿童时期,成长速度是最迅猛的,这是因为孩子心里杂念、妄念、概念极少,天生就具有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能力,无论做什么都更容易聚精会神,所以成长和学习的速度远超成年人。

文章图片5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光是大人,很多孩子也静不下来了。

生活中,很多孩子要么急躁、要么压抑,但共性却是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专注力不够、抗压性不足……

这是因为,环境给孩子的干扰太多,而教育又没能教会孩子如何抗干扰?

文章图片6

如果能帮孩子养成打坐的习惯,那孩子就学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抗干扰方法:静心。

内心宁静,人就能把自己的心灵、意志力、关注力全然沉浸在环境中。此时,不仅没有内耗,而且身心是一致的,他的全部潜能就会被调动起来。

这是实现自我成长、生命超越的关键。

文章图片7

只有极致的努力和全然地意志力才能扭转人的命运,这就是“天人合一”。

在这个状态里,“心流”就会产生——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人处于心流的状态,往往是创造力、主控感最佳的时候;而且,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所以一直处于愉悦而充实的状态里。

文章图片8

那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都经历过这种心流的状态。而很多人因为从未有过这种感受,所以不太相信会有这样的结果。

事实上,天人合一就是去除后天污染、绽放天性、亮化品质的状态——这是人类最高级的智慧和能量。

文章图片9

孩子也好,大人也罢,人只有静得下来,才能生发智慧、提高效率,在做事时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这个功夫,人做什么都更容易成功。

文章图片10

回到最初的问题:“孩子可以静坐吗?”

回答是:

静坐适用于所有人,因为静坐就是一个练定静的方法,而定静是生命的根本,也是成功的基础。

孩子当然可以静坐!

这就像上体育课是强身健体一样,练习静坐就是定心宁神,身心必须得同步走,人才能健康、幸福、成功。

文章图片11

培养孩子静坐的习惯,让他们一边静坐一边播种神性品质、学习生命规律,这是为孩子一生打下了一个最好的基础!

您想想,孩子的心多么纯净,就像一块尚未开垦的田地一样。当您为他洒下神性品质的种子时,他一生中都会得到品质的护佑,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这比您给孩子留下什么,都更令他受益无穷!


文章图片12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得道抱一》。这一章的原文是: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舆(yú)无舆。是故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文章图片13

注:

由于篇幅关系,本文的下篇《第39章(下):修行者的最高目标就是“得道抱一”》,将放在下一个文档中发出。敬请谅解。其中含:

  • 第40章的原文讲解以及【每章的三条规律】;

  • 快乐农夫冥想等,给自己的思维播种等内容。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