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川的桃花岛】灿川:读佛经,如登喜马拉雅山

 灿川的桃花岛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读佛经,如登喜马拉雅山
文/灿川

郭继承教授说:“如果说西方哲学是2000米的高山,孔子是5000米的高山,老子是7000米的高山,那么,佛陀是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

如今,正在跟几个一起读书的朋友攀登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楞严经》。


世界上最难登的山,就是珠穆朗玛峰。有幸多年之前去了喜马拉雅山下营地,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它海拔5200米,一直引以为荣。按我的体力,我的认知,这个高度已经足够高,毕竟,此地氧气稀薄,人烟稀少,也不是一般体力的人能到达的高度。那晚,我看到最浩瀚的满天繁星;清晨,看到了金色的珠穆朗玛峰。那种震撼,时常在回味中……


曾看过视频,在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有很多尸体,他们是挑战这座最高峰8848.86米时候,因体力不支、缺氧、信念不够、装备不足等等原因,永远的留在了那里。可是,他们脚下的高度已经很高。而珠穆朗玛峰8848.86米的高度,全世界登顶的人不多,可也有很多人登上了顶峰。


早在三十多年之前,通过电视看到我国的登山运动员,登上顶峰,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珠峰上。佩服他们是真正的勇者,是敢于挑战世界最高峰的人。也曾看过很多成功人士,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去挑战这座高峰,用他们的坚强毅力,挑战生命的极限,以完成对生命的认真思考。


读《楞严经》无疑是在挑战世界最巨像的高峰———珠穆朗玛峰,亦觉得比喻恰当。因为,《楞严经》是一部可以让人开悟的经,巨大的篇幅,难懂的词汇,拗口的语言,无不让人望而生畏。而我们能有幸遇到并且读之,确实有天大的福报啊。


我以为,更应该加上一点的是,读《楞严经》,还应该与实修结合起来。这个也尤其重要,假如即使把《楞严经》背的滚瓜烂熟,缺乏实修实证,也只是在字面的解释而已。而实修才是最难登的顶峰。因为需要身体气脉的转化,需要入定,需要证得禅……尽管我还没有得到那一步,可已经走在路上。


这就好比说修佛、修道可以修出神通一样,我们平凡人,都觉得是神话,可是,读了经且实修实证后,才不会觉得那是神话,一切,皆是真相。


执著下去则有,不执著则无。如果想确认是不是真,还是要实修实证,不能只停留在眼睛看到的山峰,必须亲自登一登,亲自领略一下山顶的风光~寒冷、无人、缺氧、无人企及的风光等等。这等风光,你描述给没登到山顶的人,无人相信,无人共鸣,甚至会被人认为有些痴人说梦。总之,我已经走在了珠穆朗峰登山的队伍当中了。


估计世界上最难读,最难懂的经,佛经是其中之一。过去曾听一个老师说:《楞严经》在佛经中属于研究生级别的经了。


世界上读研的人不多,那么,可以想象,能读过《楞严经》的人很少,而百八十遍的读的人,更是少只又少。


在这一场登顶的旅途中,需要体力,毅力,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显有人一个人登顶,团队的力量,可以让人克服一切困难。我辈,只是起一个领头羊的作用,一起互相鼓励督促的作用,这无形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说过去三年的读书是马拉松长跑,大量的书在三年读完。那么这次三年精读佛经道家经典,则是在登山,而且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最高的山。


佛家经典与道家经典的几部经典。百遍千遍甚至万遍的读,期待通过读,并且实修实证,开悟明心见性。


自然,一路难以预测的事情太多,且荆棘会更多,山更陡,能往上登的人,确实不会太多,毕竟,山太高,太难登,也太险。没有一定的愿力,难以完成。

但即便如此,可正如汪国真的诗云: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已经开始,就要坚持下去。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


荀子有言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点一点的读,一天一天的理解,一天一天的进步,一天一天的静心与净心,或许终有一天能到山顶。或许,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这次读经的旅途中,显得更为重要。


算下来读经十几部之多,有人说:“念经就好比看地图,记下了地图中的名称、方向,按图索骥,我们才知道应该遵循的方向。读诵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因定发慧”;就是要开发我们自性中的无量智慧。”


《愣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实修实证与读经揉到一起,才能生无量智慧,才能看破红尘,见生命、见天地、见宇宙的本来面目,尽而人才能心如宇宙,与天与地与人,同悲同喜。达到开悟之大极乐!


在每一天的读中,显示出登山的毅力与非凡,也就足以!


2023/2/20上午灿川于北海随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