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洒热血——满江红

 乐儿小筑 2023-02-20 发布于福建

既然标签带了喜剧,就携了足以包容荒诞的胸襟坐下来观看。既然标签带了悬疑,就抖擞了精神目不转睛。毕竟我也是柯南爱好者,能够比别人早一分钟推断出真相啥的,是一贯的追求。影片的节奏让我淡忘了时间的流逝,其实不用那戏腔,只要几个人快速地在各屋子间移动就已经能营造出了紧张感,张导的表现手法依旧熟悉,我看到了三枪。那有着厚实笔直高墙的院子,迷宫般的模样,最适合发生些什么,我想起了颂莲被灭灯的场景。真正的不同在于情节,张导讲述了一个与以往作品皆不相同的故事,最近几年他坚持走出舒适区,涉猎全新的电影范畴,扩张对不同题材的驾驭版图。

戏腔的加入起着移转空间的作用,如果以它的每次出现来分割电影,就是将片子切成一个一个的小片段,每一个片段我都看明白了,那层层剥开的悬念,角色之间的对峙与智斗,不断抛着的砖,不断被引出的玉,确实是高潮迭起,容不得半分闪神。但观影结束后,回过头来复盘,竟然越想越迷糊,有些许被忽悠的失落。这计中计套中套的事件里,张大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杀秦桧,而是企图从秦桧身上取得岳飞的遗言!因为近不了秦桧的身,所以即使手握了秦桧通敌人叛国的证据也依然要用这种飞蛾扑火的惨烈来达成!这......不得不说编剧的脑回路有点特别。特别到秦桧只带着一个婢女进入关着张大和孙均的屋子,志士们明显实力占了上风的时候,楞是不肯拿下秦桧逼他背《满江红》。难不成那一刻的张大竟然知道当初去风波亭的是秦桧替身?而真秦桧其实并不知道《满江红》?

层层递进,各种反转,为的就是将剧情推向《满江红》公示于天下的那一刻,用全片最恢宏的画面,恭迎这首词的传颂之旅。张导终究在结尾处回归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此来诠释影片的真正用心,唤起屏幕内外所有人的满腔热血,从而感动世界。说来,张导确实达了目的。当我惊讶于秦桧领读中对岳飞的深情时,他轻松地揭开了又一个谜底,将场面合理化。所以,我内心是矛盾的。我被《满江红》勾起了情绪,不由自主跟着假秦桧充满情感地读着《满江红》,可同时又不屑张导用这样的手段来掀起高潮,尤其是还让桃丫头端着一脸天真无忧无虑地念着《满江红》。他要的是展现岳飞精神无限的传播与延续,我却放不开那些在他的镜头里如草芥一般的人命,影片解决问题的方式着实让人困惑,有一种一切为了演而“演”的荒唐。它迎合了喜剧风格,悬疑桥段却经不起琢磨。

与手段狠辣城府深深的何立相比,武义淳像是个笑话,连同那面皇上赐予的免死金牌,同样可笑。鉴于张译固有的角色类型,我一直等着何立的反转,等来的却是他充当了阶段性的揭谜人。他的智商,能轻易地送武义淳滴水不漏的死去,为啥偏偏把刘喜送来的秦桧罪证那么大喇喇地放在砚台底下?他的心机呢?他的算计呢?他后来那么缠着瑶琴讨要罪证的内容,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找埋?郑万的刀左砍右砍都伤不到孙均的要害,反倒被负伤在身的孙均一招要去了性命,戒心深重的秦桧调来的最后防线原来不过如此。史实是不可违背的,从影片开场就预见了结局,纵有再多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都拿不走秦桧的狗命。他到1155年,岳飞过世13年,本片时间点的9年后才病死。

本片汇集了当下最精英的演员群体,沈腾的张大,张译的何立,雷佳音的秦桧,都塑造出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三个人三个立场,彼此相交,彼此相杀,对手戏非常精彩。四字的孙均,具备了勇夫的煞气,但细节处依然是用力过猛的问题,还有就是台词不够清晰。岳云鹏并不胜任武义淳这个角色,他除了用那对小眼睛转动来奉献笑点,其他不提也罢。影片以灰色为主调,月光映照之下,透着瘆人的苍白,瑶琴鲜红的唇色成了片中最亮的点。导演是花了大力气去立这个人物,安排她杀了难缠的何立,以确立群体行为中不能被小觑的女性作用,洗去“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偏见。可惜王佳怡用力不均,现了浮夸之意,频频打断我的观影情绪。

其实从《悬崖之上》到《狙击手》再到这部《满江红》,摄影师出身的张导,几乎抛弃了他早年喜欢的强烈色彩,倾向于用朴素的颜色来突显角色的活动,可是,仍然无法掩饰他本人藉由场景传递出来的浓烈情绪,以及个人的审美理念。全片压抑的灰色,在最后,全军跟读《满江红》时,转换为一片明亮,意味着全新的未来。故事始于寅时,终于卯时,到底差了些力度,让被召唤而来的满腔热血,无处安放。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