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说的“道”是什么?如何联系实际理解?

 九玄明 2023-02-20 发布于重庆

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子是如何描述“道”的吧: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道”是所有一切的源头。那么现实生活中什么是一切的源头?家具、纸张等木制品的材料是树木,树木又是怎么来的?树木的成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阳光是从太阳来的,水分有地下的、空气中的,土壤是地球上有的。那地球、太阳等又是从哪来的呢…?依次往里深挖下去,你会发现最终找不到答案,或者说那个东西我们没有办法给他命名。所以老子说“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2)“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话,那它就不是真正的、恒常的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高于一切、永恒存在的、内核的、终极的东西,所以无法用语言定义和描述。这一段很抽象,不太好理解,下面举个例子:

我国古代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是:良人、夫君、郎君、官人、相公、老爷。

我国现代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是:先生、老公、亲爱的、猪头、孩子他爸、我家那口子。

法国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是:Mari

德国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是:Ehermann

英语国家的女人称丈夫:Husband

不同时空(时代、地域)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风俗文化,所以称呼不一样,这些是表象。而其核心本质都一样:都是女性对“与自己建立婚姻关系的异性”的称呼。

这个核心的、终极的、能够囊括一切理、化生一切物的东西,就是“道”。也正是因为“道”的这些特点,致使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描述它。

“不同时空下的一切外在表象”之于其“内核本质、终极的东西”就像“我们的认知”之于“道”一样。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越有智慧的人越觉得自己愚笨、显得愚笨。因为一个人接触的东西越多,未知也越多,越谦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