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5年,王长德去世4年之后,谭政看着来接自己的儿子:你母亲哪里去了,怎么没有来接我?

 Loading69 2023-02-20 发布于四川
1975年,谭政重新获得自由,看到自己的长子过来接他,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夫人,就问道:“你母亲哪里去了?怎么没来接我?”
儿子谭泽代还没有回答,眼泪就刷刷流了下来。
谭政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出事了,急忙追问儿子,他母亲去哪里了。当得知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以后,他站在那里久久不语……
图片
原来,王长德在1971年10月13日,听到叶群机毁人亡的时候,将郁积多年的愤懑全部随着纵声大笑而发泄出,自己也因为突然之间的大喜而诱发了脑溢血与世长辞。
后来,谭政在谈起自己夫人去世这件事的时候,说道:“王长德她高兴地笑死了。我听了以后也非常高兴。我想彭老总和黄老也会与我同样的心情,还是我们活下来的人'笑到最后’。”
1906年,谭政出生在湖南湘乡市湘西乡(今龙洞乡)楠竹村,父亲给他取名谭世铭,号举安。1912年开始读私塾,1923年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籍,1927年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之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团团支部书记,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调入红4军前委秘书时,曾经在毛泽东的身边工作,协作他完成了《井冈山的斗争》一文。
图片
1930年任红12军政治部主任
1928年之后,先后担任红4军31团党委秘书、3纵队队委秘书、红4军军委秘书长、红4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
1929年,出席古田会议,第二年出任红12军政治部主任兼任教导大队政委。
1931年,随红12军出战漳州,参加了南雄、水口、宜黄、乐安、南丰战役。
1933年,出任红22军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
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写了《最后的一道封锁线》的通讯刊登在了《红星》报上。
1936年,进入抗日大学学习,总结出了《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出任红军红军后方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方政治部主任。
1937年10月,出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也就是这一年,他与王长德结婚。
图片
王长德1916年出生在四川阆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没有读过几天的私塾,便因为生活所迫给人当了童养媳,每天起早天黑的干活,还要长期遭受丈夫和公婆的打骂。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转战阆中的时候,刚刚年满17岁的王长德参加了红军,由于性格活泼、唱歌还好,在部队中大受欢迎,被称为“川北幺妹”,不久之后,王长德加入共青团。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时候,她又被调到了红军总医院,在这一段时间,红军的战斗任务非常的频繁,伤病员不断增多,在总医院的王长德不怕辛苦,一直在忙碌着工作,被战士们称为“连长姐姐”。
1936年,王长德在担任侦察队长的时候,还亲自带领侦察队追击一伙敌人,历经一天一夜,不仅生擒了匪首,还缴获了大批的金银、麝香等贵重物品,被称为红军女杰。
图片
红军抵达陕北以后,王长德进入了中央党校学习。在学校,她不仅学习刻苦,在文娱活动方面也是个积极分子。她经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
多才多艺的王长德给林月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非常喜欢她,决心给她找一个好丈夫,为了不让她受委屈,林月琴将自己认识的人在脑中考虑了很久……
林月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就回家将情况告诉了丈夫罗荣桓。没想到罗荣桓却立马提出了一个人选。
此时的谭政完全符合结婚的条件,不过自从他的妻子陈秋葵去世之后,一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私人问题,有许多漂亮姑娘都曾经向谭政求爱,都被他拒绝了。
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在个人问题上面过于挑剔了,但是罗荣桓知道他是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忘不了陈秋葵
谭政和陈秋葵
陈秋葵出生在湖南湘乡市城北的一个小山村,1903年和1909年先后出生了兄妹二人,他们就是陈赓与陈秋葵。
图片
陈赓的祖父曾经是湘军猛将,陈赓的父亲先后购买了数百亩田地,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户。
谭政的祖父又是当地有名的士绅,他的父亲是湘乡县立第二高小(即东山学堂,1910年毛泽东曾在此求学)教员。
谭陈两家不但门当户对,还是几代人的世交。
谭政6岁的时候结识了一起读书的陈赓,陈赓在初小毕业之后考入了东山学堂,而谭政却被自己的父亲阻止在学堂门外。
谭父对自己的儿子有着自己的安排,他想让自己的儿子读私塾,掌握最正统的封建礼法,后来就托陈赓的父亲帮忙就读于陈家附近的私塾。
谭政虽然不愿意,但是还是去了陈家附近读书。
图片
最令谭政高兴的是在陈家有个陈秋葵,两人青梅竹马,都喜欢在一起玩。
那个时候,湘中一带的农村时兴早婚,子女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结婚。
谭陈两家,看着两人青梅竹马,彼此互相有情谊,就选定了良辰吉日定下了婚事。
过了几年,陈赓在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回来将马克思大胡子的故事讲给了谭政,谭政虽然当时并不是很理解马克思主义,但是却对外面世界产生了兴趣,他也想出去了……
在获得了秋妹的支持后,谭政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东山学堂。
1924年,谭政从东山学堂毕业之后,正式和陈秋葵完婚,这一年谭政18岁,陈秋葵15岁。
结婚之后,谭政经常和妻子讨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谈起陈赓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小两口最后经过周密的考虑,决定谭政去走陈赓的路,报考黄埔军校。
谭政给陈赓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要去报考黄埔军校的想法。
不久之后陈赓回信自己已经参加了北伐军,陈秋葵看到来信非常高兴,立马让丈夫给自己哥哥写信,也去当北伐军。
图片
谭政则是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妻子一个人没有办法过。而陈秋葵的内心也并不想丈夫离开,可是自己又担心自己拖了丈夫的后腿,还是下定决心道:“铭哥,你走吧,离开这个封建的家庭,出去闯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将成为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更进一步地增添了谭政投笔从戎的决心,对妻子温柔地说道:“秋葵呀!你是我的好妹子,好妻子!”
陈秋葵则是赶紧催促他给哥哥写信,还要求丈夫在信上面着重说谭政的行动是秋妹支持的。
得到丈夫的支持,谭政当即给陈赓写了信,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收到好友兼妹夫的来信,陈赓非常高兴,立马派了两名战友回老家接谭政。
谭政将要离家的消息传来,岳父和岳母都来送他,还给陈赓捎了一封信,要陈赓多多照顾谭政。
虽然,陈秋葵并不舍得丈夫的离开,可是自己却不得不放自己的丈夫离开,在送别的时候,陈秋葵送了丈夫一程一程又一程……
图片
一个多月之后,陈秋葵收到了丈夫寄回的第一封信:
秋妹:
我已顺利抵达汉口,来到赓哥所在兵营。赓哥已按我之意愿让我在二连担任文书。来汉口,人生地不熟,承蒙赓哥关照。又,赓哥多年未见秋妹,又闻身体不佳,赓哥对妹挂念至极。入伍时,我已把我俩商定的'西政”大名填报连上。从此,我的名字将改为'谭政”,不再叫那个封建主义的'谭世铭’了,好不?入伍之后,操练繁忙,唯军事生活尚未习惯。但特务营与其他部队不一般,这里书刊齐全,有《向导》、《中国青年》、《共产党ABC》等等,这些从没见过的书刊,我如多日不食,狼吞虎咽阅读。走后,仍挂念你弱体多病,望不要过分劳累,注意保健!
兄:谭政启
谭政在给妻子写了第一封信之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遭到了反动派的屠杀,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谭政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没有给家中写过一封信,也不想让妻子知道自己的处境。
不久之后,湖南又发生了“马日事变”的消息,在老家的谭政父亲听到这一消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一直在唠叨个不停,特别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决阻止自己的儿子远去,后来又将责任归咎在了儿媳妇陈秋葵的身上:“世铭要不是娶了这个媳妇,就不会去当兵……”
图片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将陈秋葵击倒,对于丈夫的愿望,她无私支持,对于小姑子和小叔子的衣食则是料理周到,对于公婆的话则是认真听从,对于家中的事情,她都是日日夜夜操劳,却将对丈夫的牵挂深深埋在了心里。
唯一能够缓解她思念的,唯有丈夫寄给她的信,那一封信她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样牵挂的日子,过了半年,半年之后,陈秋葵终于被生活击倒,她病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还是双手将丈夫的信捂在胸口上。
当谭政后来回到家乡,听到陈秋葵临终前最后一刻情景的时候,流下了懊恼的眼泪:“她真是个贤妻!”
对于妻子,谭政一直深深愧疚,此后的13年时间,尽管不断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13年匆匆而过,谭政也应该走出去了,过上自己的生活了。
图片
因此在听到妻子说起王长德的时候,罗荣桓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谭政。
经过丈夫的这一提醒,林月琴非常高兴,也觉得谭、王二人在一起是绝配。
林月琴想到就做,她找到了王长德,对她说:“妹妹,姐姐给你介绍个对象吧?”
性格开朗的王长德并没有丝毫的害羞,而是大胆地问道:“姐姐,是谁呀?不会是一个老头子吧?”
“当然不是了,是我们红军政治部组织人事的部长谭政同志,你应该知道的啊!”
说起谭政,王长德还是很了解的,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就在王长德还在考虑的时候,就听林月琴接着说道:“谭政同志本人是个书生,但是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很早,参加过秋收起义,我们一同上的井冈山,他经受了严酷的锻炼和考验,是一个坚强的政治工作者,一个好同志!虽然他以前结过婚,但是前妻已经因病去世13年了,我觉得你们俩挺合适的。”
图片
听着林月琴的介绍,王长德觉得谭政是一个不但有文化的人,还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才是自己想要找的。一想到这里,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红军突然有些害羞了,她红着脸说道:“林姐,我听你的。”
王长德同意之后,林月琴非常高兴,她回家之后,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罗荣桓,紧接着就催他去找谭政。
一见到谭政,罗荣桓直接开门见山道:“谭政呀,我给你介绍个媳妇吧!”
“首长,你别拿我开玩笑了,我是结过婚的人,还结什么婚?”
“我知道呀,不过秋妹子不是已经去世十几年了吗?你一个人也挺不容易的,你应该找一个人照顾你自己了。”
图片
见谭政还不说话,罗荣桓接着说道:“我上次见到陈赓的时候,他还拜托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呢,你看你的大舅子都同意了,你还有什么顾虑?”
对于这件事谭政早就知道了,陈赓多次劝说谭政,让他从秋妹子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重新生活。
考虑了一会,谭政说道:“那就听首长的,见个面再说吧,我怕人家看不上我呢?”
过了一段时间,罗荣桓和林月琴就安排了谭政和王长德两人“巧遇”了。
第一次见面,谭政的博学与王长德开朗热情,打动了彼此,两个人开始了交往,并且很快就向上级递交了结婚报告。
1937年5月,两人正式结婚,在婚后,王长德对于谭政的儒雅沉稳性格非常满意,常开玩笑说谭政:“真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呆子。”
图片
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曲折的……
1966年,谭政突然被带走,只剩下王长德一个人站在寒风里……
这一次分别,谁又能想到是两人的永别呢,此后谭政被关了9年,王长德也遭受了不断的游街和批斗,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1971年,闻听叶群机毁人亡的消息之后,王长德纵声大笑,由于过度激动诱发了脑溢血,不幸病逝……
1979年,王长德被平反,在八宝山为她举行骨灰安葬仪式的时候,谭政抚摸着王长德的骨灰盒放声痛哭,在场的人闻听无不落泪……
图片
此后的8年时间,谭政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一直神志不清地躺在病床上,在偶尔清醒的时候,还一直喊着王长德的名字(有人说:“如果王长德还在的话,谭政的晚年可能不会这样的悲苦和孤独”)。
1988年11月6日,谭政嘴角带着笑意追随王长德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