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山水,气势磅礴!巧夺天工!真壮观啊!

 丹青悟道 2023-02-20 发布于河南


图片

黄山西海大峡谷 200x220cm 2015年

周逢俊,别名:星一、与清、斋号:松韵堂,庄房别馆主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导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山水画高研班导师,长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周逢俊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燕堂门下。

图片

周逢俊,1955年出生于安徽巢湖银屏山下一个清贫却不乏知性的家庭,银屏山上有九狮,有神花,他从小在山野丛林间担柴探寻,领悟自然山水,忙生计亦体察世间人情冷暖;银屏山上又有异洞、名亭和古寺,是一种天然的滋养,他跟随一位曾任大学中文教师的表舅学习作文,写诗填词,这对他以后诗词的造诣奠定了基础。银屏山那巧夺天工的景致印在脑海里,落在笔端就是一幅幅的家乡山水画,因为从小他热爱画画,并通过自学较早显露了绘画的天分。但是他的这种热爱和天赋在“文革后期”皆因“家庭出身问题”两次报考安徽省艺术院校均未被录取,他曾作诗自嘲:家住银屏云水连,孙山落后事农田。耕闲独醉诗书画,半为村夫半为仙。

图片
咏丑石图 119cmx240cm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让我们与佛结缘
八十年代初,周逢俊暂时收藏起对家乡的眷恋,开始远走他乡,历尽艰辛,鬻画谋生,为的是有朝一日实现描绘心中理想的故乡。他曾在黄山各大宾馆当了五年住店画家,自称“黄山七十二峰客”、“松韵堂主”,但他觉得这些地方并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最后地方,看他的自题便知“欲步前贤承气骨,遥知伯乐在京城。” 1995年夏,他加入北漂一族,闯荡京城,相继在北京画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龙瑞工作室进修结业,为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用周逢俊自己的话说,“1995年到北京,我才开始真正地学画,先是石涛,梅清,后来对龚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2000年后,直读宋元人的画作。我喜欢烟云满纸的江南林麓山川,更喜欢雄浑的北方大壑空谷,所以我也临摹过李营丘、范宽等大家的作品,并给我在今后的创作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周逢俊的画以山水为主,即便画花鸟,他说也以山水之画对待,青藤、八大是其所爱。究其因,亦不过荒寒二字。荒寒,勾连了他的山水画与花鸟画,同时也勾连了他的笔墨意趣。周逢俊说,他的画取宋人构架及元明清人的笔墨。所谓宋画架构,我以为指的是五代北宋时期的绘画,无论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均能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写实性较强,如黄居寀或崔白及其他画院画家,又如巨然、范宽或李成、郭熙的山水画,其气局颇大,生机勃勃,笔墨间未见荒寒萧索之象。及至元代倪瓒、王蒙、吴镇,其山水意象方见冷峻、隐逸、闲淡,萧瑟而荒寒,笔函形则气蕴象,解氤氲之分,作辟混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