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的“小强”:仇池

 licht3jh8evr0j 2023-02-20 发布于江西

一 氐族与仇池的建立
仇池国是由氐族首领杨氏建立的割据政权立国于仇池山极盛时占有整个汉中与今甘肃陇南的一部分仇池国及其后续政权前后延续三百多年,纵横整个魏晋南北朝,堪称魏晋南北朝不死的“小强”,但其建国过程却堪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仇池政权是五胡之一——氐族的一支,也称白马氐,氐族世代生活在西北,西南的广泛地区,通常认为,氐族与羌族属于“同源”民族。仇池氐族的部落首领——杨氏家族自秦汉时期就定居陇右(由姓杨这个汉姓可推断出,仇池氐族的汉化程度很高 史书亦载杨氏部落“衽露有似中国袍,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东汉建安年间,部落首领杨腾(一说其子杨驹)率领部众迁到仇池定居下来。仇池,原指仇池山,位于今甘肃成县境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旁平地二十余里,四面斗绝而高,为羊肠蟠道三十六回而上”杨腾足智多谋,团结部众,使得部落得以初步发展,《魏书》卷 101《氐传》载:“汉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勇健多计略,始徙居仇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为号。”杨腾的后代杨千万(具体关系不明,可能为孙辈)被曹操封为“百倾氐王”(《魏书》误作为白项王 ),向曹氏政权臣服,建安十六年(211),马超,韩遂等人于关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曹起义,杨千万与另一位氐族首领阿贵亦举兵响应马超,被曹操出兵打得大败,阿贵被夏侯渊阵斩,杨千万仓皇失措,撇下部落,西奔入蜀,投奔刘备,(后活到蜀汉灭亡)残余部落未能跟随其逃跑,被迫向曹操投降。仇池部落遭到重大打击。
 

仇池山(可见其地势险要)

 


到了杨千万的孙子——杨飞龙在位期间,杨飞龙积极向魏晋政权示好,得以生存,并率部落返回祖居的略阳,被晋武帝封为“平西将军”杨飞龙无子,以外甥令狐茂搜(即杨茂搜)为养子,296年,杨飞龙去世,杨茂搜即位,而杨茂搜便是仇池政权的实际建立者。元康六年(296),氐族首领齐万年不堪西晋政权压迫,率众起义,纵横关陇,拥众数万,起义波及仇池,这时,杨茂搜审时度势,率部众四千多家还保仇池山。乘西晋政权无暇自顾之际,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正式建立仇池国,也开始了仇池国三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仇池虽然独立建国,但强敌环伺,实力弱小,人口稀少,地盘仅一隅之地,传统史家都不将其列入“五胡十六国”之列,可见其微不足道,面对这样不利的局势,杨茂搜明智地选择向晋室称臣(称王没有称帝 保留了余地),向晋室派出使臣,“愍帝以(茂搜)为骠骑将军、左贤王”同时,西晋南阳王司马保据守上邽(今甘肃天水),也加封杨茂搜之子难敌为征南将军,与杨茂搜相联合。杨茂搜广开贤路,招贤纳士采取优抚政策“延纳抚接,欲去者,则卫护资遣之”使“关中人士流移者,多依之”,而且招抚大量氐羌民众扩充实力,据《华阳国志》称:“晋民尽出蜀,氐、羌为杨茂搜所占有。”使得仇池政权得以初步发展,建兴五年(317年),杨茂搜去世,其子杨难敌继承王位。杨难敌与弟杨坚头分领部曲,杨难敌号左贤王,屯下辨,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此时,匈奴人建立的前赵灭亡西晋,势力向关中扩张,势力强大,非仇池所能敌,320年,匈奴前赵出兵,大败司马保,司马保弃城逃走,不久被杀,使得仇池政权失去一强力盟友,直面匈奴的威胁,而杨难敌也将前赵政权视为仇池最大的威胁,太兴四年(322年),前赵刘曜亲自领军攻杨难敌,敌众我寡。难敌迎战不胜,退保仇池仇池等皆归降刘曜。刘曜进攻仇池,因为军中大疫欲退兵,遣人游说难敌,于是难敌遣使向前赵称藩。刘曜以杨难敌为假黄钺、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陇上、西域诸军事、上大将军、益、宁、南秦三州牧、武都王。同年 司马保部将秦州刺史陈安自立为凉王,向杨难敌求援,次年被前赵击败,陈安被杀,杨难敌大惧,与弟杨坚头南奔汉中,向同样由巴氐建立的成汉政权请降。仇池被前赵占领。但杨难敌卧薪尝胆,表面臣服,暗中发展势力,时刻准备收复仇池。。太宁三年(325),杨难敌见前赵忙于与后赵石勒的争霸战争,主力东去,关中空虚,立刻叛离成汉,拥兵自立,出兵仇池,将前赵军队驱逐,光复仇池,成汉主李雄大怒,派两路兵马攻打杨难敌,都被杨难敌利用地形打败,不得不作罢,两年后,杨难敌又再次利用地形击败了刘曜亲自率领的讨伐大军。使得其无功而返,只掠走三千多人口,杨难敌忍辱负重,完成了仇池复国的大业,堪称一代枭雄,今日仇池山中仍有所谓“杨将军庙”,用以祭祀。虽然杨难敌与杨坚头兄弟一心,手足和睦,但他们的后代却自相残杀,争权夺利,都觉得自己一系才应该是仇池的继承人,成为日后仇池长期内乱的祸源。
 

杨难敌时代的仇池

 仇池内乱
334年杨难敌死,立长子杨毅为王,继位第二年(335年),杨毅向东晋称臣,被封征南将军(这里的征南,显然是对于割据巴蜀的成汉而言 ,表明东晋企图挑动仇池进攻成汉)。此时,前赵已被羯族石勒的后赵消灭。后赵出兵关中,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前凉(凉州),仇池等政权都向后赵表示臣服,所幸,后赵的政治重心在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对关陇兴趣不大,只要求周边政权臣服即可,此时,割据巴蜀的成汉政权再次成为仇池最大的威胁,数次攻打仇池,杨难敌被迫向成汉称臣。在后赵前期,后赵,前凉,仇池,成汉等割据政权在关陇地区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想先攻灭仇池,使得对方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状况直至数年后,337年,杨毅的的堂兄弟 杨坚头之子——杨初发动叛乱,攻杀杨毅,自立为仇池公,先后向东晋,后赵称臣。十年后,后赵大举进军关中,以前凉为目标,攻占河南地,同年,东晋桓温出兵攻灭成汉,使得晋室开始直接与仇池政权接触。对于仇池形成了一个完全的全新局面。
 


东晋灭成汉不久,杨初遣使东晋,获封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其子杨国为镇东将军、武都太守,成为东晋夹击后赵的前哨。永和五年(349),石虎死后,中原陷入大乱,东晋即出兵北上,在东晋支持下,杨初也出兵攻占后赵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就在仇池局面大好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出现在关中,乘后赵内乱,原先依附后赵的氐族首领苻洪拥兵自立,不久为后赵石虎旧将麻秋所毒死,其子苻健代统其众。率领部众进入关中,一年后在长安称帝,即前秦。前秦成为仇池新的威胁。永和九年,前秦进攻仇池,初为杨初所败,此后派遣重兵击败杨初,但没有进一步追击、问罪,反而赦其罪,这主要是前秦忙于稳定关陇,无法倾全力灭掉仇池,次年,因抗击秦军有功,东晋改封杨初为天水公。此后二十多年,仇池没有大规模对外的战争。前秦亦开始统一关陇,乃至北方的战争。
然而,仇池并未利用这一机会扩张国力,抵御前秦,反而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中,长达数十年,先是永和十一年(355年)正月,杨毅之弟杨宋奴指使梁式王(又作梁三王、梁式四、梁式 杨毅的表弟 时为杨初内侍)杀害杨初,自立为王,仇池爆发内乱,不久,杨初的儿子杨国,又举兵杀死杨宋奴,梁式王等人,自立为王,并取得了东晋权臣桓温的支持,桓温表杨国为秦州刺史,仇池公,但是,杨国的堂叔——杨坚头之子杨俊不服杨国的统治,发动政变,于356年攻杀杨国,自立为王,杨国的儿子杨安逃亡前秦,后成为前秦一代大将,杨俊的统治也没多久,360年,即被杨安收买内应毒死,但杨安自己也未能成为仇池的君主,仇池人推举杨俊之子杨世为王,在位十年,向前秦称臣,安分守己,得以苟延残喘,370年,杨世去世,子杨篡即位。
几十年的内乱,极大地削弱了此时,仇池国的局势已危如累卵,前秦大军已几乎统一北方,只剩仇池等少数国家,苦苦支撑,杨篡是个酒色昏庸之徒,他不顾众臣劝说,与前秦断绝关系,停止向前秦称臣纳贡,他的叔父杨统起兵叛乱,双方混战,进一步削弱仇池抵抗前秦的力量。前秦建元七年(371年),秦宣昭帝苻坚任西县侯苻雅为主帅,以杨安为先锋,发兵七万攻仇池,杨安熟悉仇池地形,使得前秦军一路进军畅通无阻,杨篡惊慌失措,向东晋求援,东晋派出一千多起兵支援仇池,前秦军队与东晋仇池联军五万人决战于鹫峡仇池军队遭前秦军骑兵冲击大败死者十分之四三,秦军继续进军,杨统向前秦投降,杨篡走投无路,也开城向前秦投降。苻雅把他送到长安。苻坚任命杨统为南秦州刺史,让杨安担任都督南秦州诸军事,镇守仇池。同时迁徙仇池地区的氐羌人口于关中,一度“空百顷之地”,可见前秦对于仇池地区的杨氏力量还是有所顾忌的。东晋宁康元年(373 年),前秦攻占东晋的益、梁二州,取巴蜀之地。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至此,前秦统一北方。
 


三 仇池复国与后仇池国的建立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此战,前秦大败,元气大伤,北方再度陷入分裂与动荡之中,原先依附或投降前秦的各族各部落亦纷纷举兵自立,互相攻打,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样的局势,给了仇池复国以绝好的机会。
重建仇池国的是仇池部落首领杨定,是杨宋奴的孙子。寿光元年(355年)正月,杨宋奴指使梁式王刺杀了前仇池国第四位国君杨初,随后,杨初的儿子杨国诛杀了梁式王和杨宋奴。杨宋奴的儿子杨佛奴和杨佛狗逃往前秦,苻坚封杨佛奴为右将军,杨佛狗为抚夷护军,杨佛奴的儿子杨定自幼聪慧,英俊过人,受到苻坚喜爱,苻坚以杨定为尚书、领军将军,后来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杨定也不负苻坚厚望,履立战功,在淝水之战后,仍然长时间保持对前秦的忠诚,当地,西燕(鲜卑慕容氏),羌族姚苌相继进入关中,入侵前秦,385年,西燕慕容冲率军攻打长安,杨定率两千五百骑兵大破鲜卑军队,使得慕容冲很长时间都不敢与杨定交战,此后,杨定又数次击败前来入侵的西燕军队,但杨定一人无法挽回前秦土崩瓦解的局面,同年,西燕慕容冲联合羌族姚苌,围攻长安,声势浩大。杨定在交战中因寡不敌众,为西燕军俘虏。被迫暂时投降西燕,不久之后,苻坚即为后秦军队俘杀,杨定在西燕军中出工不出力,无任何作为,并随时做好逃走准备,不久,西燕与后秦因分赃不均,大打出手,杨定趁乱逃脱,收集仇池部众,依附前秦苻丕,迁治历城(在今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北、礼县东南)于仇池山旧地修筑堡垒,不久(385)即独立称王,据有仇池等地,史载其“徙治历城,城在西县界,去仇池百二十里。置仓储于百顷。招合夷、晋,得千余家,自号龙骧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称蕃于晋孝武帝,孝武帝即以其自号假之。求割天水之西县、武都之上禄为仇池郡,见许。”这样,仇池得以复国,为与之前的仇池区别,史家多称为后仇池国。
与东晋遥相呼应,同时联合前秦残余势力,是杨定的既定国策,东晋需要仇池作为藩属牵制后秦,西燕等在关中的扩张,而联合晋室,取得“大义”名分也是前仇池国一向坚持的国策。前秦苻丕死后,杨定等拥立苻登,在关陇地区与后秦激战,前后历十余年,是苻登在西线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太元十二年(387 年),苻登加封杨定大将军、益州牧。同年,杨定击败后秦将领姚硕德(姚苌的弟弟),并与后秦数次大战,互有胜负,随着战争的发展,杨定俨然成为前秦仅次于苻登的二号人物,太元十五年(389),杨定大败后秦军队,占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等地,取得整个秦州,东晋朝廷晋杨定为都督陇右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混乱的局势使杨定只能追随苻登不断转战,而没有时间很好的经营新获取的土地,凭杨定一人也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前秦的命运,前秦向西秦乞伏氏求援,派出质子,但未及赶到,太元十九年(394),苻登即已被后秦姚兴擒杀。同年,素来与西秦关系不佳,曾遭西秦驱逐的苻登之子前秦末代皇帝苻崇即位,向西秦发难,与杨定率军进攻乞伏乾归,但却被西秦军队打得大败,双双被西秦乞伏乾归击杀,前秦灭亡,西秦占据陇西之地。杨定无子,死后由堂弟杨盛(杨佛狗之子)即位。
杨盛即位后,致力于仇池的复兴,他别出心裁地使用“护军制”这一制度,取代东晋的郡县制,他“分诸四山氐羌为二十部护军,各为镇戍,不置郡县”,“护军”是军镇制度的一种,既是军职名称又是地方行政长官的职称,它有一定的实际管辖区域,确切地来说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管理形式,有点类似于中晚唐的节度使和东罗马帝国的军区制,一般认为,仇池的这一“护军制”学习自前秦的军镇制度,护军制度使得军政合一,便于管理,对于当时地盘狭小,民族众多又强敌环伺的仇池具有重要意义。杨盛对仇池政权的第二个重大贡献是于东晋义熙元年(公元 405 年)春,乘谯纵起兵,巴蜀大乱汉中空虚之际,占据汉中,但不久即得而复失。
 


杨盛刚一即位,就面对两大宿敌后秦与西秦的夹击,后秦于东晋隆安四年(公元 400 年)进攻仇池,首战失利,后又复攻,得仇池国之成固地,仇池上表投降。东晋义熙元年(公元 405 年)夏六月,后秦姚兴复又“遣其将姚硕德、姚敛成、姚寿都等率众三万,伐杨盛于仇池。寿都等入自宕昌,敛成从下辨而进。盛遣其弟寿拒成,从子斌拒都。都逆击擒之,尽俘其众。杨寿等惧率众请降。硕德还师”。此后姚兴又多次进攻并击败仇池军,迫使杨盛于同年七月向后秦投降,接受后秦的封号,并以子弟等数十人到后秦为质。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冬十月,姚兴又因杨盛叛秦侵扰祁山,大举进攻仇池,战败而归,西秦也不时进攻仇池,东晋元兴元年(公元 402 年),西秦进攻仇池,“寻遣使者加乾归散骑常侍、左贤王。遣随兴将齐难……攻杨盛将苻帛于皮氐堡,并克之……寻复率众攻杨盛将杨玉于西阳堡,克之同年冬十一月,西秦乞伏乾归伐仇池,“杨盛大破之” 杨盛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的军事胜利,稳固了仇池的地位,使得后仇池得以立足。在强敌环伺之战,杨盛始终坚持对晋室的效忠,至死不渝,在夺取汉中后不久(413),杨盛即将其交还东晋,得到东晋褒奖。东晋永初元年(公元 420 年)刘裕代晋,而杨盛终其一生以东晋年号记年,不采用刘宋年号。公元425年,杨盛去世,他临终前“谓世子玄曰:'吾老矣,当终为晋臣,汝善宋帝。’及盛卒,玄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遣使来告丧,始用元嘉年号。无论如何,杨盛堪称仇池政权的一代英主,也奠定了后仇池一度强盛的基础,在这一时期,仇池实际上也成为一些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与东晋的中转站。许多部落首领或降将通过仇池传奔东晋。
 

杨盛时代的仇池

继杨盛之后的仇池统治者是他的儿子杨玄,杨玄起初追刘宋为正朔,但426年11月,南朝宋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派遣始平太守宠咨占据武兴(陕西汉中略阳县),准备对仇池用兵,(显然刘宋不愿仇池强大,也准备夺取武兴作为北伐关中的基地)杨玄派遣弟弟杨难当率军抵御宠咨,杨难当被宠咨击败而逃回,此举标志着刘宋政权与仇池关系破裂,12月,北魏司空奚斤占领长安,杨玄闻讯,立刻派遣使者,向北魏表示臣服。北魏封杨玄为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南秦王,然而,杨玄在内心不一定认同北魏的正朔地位,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
(北魏使者司马轨)及境,玄不郊迎。轨数玄曰:“昔尉他跨据,及陆贾至,匍匐奉顺,故能垂名竹帛。今君王无肃恭之礼,非蕃臣也。”玄使其属赵客子对曰:“天子以六合为家,孰非王庭?是以敢请入国,然后受谒。”轨答曰:“大夫入境,尚有郊劳,而况王命者乎?请奉策以还。”玄惧,诣郊受命。
429年,杨玄病重,准备传位弟弟杨难当,杨难当固辞不受(当然也不排除是试探)《资治通鉴》121卷记载:武都孝昭王杨玄疾病,欲以国授其弟难当。难当固辞,请立玄子保宗而辅之;玄许之。玄卒,保宗立。 最终,由杨玄的儿子杨保宗即位为王,杨难当辅政,但在同年,不知出于什么缘故,杨难当又废杨保宗,自立为王,(资治通鉴记载的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保宗即立,难当妻姚氏谓难当曰:"国险宜立长君,反事孺子,非久计。"难当从之,废保宗而自立。)杨保宗在位期间,仇池与刘宋政权的关系极度恶化。元嘉九年(432 年),刘宋益州刺史刘道济等人在益州等地聚兴敛财,“伤政害民,民怨皆毒”,又逢“仇池大饥,益、梁州丰稔,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给了杨难当一个机会。杨难当便通过资助入仇池自称为晋室后裔司马飞龙的流人许穆之等进攻益州,乘乱掠夺,一方面以度过仇池饥荒,另一方面扩张地盘。次年,杨难当率兵袭击梁州,攻破白马城(即古阳平关、也称阳安关、浕口城,在陕西汉中勉县武侯镇莲水村),俘虏了晋寿太守张范,甄法护派遣梁州刺史府参军鲁安期、沈法慧等人率军迎击,但鲁安期等人都被杨难当击败而奔逃。接着杨难当又派遣建忠将军赵进攻打葭萌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南朝宋时属于梁州,晋寿郡的郡治),又抓获了刘宋新任的晋寿太守范延郎11月,甄法护放弃梁州州城,逃到洋水(今陕西汉中西乡县东的泾洋河)的西城(今陕西汉中西乡县,位于牧马河与泾洋河交汇处),杨难当于是占据了汉中,向北魏邀功,并将俘虏押送北魏。至此,仇池的疆域达到极盛。
 

杨难当时期的仇池

仇池跳梁小丑,自不量力的行为引起刘宋政权极大愤怒,元嘉十一年(434),南朝宋新任的梁南秦二州刺史萧思话到达襄阳,以萧承之(此人是南齐开国君子萧道成的父亲)为先锋,攻打仇池,萧承之集合部队,攻打仇池,一路势如破竹,进入汉中,杨难当派遣儿子杨和率军与蒲甲子等共同进攻萧承之,双方对峙四十多天,最后杨难当所部被萧承之击败,这样南朝宋收复了汉中故地宋军准备继续进军仇池杨难当惊慌失措,卑躬屈膝,向刘宋政权上表谢罪,请求称臣纳贡,出于各种缘故,刘宋政权原谅了他,并未追究其责任,但此举又引起北魏方面的极大不满。元嘉十三年(436 年)杨难当自称大秦王,如天子之制,显示了与宋魏并立的野心,但仍然向二者朝贡。杨难当企图在北魏与刘宋之间纵横捭阖,利用双方矛盾取利,但最终却是两面不讨好,把双方都得罪了,外交政策堪称失败。
杨难当的晚期,在内乱中度过,杨保宗被废黜后,曾举兵反抗,兵败后遭到杨难当的软禁,439年(同一年,北魏统一北方),杨保宗与庶兄杨保显设法逃脱,投奔北魏,北魏出于各种原因,款待两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加封杨保宗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牧、武都王,并令其镇守上邽。元嘉十七年(440),仇池大旱,次年,杨难当出尔反尔,举全国之力,大举入蜀,再次与刘宋政权撕破脸皮。史载。“(杨难当)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袭义隆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获雍州流人七千余家还于仇池。”宋文帝刘义隆对于杨难当的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已经忍无可忍,12月,刘宋派遣龙骧将军裴方明等人率领重步兵三千人,又征调荆雍二州兵力讨伐杨难当,各路讨伐军都受梁秦二州刺史,宗室刘真道节度,宋军大兵压境,兵力出于绝对优势,一路势如破竹,大败仇池军队,斩首数千人,生俘杨难当三子杨虎(后押往建康斩首示众),杨难当走投无路,杨难当则率领一千多骑兵逃奔上邽,向北魏请降,北魏派遣中山王拓跋辰迎接杨难当到平城。杨难当后在北魏担任闲官,464年病死,终生未再返回仇池。至此,后仇池国灭亡。刘宋以杨玄三子杨保炽镇守仇池。值得一提的是,杨难当的另一个孙子——杨大眼投身行伍,效劳北魏,后成为一代名将。
 


四 仇池国的余波:武都国
后仇池国尽管灭亡,但杨氏家族在当地势力仍然庞大,仇池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得宋魏围绕仇池展开争夺战,出于各种目的,刘宋与北魏争相扶持代理人,企图控制仇池,刘宋灭亡后仇池后,北魏深刻刘宋以仇池为基地,兴兵北伐,于是展开反攻,次年,北魏以古弼(鲜卑人),杨保宗(氐人),司马楚之(原东晋宗室 后投降 北魏 汉人),皮豹子(族属不明,推测为汉族)四员大将,兵分四路,攻打仇池,大败宋军,擒获宋将王奂之,王长卿等人,斩首两千多人,生获一千多人,刘宋派来的援军秦州刺史胡崇之畏惧不前,刘义隆派兵支援胡崇之,皮豹子与司马楚之等人进军,进至浊水,将其大败,生俘胡崇之。魏军进至高平,宋将姜道祖投降,不到半年的时间,北魏就重新夺取仇池,刘宋扶植的仇池王杨保炽逃走,推测不久被北魏军追兵杀死,北魏立杨保宗为仇池王,令仇池复国。随后大军撤还。令宗室拓跋齐镇守骆谷。
杨保宗本人志大才疏,北魏帮助其复国不仅不心怀感谢。反而认为自己是杨氏正统继承者。很牛逼,北魏离不开自己,渐生不臣之心,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和杨保宗的妻子(北魏宗室女)也劝说杨保宗据守险要背叛北魏。杨保宗遂阴谋率部叛乱但不幸计划败露为人秘告拓跋齐拓跋齐率少数亲兵来到杨保宗处假称有诏书令杨保宗接诏杨保宗不知是计大摇大摆出来接诏被北魏军队当场拿下押送平城斩首示众,其妻子也在数年后被北魏擒获,斩首,由杨难当监斩,氐族各部便共同推举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为主帅以围攻仇池, 继续叛乱与北魏军队作战五月,古弼皮豹子等率领各军来到讨伐并打败诸氐各部,把杨文德打得稀里哗啦杨文德逃走投奔刘宋宋文帝加封杨文德为都督北秦州、雍州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十一月刘宋派杨文德姜道盛等人反攻再次被魏军大败姜道盛被魏军射死杨文德再次逃走
再次逃走的杨文德并未走远,而是率残部退保汉中观望局势,不久,北魏军队主力撤走。杨文德马上卷土重来。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关中爆发盖吴起义,引发关陇震动。元嘉二十三年二月,北魏统治下的陇右地区爆发了以氐羌少数民族为主的的起义,起义军以梁会为主要领袖。向杨文德求援,杨文德出兵,次年四月,杨文德由汉中进占葭芦城(甘肃陇南武都区外纳镇,在仇池台地南部),北魏急忙遣镇守仇池的皮豹子反击杨文德。杨文德本依靠险要地形据守,但因部下杨高临阵反叛,杨文德丢失葭芦后奔逃汉中。宋文帝为此非常生气,杨文德被押往建康免去官职和爵地,滞留建康。
元嘉二十七年(450),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元嘉北伐开始(详见本社公众号文章《赢得仓皇北顾:元嘉北伐》),刘宋政权觉得杨文德还有利用价值,将其放回故地,封为辅国将军,令其招徕当地氐,羌势力,响应北伐。杨文德起先取得一些胜利,斩杀当年的叛徒杨高,攻占阴平,再次夺取葭芦城,随后杨文德率军围攻武都,但当皮豹子率领北魏军队主力来到时杨文德再次一败涂地,连萧道成(日后南齐的建立者)率军支援都无济于事,其后刘宋遣杨文德攻打啖提氐,因败兵又被刘宋押送荆州,免职查问,并令杨文德从祖兄杨头镇戍葭芦城。孝建元年(454),荆州刺史刘义宣(文帝刘义隆之弟)举兵造反,身在荆州的杨文德不肯依附,被刘义宣杀害,死后,被刘宋朝廷追赠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由杨文德的一生可以看出,仇池(或者说武都国)对南朝来说,完全是诸侯或下属,而非拥有一定独立地位的附庸国,可以随意任用,免职,此后,仇池的地位亦是如此。
在杨文德死后,围绕武都下一任统治者的人选,刘宋政权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此时,有两个较为合适的人选。一个是杨文德的从祖兄杨头,他能力出众,对于刘宋政权较为忠心,甚至妻子母亲被北魏抓获,都依然效忠刘宋。但血统较为疏远,在当地恐难服众,另一个是杨文德的侄子杨元和(杨保宗之子),他血统较近,但年龄很小,能力和对刘宋的政权忠诚度均未知,这时,曾参与数次元嘉北伐的老将王玄谟提出建议
被敕令臣遣使与杨元和、杨头相闻,并致信饷。即遣中军行参军吕智宗赍书并信等,亦自遣使随智宗。及头语智宗,顷破家为国,母妻子弟并坠没虏中,不顾孝道,陈力边捍,竭忠尽诚,未为朝廷所识。若以元和承统,宜授王爵;若以其年小未堪大任,则应别有所委。顷来公私纷纭,华、戎交构,皆此之由。臣伏寻头元嘉以来,实有忠诚于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氐、羌负远,又与虏咫尺,急之则反,缓之则怨。观头使人言语,不敢便望仇池公,所希政在西秦州假节而已。如臣愚见,蕃捍汉川,使无虑患,头实有力,四千户荒州,殆不足吝。元和小弱,若未可专委,复数年之后,必堪嗣业,用之不难。若才用不称,则应归头。若茄芦不守,汉川亦无立理
然而,刘宋政府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仍然任用杨元和为武都王,镇守白水(今甘肃文县),但面对北魏大军的虎视眈眈,杨元和心生恐惧,竟然于466年弃国投降北魏,被北魏皇帝拓跋濬(电视剧锦绣未央的男主)加封为官,此后消失在历史记载中,杨元和弃国投奔北魏后,他的堂叔杨僧嗣自立为武都王,又重新回到葭芦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外纳镇)镇守,被刘宋朝廷封为仇池太守,杨僧嗣对于刘宋政权较为忠心,曾帮助朝廷镇压萧惠开的叛乱,得到朝廷褒奖,进号征西将军。473年10月,杨僧嗣在葭芦城去逝。其堂弟杨文度自立为王,先是归顺北魏,后又背魏降宋,亦得到刘宋政权册封。
到了杨文度在位期间,刘宋政权已步入末期,宗室自相残杀,内乱频发,无暇顾及仇池,北魏大军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仇池,仇池的局势十分危险,杨文度不仅不想办法自保,反而还在作死,他心心念念,妄图收复祖居的仇池山(此时仍在北魏手中),为此不惜对强大的北魏用兵。477年10月,杨文度派遣弟弟龙骧将军杨文弘进攻仇池山,在兰皋击败北魏守军,攻占仇池山。北魏大怒,派皮欢喜(皮豹子之子),梁丑奴,杨灵珍(同为杨氏宗室,早先随后仇池国灭亡投降北魏),三员大将兵分三路,率军四万人攻打杨文度,寡不敌众,刘宋救援不及,杨文度大败,12月,北魏征西将军皮欢喜攻陷葭芦城,斩杀杨文度,杨文弘向北魏投降,至此,武都国就以这样的闹剧方式走向了灭亡。
 


五 仇池国的余波:武兴国,阴平国
杨文度被杀后,其弟杨文弘退守武兴,占据武兴,自称武兴王。为防止北魏趁势来攻,杨文弘向魏遣使谢罪、朝拜进贡,获得北魏的封号。同时,杨难当族弟杨广香因助北魏灭武都国,被封为阴平公、葭芦镇主,占据阴平。此时仇池地区分裂成了武兴国、阴平国两支力量,我们先看看武兴国的历史。
武兴国
在杨文弘接受北魏朝廷册封后,不久他又转投南朝,被刘宋政权封为武都王,北秦州刺史。479年,阴平国的杨广香也向南朝投降。齐高帝萧道成(是年 萧齐代宋 南齐建立)任命杨广香为督沙州诸军事、平羌校尉、沙州刺史,不久升军号为征虏将军杨文弘与杨广香素来不和见南齐新政权册封杨广香把自己撇在一边心生不满干脆阴谋叛乱479年十月,南齐百姓晋寿郡人李乌奴背叛南齐,投奔武兴王杨文弘,李乌奴引杨文弘进攻南齐梁州(陕西汉中市一带),攻陷了白马戍(陕西汉中市勉县西),后被南齐梁州刺史王玄邈击败,李乌奴只身逃回武兴国境内,萧道成大怒,准备调集大军围攻杨文弘,并启用杨广香,等杨氏宗室,准备围攻杨文弘,杨文弘见势不妙,向南齐上表请罪。被南齐政权赦免,不久,阴平杨广香死,其子杨炅嗣位,但这一权力交接并不顺利,“氐众半奔(杨)文弘,半诣梁州刺史崔慧景。”,使得杨文弘势力大增。野心再次膨胀,他派遣堂侄杨后起占据白水,扩张武兴国的势力,482年,杨文弘去世,诸子年幼,由杨后起即位,北魏与南齐争相拉拢杨后起。北魏马上加封杨后起为武都王。不久南齐也加封后起为冠军将军,后改为征虏将军。杨后起则在双方之间纵横捭阖,保持中立。南齐永明二年(484 年),杨文弘另一子杨集始据白水自立为王,被后起击败。486年正月,第二任武兴王杨后起去世杨集始自立为王,同时接受北魏与南齐的册封。但杨集始心中却倾向北魏,连续数年向北魏朝贡,而不向南齐朝贡,永明十一年(493),杨集始终于于南齐决裂,举兵攻打南齐梁州,击败南齐梁州刺史阴智伯,并围攻白马戍。但随后被南齐增援的军队击败,斩首数千人,杨集始退守武兴,伤亡惨重,以城降于北魏。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热情款待(孝文帝即将迁都洛阳,因此,对于关陇地区十分关注,需要杨氏在关陇地区稳定局面),南齐建武二年(495 年)北魏孝文帝大举南伐。杨集始积极鼓噪,摇旗呐喊,充当北魏先锋,南齐以杨氏宗室沮水氐部落首领杨馥之杨后起之子杨元秀率军应敌。把杨集始打得大败,收复仇池,武兴。南齐以杨馥之为持节、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次年,齐又封阴平杨炅之子杨崇祖为假节、督沙州军事、征虏将军、平羌校尉、沙州刺史、阴平王。仇池地区转为南齐控制。在南齐的军事胜利下,建武四年(497 年),原魏南梁州刺史杨灵珍(见上文)举州叛魏归齐,并以母子为质。八月,杨灵珍遣其弟婆罗、阿卜珍率万余人突袭杨集始,斩杀了杨集始的两个弟弟杨集同、杨集众,杨集始伤亡惨重,被迫降齐。同年九月,北魏大军出动,击败杨灵珍,夺回武兴。三年后,反复无常的杨集始再次被北魏梁州刺史杨椿劝降,率一千骑兵投降北魏,被北魏再次册封为武兴王,第二年,又被加封为武都王,被北魏放回武兴。围绕武兴及仇池地区,北魏,南齐反复展开拉锯战,争相扶植代理人,局势一片混乱。
天监二年(503 年 头一年,萧衍废齐自立,南朝转为南梁),杨集始卒,其子杨绍先继立。南梁封其为武都王,北魏封绍先为武兴王。因绍先年幼,由其叔父杨集起和杨集义代理朝政。天监四年正月,梁行梁州事夏侯道迁降魏,攻杀杨灵珍父子。梁将军尹天宝击道迁,道迁求救于杨绍先,杨绍先不应。但此时朝政多有其叔父掌握,故其从叔集朗出兵救之,击败梁军。但武兴国倾向于北魏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杨集朗的努力,北魏完全平定梁州和益州的变乱505年十月,杨集义眼看北魏平定梁州和益州,武兴国领土已被北魏包围,担心武兴不能够长期作为藩国,唇亡齿寒,于是煽动氐族人闹事,并推举杨绍先称帝,杨集起、杨集义也一起称王,并联合南梁为外援,杨氏称帝之举,无疑是对北魏的极大挑衅,北魏大军前来围攻武兴,武兴军大败,城池被破,杨绍兴被北魏抓获,押往洛阳,北魏改武兴为东益州,废武兴国建制。出于各种缘故,北魏没有为难杨绍兴,而是将其软禁。530年,河阴之变爆发,杨绍先趁乱逃回武兴,再次自立为王,向关陇的宇文泰称臣。5年后去世。其子杨智慧,杨辟邪分立,梁大同元年(535 年),梁军北上攻克汉中,杨智慧向南梁投降。其辖地被南梁设为州县,置为东益州,此后杨智慧不见于史料记载。梁大同十一年(545 年),西魏以杨绍先另一子辟邪为东益州刺史,镇守武兴。梁承圣二年(553 年),杨辟邪举州叛魏,西魏遣叱罗协与赵昶讨伐杨辟邪,击斩杨辟邪,武兴国到此结束。
 

武兴的位置

阴平国
与武兴国同时建立的阴平国,在早期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许多部众离散。496年,杨炅去世,子杨崇祖即位,梁天监元年(502 年),杨崇祖卒,其子杨孟孙即位,依附南梁,时不时骚扰北魏,招揽仇池部众,发展到数万人。后又被北魏招抚,向北魏投降。511年,杨孟孙去世。子杨定立,杨定曾追随北魏作战,击败梁将杨兴起,但更多事迹不详。525年,杨定去世。杨定无子(存疑可能有但被杀死),杨氏宗室的另一个人杨法琛乘机占据阴平,自立为王,此人并非出自杨广香一系,到底是杨氏哪支后代,史书失载,但无疑血统关系较为疏远,杨法琛继续向关陇的西魏政权示好,并曾跟随北周尉迟迥攻蜀。杨法琛治国有方,清正廉洁。深受各族拥护。梁大宝元年(550 年),黎州(治今四川广元)民众叛乱,击走刺史张贲。转而迎杨法琛入据黎州,此举引起南梁大怒,出兵攻打,梁于是派遣杨乾运率兵两万征讨法琛,杨法琛向西魏求救,西魏派出援军,赶走杨乾运,任命杨法琛为黎州刺史。但不久,阴平国即发生内功,氐人统帅杨崇集、杨陈侳等拥众发起叛乱,与杨法琛互相攻打,西魏将赵昶遣使对氐众内乱进行调节,杨法琛等只得遵从,赵昶“乃分其部落,更置州郡以处之。”实际上解散了部落组织,以州县取而代之(类似清朝的“改土归流”),虽然杨法琛被西魏任命为黎州刺史,但阴平国至此也基本名存实亡。杨法琛此后不见于历史记载,卒年不详。太建十二年(580),北周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对杨坚,杨法琛之子杨永安举兵响应,最终兵败被杀,至此,阴平国一系断绝。
 

武都 阴平所在的位置(图为魏灭蜀之战)

 总结
仇池杨氏政权纵横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几乎与魏晋南北朝相始终,但其国力弱小,人口不多,甚至都未被列入“五胡十六国”,对于魏晋南北朝大的历史局势基本没什么影响,事实上,笔者认为,与其说是王国或割据政权,仇池更类似于明清时代的“土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仇池虽小,但巧妙地利用南北政权之间的矛盾,利用自己所在的便利的交通位置和易守难攻的地形纵横捭阖,在南北之间,在夹缝中生存,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在乱世中发展,周围政权并不是不想吞并仇池,而是忌惮仇池全民皆兵的体制与易守难攻的地形,加上吞并仇池会破坏南北政权的平衡,受到周边政权的强烈反弹,故而仇池即使数次遭到吞并,但也很快复国,其地位类似今日之新加坡,瑞士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被称为“致命的毒虾”,但是当南北政权有一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仇池便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最终均会被吞并或投降。说来说去,时代造就了仇池,而时代也最终毁灭了仇池,这便是悠悠岁月,历史长河的奥妙。
 

今日的仇池国

参考文献
《仇池国志》李祖桓
《仇池诸政权与两晋南北朝西部政局》刘兵兵
《阴平国述论》徐日辉
《仇池杨氏制度初探》李荣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学读者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