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兰花,型大、芳香,花冠杯状,花先开放,叶子后长。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北京,在春季到来春花盛开的时节,市民要想欣赏玉兰花,只有三个去处。一是潭柘寺的“二乔”,二是大觉寺的古玉兰,三是颐和园乐寿堂。前两处在远郊,交通不便,而到颐和园相对近多了。何况在乐寿堂后,游人还能欣赏到京城少见的紫玉兰。 如今在京城,玉兰花已经是街头的绿化树种,也是美化单位、住宅小区的花卉之一。这些年,和摄友们外出采风,少不了把玉兰花作为拍摄的对象。今年我要完成《颐和园四季》,乐寿堂的玉兰,自然也是一景。 为拍“颐和园之春”,先后多次来到乐寿堂,每次都少不了拍玉兰花。本篇我就汇编一下,作为一个主题和大家分享。 3月14日到颐和园探春,一是看看什么花已经开了,二是摸一摸何处景点有何种花儿?没想到乐寿堂前东侧的一株玉兰已经开花了。 ↑(2)一进入乐寿堂院子里,就见到游人正在拍摄玉兰花。 ↑(3)乐寿堂曾是慈禧在颐和园的寝宫。“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 ↑(4)院内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玉兰,为木兰目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 ↑(5)蓝天下的白玉兰,格外的美。 ↑(6)玉兰花特写。 3月17日下了一场三月雪,并预告第二天有中雪,我和摄友们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一次拍摄机会。到了乐寿堂,园内的玉兰花开得更盛了。灌木植物上还有积雪。(图7-11) ↑(7) ↑(8) ↑(9) ↑(10) ↑(11)出了乐寿堂院子西侧的门,便可踏上长廊了。 3月26日,为了俯拍西堤春景,和摄友们专程上了一趟佛香阁。还特意到乐寿堂的后院观察那两株紫玉兰的花情。 ↑(12)来到乐寿堂,堂前西侧的这株玉兰已经开花。 ↑(13)堂后面的两株紫玉兰,还在含苞期。 ↑(14)(同上) 4月8日,为拍长廊前的榆叶梅,我们又一次经过乐寿堂。堂前的白玉兰已经谢了,堂后的紫玉兰已经开花了。 ↑(15)据说,长廊东头“邀月门”前的这株玉兰,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16)前院的玉兰都谢了,玉兰树下,落满了玉兰花瓣。 ↑(17)紫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中国特有。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一般生长在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山坡林缘。 ↑(18)紫玉兰喜光,不耐阴。可能是玉兰堂后院的小环境,这里的紫玉兰花期较晚。 ↑(19)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为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花卉和中药。 ↑(20)乐寿堂后院的一株白玉兰,尚在盛花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