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因其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据记载牡丹在我国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唐代,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难怪昔日的皇家园林中都种有牡丹。 在紫禁城的慈宁宫花园、御花园,已及皇家园林北海、景山、颐和园都种有牡丹。颐和园之春的系列介绍,自然少不了拍牡丹。 由于春季气候的变化多,我们到颐和园拍牡丹的时候,已经过了开花的盛期。 ↑(1)颐和园的牡丹,主要种植在仁寿殿南北两侧的花坛上。图为北侧牡丹花坛。 ↑(2)其实上图这个种植牡丹的假山,我并不陌生。1966年我们毕业前,11位新闻摄影专业的同学,在新闻电影制片厂实习时,和厂里的部分摄影助理、副摄影师的一次从新街口厂门口到颐和园的拉练,就是在此山面前合的影。 ↑(3)3月中旬,过了冬的牡丹枝条上,已经长出了叶芽。 ↑(4)一场大雪,牡丹叶芽上“戴”上了雪“帽”。 ↑(5)仁寿殿坐西朝东,背景上是大殿南侧的牡丹花坛。 ↑(6)洛阳红 ↑(7)淡黄色牡丹 ↑(8)透过仁寿殿前廊眺望南侧牡丹花坛。 ↑(9)南侧牡丹花坛与仁寿殿南墙及房屋上的精美“山花”。 ↑(10)南侧牡丹花坛与仁寿殿柱子、房檐。 ↑(11)仁寿殿北侧牡丹花坛的背景为颐和园大戏楼。 ↑(12)牡丹花近景 ↑(13)仁寿殿前的“龙”、“凤”正在“赏”花。 ↑(14)“龙”和南侧牡丹花坛。 ↑(15)“龙”和北侧牡丹花坛。 ↑(16)记得往年在乐寿堂两侧院子里也种有牡丹花,这次只看到含苞的芍药。 ↑(17)过了“邀月门”,沿长廊向西而行,在万寿山山麓下,有一处牡丹花坛。 ↑(18)走到近处拍一张 ↑(19)再选两张花还开的较美的牡丹,来个特写。 ↑(20)就用这一朵粉红色的牡丹,结束本篇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