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返青期,是防治节节麦第二“黄金期”,如何做才能安全无药害

 佰秀农业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01

小麦除草有两个“黄金期”

冬小麦除草剂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两个除草“黄金期”:

一是春节前的冬季除草

可在小麦3-4叶期进行施药防治田间杂草,此时除草的优势在于:①小麦尚未封垄,有利于封杀兼具的除草剂发挥优势;杂草较小,采取较低剂量除草剂,也能达到理想除草效果;残留期较长的除草剂,在年前施药,可大大降低对下茬作物的影响。

劣势在于:包括节节麦在内的诸多杂草尚未完全出苗(节节麦分为两个出苗期,即播种后20天左右约出苗70%,其余在年后2-3月份陆续出苗),容易造成除草不彻底现象发生。

二是春节后小麦返青期(2月份)

此时小麦对除草剂的耐受力依然较强,当小麦生长进入拔节期后,对除草剂的耐受力就逐渐退化,除氯氟吡氧乙酸等少部分除草剂可以应用外,绝大部分除草剂都要停止使用,包括节节麦的防治除草剂。

2022年有商家在小麦拔节孕穗期推广防治节节麦的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后造成大面积药害,导致小麦减产严重,此类事故,大家要引以为戒。

此时除草的优势在于:①节节麦基本完全萌发,可采取“禾阔兼具”的除草剂,将田间杂草“一网打尽”;气温回升,有利于杂草对药液的吸收,增加杀草速度;可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小麦除草剂,从而避免浪费。

劣势在于:①小麦和杂草齐生长,旺长田块,小麦已经封垄,“躲藏”在麦苗下的杂草无法接触除草剂药液;小麦生长旺盛期,也是耐除草剂薄弱时期,施药不当容易产生药害;此时部分杂草较大,若想达到理想防效,往往要采取价位较高的除草剂进行防治,从而增加了用药成本。

02

小麦返青期,如何有效防治节节麦

当前,禾本科杂草节节麦已经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作为防治麦田节节麦的唯一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在实际应用中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每年都有相关药害事件发生。

那么,在小麦返青期,又该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危害呢?

①助剂决定药效和安全性

为解决甲基二磺隆对小麦安全的不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要和除草剂助剂搭配使用,当前,烷基乙基磺酸盐是甲基二磺隆的“黄金搭档”,两者混配后,能有效减轻药液漂移和弹跳等负面因素,增加雾滴的均匀度,既有利于杂草的有效吸收,又解决了因药液浓度不一对小麦造成的药害风险。

尤其在干旱天气和低温天气下,可增加甲基二磺隆的稳定性,从而降低药害影响。

虽然同为烷基乙基磺酸盐助剂,但品质的优劣,也间接影响甲基二磺隆的安全程度。

②掌握正确施药方法

当前造成甲基二磺隆药害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施药方式不当造成的。

如重复施药、重叠施药、超剂量施药及对大龄节节麦“特殊”照顾多施药等,均能造成药液过多聚集在麦苗上,从而形成药害,表现症状为植株矮化,蹲苗现象严重,轻症能随着水肥管理和气温回升,逐渐恢复正常,重症则很难恢复。

尤其是采取拉管式、压低喷头施药的种植户,药害现象尤为严重,最终可导致30%减产损失。

所以,农民朋友在使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时,施药方式要做到“二次稀释、水量充足”“宁快勿慢”和“手抬眼看”

即在施药前,要将药液二次稀释,一亩小麦喷施30克/升甲基二磺隆3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高浓度施药会加大药害风险。

施药时,施药人要匀速前进,既不能慢节奏施药,更不能停留施药;在施药过程中,应抬高施药喷头,喷头最好与腰部齐平,并严格控制单次施药宽度,避免来回施药有药液交叠现象。

③能单独使用不混配使用

很多出现药害的案例,往往都是混配过多农药种类导致的,如在防治节节麦时,还添加防治阔叶杂草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每增加一类不同的物质,小麦自身解毒能力就随之下降,在遇到外界干预时,药害就容易形成。

03

防治节节麦注意事项

①看天施药

施药前后3天不能有大幅降雨,气温也不能骤升骤降,平均气温高于8℃,最低气温高于2℃时施药最安全。

②看地施药

麦田土壤呈干旱状态,麦苗水分和营养供应不足,会降低对除草剂解毒能力。

③看苗施药

旺苗小麦喷施甲基二磺隆可起到控制旺长的作用,但弱苗或冻害较为严重的小麦,在尚未恢复长势之前,禁止喷施甲基二磺隆。

④看草施药

再次强调,防治节节麦要单独施药,严禁与其它除草剂或杀虫剂、杀菌剂混用。

#春耕进行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