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广州最牛钉子户,房子只有44平米,因不满开发商给出的赔偿条件

 广州玉 2023-02-20 发布于广东
和政府死磕12年,最终逼得大桥“劈了叉”,房子被围在中央,被网友戏称为“海珠之眼”。
 
广州环岛路海珠涌大桥正式开通,贯通了长达18.9公里的琶洲至太古仓的断头路。这意味着从太古仓码头、广州塔到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会展中心等地,将正式地连接起来。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海珠涌大桥。海珠涌大桥,全长四百米,四车道,两旁各有一条人行道,与滨江西路、沙渡路相接。
 
这座“嵌在”大桥中间,被网友们称为“海珠之眼”的房屋,正是革新路海傍外街16号未拆除的老房子。
 
“海珠之眼”在网络上一炮而红,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不少人都去打卡拍照。
 
从桥上望去,这座房子是一座破败的砖石房子,占地不超过50平米,再加上前面的那块空地,占地大约100平米,再往北,就是一座桥,可以通往老宅的大门。
 
尽管是大白天,但这栋老房子的大门却是关着的,旁边的窗户上还挂着一把遮阳伞,不过从外面挂着的衣物和窗户上的亮光来看,这栋房子里应该还住着人。
 
“我们又不是贪得无厌,那些谣言都是假的,他们不知道真相,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来找我算账……”一位女子说道,她的语气很是激动。
 
她就是这家房屋的主人梁女士,她说她和家人曾经和拆迁公司谈过拆迁补偿,但在新房房源和房子所处地点等细节上没有和征拆方达成意见一致,才没有搬离。
 
“因为一开始谈判失败了,所以一直没有人来找我们,但他们现在已经将我们当成钉子户了。”女子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一再强调不想多说。
 
“别人来看我也管不着,但我不想让自己成为网红,也不想让他们打扰我的家人。”
 
梁小姐说,十年前政府曾带她去海珠区革新路凤安花园,但是她说,这所房子有“三尖八角”的感觉。但是在广东,“三尖八角”是一种禁忌。
 
梁太太对记者说:“我们的孩子一进来看就说,他们宁愿住在自己那个房子里,也不想住在这里。”
 
上月,当地政府要求她迁往保岗路,但梁不答应。她说:“房子正对着医院的停尸房,我宁可在这儿也不想面对死人,“十年间我只看过两个房间。”
 
梁女士看过网上的很多评论,面对很多难听的话,她并不在意。这么多人看着,这么多人在议论,普通人根本受不了,不是谁都能坚持十年的。
 
梁女士说,她是个知足的人,不会无理取闹。她说:”若我是贪图荣华富贵,早该搬了,就算政府来,我也会谈判。如果可以的话,我现在就出发。政府要是不要,那就算了。”
在道路规划中没有什么比跟补偿更困难的了,为什么不直接“拔”掉“钉子”?
 
绕道固然会增加成本,可“钉子户”们坚持下来带来的不便,对他们实际上也是一种成本。拆迁补偿标准屡遭非议,其核心原因是搬走的价格最后到底要怎么定。
 
在可以绕路的情况下,目前的拆迁补偿的标准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指的就是所有被拆迁人,最终的成交价格要和他们来谈。
 
如果大部分被拆迁人都无法接受,绕路的代价显然要高得多,就必须提高补偿标准;如果大部分被拆迁人都能接受,而“钉子户”却一意孤行,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吃亏。
 
透过“海珠之眼”,既能看见对权利的尊重与维护,又能看见顽固的危险与代价,以及缺少更为科学、合理的拆迁补偿价格机制。
 
当地政府并没有强行拆除,也没有切断电力,甚至还专门为住户开辟了一条通道,这就证明了这里是主人的合法居所。
 
就算将来谈好了,房子会被拆掉,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房主的居住权利是合法的,不能被侵犯。
 
房子主人有权不拆房子,不接受搬迁。不要对这种现象大惊小怪,也不要去攻击或中伤房主,也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去打扰人家的生活。
 
如果看热闹的话,很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房主的权利的侵害,被告上法庭得不偿失,也不占理。
 
从整体上看,中国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在法治的框架下,国家与人民群众是平等的。如果拆迁与城市发展有冲突,可以协商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就不能拆除,修建的桥梁可以绕行。
 
虽然拆迁计划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只要双方遵守法律,就没有任何问题。在权利与利益之间平衡,寻求最大的共识,这不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