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开篇六个字,到底产生了多少争议?

 渐华 2023-02-21 发布于山东

#历史开讲#

我们很多史书的开篇都非常有意思,尤其是《春秋》的开篇,仅仅六个字,却让两千多年来无数人都始终搞不明白,关于这六个字产生的争议可太多了,这六个字就是:

元年春王正月

毫不夸张的说,用这六个字写一本书的人大有人在。

大家好,我是子泓

如果将这六个字拆开揉碎的话,很容易理解,每个字都认识,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倘若将它们连在一起,就实在让人迷惑,尤其是,用这六个字作为开篇,到底是为什么?

元年指的是鲁隐公元年,大家都知道,《春秋》记载的正是从鲁隐公一直到鲁哀公时期的十二代君主、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但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写?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鲁国的史官,想要记载鲁国的历史,那你起码也要从鲁国的第一代君主开始写起,而鲁隐公别说不是第一代了,事实上,他是鲁国的第十四代君主。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鲁隐公这个人了,而鲁隐公的故事也挺有意思。

文章图片1

他在刚刚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时,他爹鲁惠公就为他娶了一个宋国的妹子,可是等这个妹子到了鲁国后,他爹一看,长得挺好看,就自己给享用了,俩人还捣鼓出了一个孩子,就是公子允。

而且,鲁隐公的母亲和公子允的母亲,都不是鲁惠公的正妻,但是由于正妻没生孩子,而鲁隐公的年龄又比公子允大多了,你想,要不是鲁惠公从中横插一杠,鲁隐公才应该是公子允的爹。

本来应该做父子,结果却做成了兄弟。从你的爹地变成了你的兄弟。

可是,虽然鲁隐公的年龄大,但他母亲的身份却没有公子允母亲的身份高,确切的说,只差那么一丢丢,但是,按照法理,王位也得由公子允来继承。

因为“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等到了鲁惠公死后,大夫们就推荐年长而且贤能的鲁隐公继位,并且,口头上说的是,他的这个王位,只是暂代公子允坐一会儿而已,等公子允长大了,你该还给人家还得还给人家。

在鲁隐公继位的第十一年的时候,此时的公子允已经十四岁了,差不多到了可以继位的年纪了。

这时候,有一个鲁国大臣找到鲁隐公,对他说:“现在公子允都长这么大了,你看,要不然我帮你把他宰了去吧,你就安心当你的老大,只要能给我封个高官就行。”

鲁隐公听到这话就很诧异,说:“你咋能有这种想法呢,公子允当国君是理所当然,我不过是帮他管理几年而已,现在他长大了,我自然就得把国君之位让出来了呀。”

那个鲁国大臣听到这话,心想自己这倒霉催的,害怕鲁隐公告诉公子允,以后公子允继位杀了自己,所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去找到了公子允,想要两头下注。

他对公子允说:“我听说你大哥想把你宰了,要不然我帮你把你大哥宰了去吧,到时你当国君,让我当个高官。”

公子允就同意了这件事,那个人也就因此找到了个机会,杀死了鲁隐公。

然后公子允继位,他就是鲁桓公。

文章图片2

如果大家历史学的比较不错的话,会知道,周王朝实在是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因为这个朝代被分成了两段,那就是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被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在西周和东周之间的一个分界点就是,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即位,从此中国历史便进入了春秋时期。

因此,晋代经学家杜预说,由于鲁隐公和周平王生活的时期差不多,所以《春秋》选择了以他为开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杜预所谓的两人所处时代相近,究竟是相近多少呢?

周平王是公元前770年即位的,而这一年,在鲁国是鲁孝公二十六年,鲁孝公是鲁隐公的爷爷。

过了几年,鲁孝公死了,儿子鲁惠公即位,而鲁惠公元年,是周平王三年。

若是按照杜预的说法,周平王即位时,鲁国的掌门人应当是鲁孝公,这样的话,《春秋》的开篇就该定在鲁孝公元年才合理,哪怕是用鲁惠公元年来作为开篇,也要比鲁隐公合适的多。

因为鲁隐公元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这时的东周已经过去了四十八年,再过两年,周平王就死了。

有人就说了,那是因为孔子看周平王那时候已经快嗝屁了,本来大家希望他可以中兴周朝,结果却一事无成,所以就以这个年份为开始了,这代表周王朝彻底完蛋了。

可是,一个周平王不行,就能代表东周以后的所有君主都不行了吗?这个解释实在是太牵强了啊。

文章图片3

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是争议不休,因为如果说时代相近,那鲁惠公要比鲁隐公的时代更为接近;要是说鲁隐公是让国的贤君,可他的国家并不是让出去的,而是被弟弟杀死抢走的。

读经书,必须要配合传书,《经》和《传》的区别,就像今天的报纸标题和内容报道,你读《经》就只相当于看了一些新闻标题,如果不看报道内容的《传》,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啥事。

读《春秋》,有三本经典传书,分别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中,在《公羊传》里,就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说,为什么要从隐公元年写起呢?

那是因为鲁隐公时期的事情,是孔子祖辈所能了解到的上限,意思是孔子也知道应该从鲁惠公开始写,但那段历史他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

在《公羊传》里,将《春秋》这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所见、所闻、所传闻”,其中“所见”指的是孔子亲身经历过的事;“所闻”是他听说过的;“所传闻”指的就是所能听说过的极限了,而鲁隐公就是“所传闻”的阶段。

可是到了汉代,谶纬之风盛行,汉朝学者翻阅《春秋》,突然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事:《春秋》里一共写了鲁国的十二个君主,十二这个数字可能是孔子的有意为之,因为一年也恰好是十二个月!

古人认为,木星每十二年会绕天一周,因此周天有十二次,所以十二是“天之大数”。

所以司马迁的《史记》里为了凑足十二本纪,硬生生把项羽和吕后这两个应该进入传的人,写进了本纪;并且,其实《秦本纪》也应该写成《秦世家》才对。

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明明写了十三个诸侯国,却还是取了这么个标题。

甚至就连“二百四十二”这个数字,也是有深意的。

文章图片4

上古时期,有这样一个说法:上寿一百年,中寿八十年,下寿六十年。

汉代学者认为,孔子是选取了中寿年数的三代而作的《春秋》,但是我们知道,三八二十四,3*80并不等于242,对此,他们也有一番自己的解释。

在他们看来,若是死卡着二百四十二这个数字的话,那么就得从鲁隐公三年写起了,可是这也太不端不正了,因此,孔子将初始年份定在了隐公元年。

总之,孔子选取的这个年份实在是尴尬,太让后世的读者们伤脑筋了,若是周平王东迁那年恰好是鲁隐公元年,或者孔子干脆就是从鲁惠公开始写起的多好。

然后清朝学者就认为,为什么《春秋》必须要从鲁隐公写起呢?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讨伐乱臣贼子的书,我们知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俱”,而鲁隐公正是被乱臣贼子杀死的,所以,孔子选择了这个君主作为开篇。

并且,孔子生活的时期正是鲁国“三桓”势力甚嚣尘上的时代,其中,“三桓”的季孙氏最过分,甚至还曾经用过天子的礼乐,“八佾舞于庭”,搞得孔老夫子怒骂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三桓”之所以被称为“三桓”,是因为他们都是从鲁桓公时期诞生并慢慢兴起的,而鲁桓公正是鲁隐公的弟弟。

所以,若是想要说清楚孔子自己所处的时代,就必须要谈“三桓”,如果想搞明白“三桓”,就一定得从鲁隐公讲起才行。

不过,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像是顾炎武就认为,《春秋》并非是从鲁隐公开始写起的,在鲁隐公之前,鲁国是有史书记载的,而且十分完备,只是从鲁隐公之后的历史,由于进入了春秋时期,没人修缮,或者写的也不好,孔子才选择了修这部分历史。

到了后来,鲁隐公之前的历史丢了,所以我们就只能看到孔子写的这本《春秋》了。

说法无数,又似乎每种说法都极有道理,两千年来无数专家学者都没搞明白,我当然更搞不明白,总之,孔子确实是这么写的,或者说,《春秋》这本书,确实就是这么写的。

不管怎么说吧,起码我们搞明白了的就是,元年指的是隐公元年。

因为我们知道,古代天子即位的第一年被称为“元年”,而隐公元年正是鲁隐公即位的第一年。

发现什么问题了没?

鲁隐公不是天子,而诸侯是没有资格称“元年”的……

文章图片5

哎呀太乱了。

就这一个字,就又诞生出了无数无数种说法,有人从儒家的角度解释,说“元,乃是的意思”,说得不错,挺好听,但唯独没说“元”为什么就是“仁”的意思?

有人说,在孔子之前,鲁国史官就是这么写的,孔子不过是照抄而已;

还有人说,用“元”这个字,代表孔子认为周王室的天命已经没有了,而孔子认为这个天命已经转移到了鲁国,因此就用了这个字。

反正细说起来,学派众多,而且每种说法都又充满了无数矛盾,咱拿第三种来说,说是孔子认为鲁国可以像齐桓公或者晋文公那样,代替周王朝行使赏罚,所以就把这个本来属于周王朝的权柄给了鲁国。

但问题是,第一,你孔子有什么资格转交权柄?你说给谁就给谁?你算老几呀?

其次,既然你认为鲁国应该像齐桓公那样,那你为啥不直接给齐桓公

但是不管怎么说,咱们能确定的就是,元年指的就是鲁隐公即位的第一年。

然后咱们再看,“元年春王正月”,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断句。

一般来说,会断成“元年,春,王正月。

首先要普及一个常识,那就是《春秋》的写法都是这样,会严格标注出四个季节的初始月份,比如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等等。

不过有个问题,说“夏四月”“秋七月”,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春王正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个“王”

有人说,这个“王”指的是周文王,因为周文王制定了周历,所以这叫“王的正月”

说“王正月”代表这是周文王的正月,表明了大一统的含义。

不过还是有问题,前面刚说完,“元年”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周王室失去了天命,这所谓的大一统跟周王室还有什么关系呢?

并且,杨伯峻老先生又发现了几条新证据,在今天出土的一个楚国铭文上,赫然有着“唯王正月”这样的字眼,这里的王指的是楚成王自称,而且,楚国用的是楚历,并不是周历。

甚至来说,在出土的晋国铭文上写着的“唯王九月”的“王”,可能也是晋国国君,而且,晋国也没有用周历,而是用的夏朝的历法。

若是再深入剖析下去,没有个几万字写不完,况且即使写完了,我也只能通过这几万字给你增加更多的谜团,最后告诉你,没有答案,我也不知道为啥。

文章图片6

接下来我们看,《春秋》的开篇六个字,只写了一下这年春天,却并没有写发生了什么事,紧接着就写了三月发生的事了。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这年正月没有发生任何值得记录的事。

是这样吗?

事实上,在这年正月,不但发生了一件事,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年正月,鲁隐公即位。

所以,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这样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这可不是我自己瞎捉摸替孔子写的啊,因为就在他后面的鲁桓公,就是这样写的。

为啥要写成这样呢?有人解释道,是因为“元”是天地的开始;“春”是四季的开始;而“公即位”是人事的开始。

可是为啥就没有写鲁隐公即位呢?

事实上,孔子也并不是只单独没有写鲁隐公,按照顺序的话,除了鲁隐公之外,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以及鲁定公的即位,孔子都没有写“公即位”这件事。

尤其是鲁定公,居然直接是从三月开始的,连正月都没写。

关于这块儿,当然也有解释,我们先不说别人,只说一下鲁隐公,《公羊传》里是这样说的:为什么没有写鲁隐公即位呢?

那是为了成全鲁隐公。

啥叫成全鲁隐公?

因为鲁隐公即位的目的只是先替弟弟坐坐这个王位,而并不是真的想自己当国君。

《谷梁传》对这一段的前半段解释跟《公羊传》差不多,不过,《谷梁传》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鲁隐公想让弟弟公子允当君主,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样做真的对吗?

《谷梁传》给出了明确答案:这样做是不对的。

为什么呢?

因为鲁隐公这样做是属于置国家于不顾,一个国家突然换老板,肯定是不合适的。

可是为什么明明鲁隐公做得不对,《春秋》却还是要成全他,没有写他即位呢?

因为这是要贬斥鲁桓公。

鲁隐公做了一段时间君主之后,正想把位置让给弟弟,结果没想到,弟弟等不及了,将哥哥给杀了。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十足的混蛋。

文章图片7

我们知道,《春秋》曾经有一个很经典的评价:笔则笔,削则削。

而这里面的“公即位”显然是被孔子给有意削去了,不仅如此,若是用心的话,会发现,《春秋》共记载了鲁隐公十一年,可是除了第一年之外,其余十年,连正月都没写。

唐朝学者就据此总结:只有元年有正月,是因为孔子认为这年鲁隐公应当即位;后面十年没有正月,是由于鲁隐公在应当即位的时候,没有举办即位大典。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流传比较广的是:我们看,鲁隐公是没有资格即位的,但他为什么当上了君主呢?

是在大臣的推举之下,由于当时的法定继承人公子允年纪实在太小了,还没断奶呢,所以大臣们就推荐鲁隐公先代替他弟弟干几年。

可问题是,你没有资格继承,大臣们推举你,你就接受了;那明天大臣推举我,是不是我也可以?后天大臣们又推举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行吗?

因此,鲁隐公可以说是开了个坏头,后来鲁国经常发生弑君篡位的事,就是由于有了这个坏头。

所以,孔子不但从鲁隐公开始写起,还没有写鲁隐公即位,就是有借此批判鲁隐公的含义。

当然,无论怎么说,一切都是推测。

不过,有没有可能,孔子就是瞎写的,这些推测都是凭空揣测呢?

这是没可能的。

孔子说:“知我者,其唯《春秋》,罪我者,其唯《春秋》。”

就凭这一句话,我们就得断定,《春秋》里的每个字都是经过了孔子的字斟句酌,他当时深处乱世,面对着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他曾周游列国,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然而,与时代的宏大比起来,个体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

因此,他选择了一条当时知识分子普遍选择的道路,写了这样一本微言大义的书,这本书看似是历史书,实则是政治书。

然而,由于这本书实在是太过隐晦,况且,由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背景,这些背景又造就出了各种各样的思想,通过这些不同的思想去解读《春秋》,结果当然也会各种各样。

然而,写到这里,我脑子里的一个疑惑突然又变得更深了,那就是:

《春秋》真的是孔子写的吗?

#古籍守护人##历史##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